陳飛飛,董曉靜,董雨晴,遲清華
(山東工商學院 會計學院,山東 煙臺 264005)
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正一步步地改變世界,蓬勃發展的在線教育更是給了人們全新的學習方式和體驗。這種大規模的網絡完成課程的學習方式,充分運用視頻動畫和小測試等手段,使課程深入淺出,凡是想學習的人都可以在平臺進行注冊學習。這種新穎的學習方式引起了廣大研究者的高度關注。但同時,它也存在著“學習體驗不佳”等明顯缺陷,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網絡課程“學習者滿意度不高”等學習體驗不佳的表現呢?
在項目開始之前,項目組成員在MOOC 平臺注冊了賬號,開始了“寒假學習”之旅,并在課程結束時通過了課程考核,獲得了平臺頒發的合格(優秀)證書。以下是組員對于這段學習之旅的評價和總結。
組員一滿意程度:這個寒假我選修了“基礎會計”課程,因為這是我們專業第二學期需要學習的專業基礎課。在學習之前,我只知道會計就是做賬的,但是在學習完這門課程之后,我對會計有了進一步的認識,會計不再是我所理解的簡單地記賬,這其中的學問以及它所涵蓋的內容實在太多了。這門課程可以說是會計學習的入門課程,教師深入淺出的講解對我開學后“基礎會計”的學習幫助很大!
組員二滿意程度:我選修的是“管理學原理”。大一上學期,我們學了“管理學”,所以準備鞏固學習過的內容。在使用一段時間之后,我發現慕課真的是一個很好的學習平臺,但是需要避免頻繁地打開其他網頁瀏覽一些與課程無關的信息。后來我意識到,我的目的是學知識,在之后的學習過程中我時刻謹記,最終完成了課程學習并通過了考核,獲得“優秀”等級證書。我希望MOOC 給更多的人帶來知識。
組員三滿意程度:我選修的是“音樂鑒賞”。我一直很喜歡音樂,會自己唱歌,但很多時候不能很好地去鑒賞歌曲,體會不到作者在歌曲創作時表達的心情。所以我想學習一下如何更好地去鑒賞一首歌或者藝術作品。這里的教師講的很不錯,課題中也有很多音樂家的作品,現在基本都能體會到音樂家當時創作的背景與他們創作時的心情。
組員四滿意程度:我選修的是“傳統文化與中醫養生”。作為一個熬夜青年,學習這門課讓我收獲頗多,學到了很多養生的方法,也了解到了自己平時不健康的生活習慣可能對自己的身體造成不良后果。可惜的是因為個人原因沒能把課程學完,但至少對自己的身體是更加愛護了,同時養成的良好的習慣。
從項目組四位組員的學習情況可以看出,在選修課程時每個人的學習動機都是不一樣的,成員們在慕課平臺的學習滿意程度為基本滿意。但這還不具代表性,也不具備說服力。
經過前期的親身實踐之后,對“在‘慕課’平臺進行自主學習”的這種做法進行了推廣,把“慕課”介紹給周圍學生和朋友,并借助他們的力量進行進一步的宣傳,以期提高平臺使用者的數量,獲得大量的數據,使結果更具有說服力,同時也讓更多人獲益。
通過查閱文獻發現,學習者的性別、年齡、學習動機等因素也會成為學習者學習體驗度和滿意度的影響因素。因此,制作了調查問卷對慕課使用者進行了調查。調查問卷包括三個部分:①被調查者的年齡、性別、學習動機。②選課信息。調查者根據最近一次參與網課學習的情況(完成的和未完成的)進行回答,包括學習體驗(學習滿意度)、持續 使用意愿、以及是否完成課程或者未完成的理由。③對慕課平臺的評價。
此次問卷調查以網絡問卷為主、紙質問卷為輔,采用打分的方法對學習者的學習滿意程度進行調查(1~5 分),最后將被調查者的評分情況計算出平均值作為總體學習體驗和滿意程度,3 分及以上為滿意,3 分以下為不滿意。本次調查共收回網絡和紙質問卷296 份,其中男性158 份,女性138 份,基本符合中國的男女性別比例。調查人群主要集中在18~25 歲和26~35 歲,因此僅分析該年齡段的結果。
研究發現:男性在課程體驗、平臺體驗方面的評分都比女性要高,說明男性學習者擁有著較好的學習體驗;年齡在26~35 歲的學習者擁有更好的學習體驗,因為該年齡段的學習者大多是在校生,他們會為了獲得學分而“刷課”,屬于被動學習,而26~35 歲的學習者多為主動學習。相比之下,主動學習者較被動學習者擁有更好的學習體驗。
在被選中的學習者中,男性和女性持續使用網課平臺學習的意愿都比較高,且比例相差不大,說明性別不是其影響因素。年齡在18~25 歲的學習者持續使用的意愿則較年齡在26~35 歲的要低。如前述,18~25 歲的學習者大都是被動學習,而26~35 歲的使用者會出于各種目的進行學習。由此可見,學習動機對持續使用意愿的影響較大。
調查結果顯示:過半的學習者能堅持學完課程,只有少部分由于種種原因沒有堅持下去;學習者未能完成課程學習的原因主要是因為沒有跟上進度或是由于個人原因沒有堅持下去,只有少部分人認為課程難度太高或課程內容不符合預期;大部分使用者對慕課平臺都有較高的評價,表現為大體滿意,只有相對一部分學習者覺得不滿意。
通過對調查結果進行分析,得出如下結論:①性別并不是影響學習體驗和學習滿意度的主要因素,年齡和學習動機的影響較大;②對于學習者而言,課程內容難度的設置和教師的講授方法以及效果較為重要,因此,課程體驗是慕課平臺在改善學習效果時需要最為關注的重點;③通過學習者對慕課平臺的評價可以看到,使用者對慕課平臺基本滿意,但仍具有一定的提升空間。
針對調查得到的結論,分別從平臺運營、高校、學生個人三方面給出了一些建議,旨在希望達到真正改善教育質量的效果。
5.1.1 提高網絡課程質量
慕課的規模在不斷擴大,增加課程量的同時應加強對課程質量的把關,選擇高校的優質課程并加強推廣。
5.1.2 注重用戶需求的滿足
很多使用者反映,在使用慕課的過程中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iOS 不支持橫屏以及多任務。希望一部分屏幕用于打草稿和做筆記,提供分屏和畫中畫功能;再如,平臺的推送通知幾乎都是課程的廣告,導致真正有用的信息(作業截至提交的日期等)完全被淹沒。希望慕課能優化平臺,對信息進行嚴格把關,提供給使用者真正有用的信息。
5.1.3 注重課程難度梯度的設置
慕課上大多數課程只適合基礎學習,對于考研或者要深入了解的同學來說還遠遠不夠。因此,希望慕課平臺能針對不同的需求者,提供不同層次的課程,讓慕課的受眾面更廣。
學校可以為學生提供機房等資源,營造在線學習的大環境。生活需要儀式感,學習也一樣。大部分學生都是用手機等便攜設備登錄平臺進行學習,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學生對在線課程學習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在進行學習的時候可能會出現“學習比較隨意”的情況。
應重視線下課程,做到線上線下相結合。“慕課”時代,培養學生自主獲取知識、吸收“養分”的能力固然重要,但學校不能因此而弱化教師參與線下課程的作用,先進的計算機技術現階段可能仍無法替代教師這一角色所發揮的重要作用。因此,在鼓勵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同時,也應適當增加線下課程與線上課程的互動,做到線上線下相結合。
在進行課程選擇時,應該進行理性思考,選擇能滿足自身需求的課程。
在選課前,應仔細閱讀課程內容大綱,選擇符合自身水平的課程,避免因為課程難度等因素而導致無法跟上課程進度,造成課程資源的浪費,導致浪費時間和影響學習體驗。最后,應該珍惜線上課程學習的機會,學習必修課程的同時,盡可能地多選修其它課程,擴大知識范圍,增加個人見識,提高自身學習修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