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水縣崗度鎮本底小學,黔南 550602)
小學班主任在實際的工作中,不僅僅要注重傳授知識,還應重視多與學生交流,以消除隔閡,拉近師生間的距離,使學生感受到班主任對自己的關心,學生在班主任的激勵和引導下,改掉很多不好的習慣,從而懂文明、講禮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同時,班主任注重恰當的教育方式,能夠消除學生抵觸心理,使學生積極接受教導,逐漸改正自身不足之處,既促進學生不斷進步,又構建互動、和諧的師生關系。
班主任要想與學生構建融洽的師生關系,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可以將學生分為多個小組,課堂上預留幾分鐘時間與各組學生進行對話交流,引導學生依次表述,以了解全體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和想法,并與學生相互交流見解,使學生感覺到班主任和藹和親、平易近人,從而消除緊張感,主動與班主任交流,使課堂氛圍活躍起來,學生在寬松的氛圍中更加積極舉手發言,闡釋自己的觀點,班主任耐心傾聽,充分尊重理解學生,使師生關系融洽,從而調動全體學生積極表述心聲,如,最近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和困惑,班主任了解到學生因成績總是提高不上去,心情不好,積極性難以提高,對此,在與學生交流時,告訴學生應在多向身邊優秀的同學學習,取長補短,逐漸完善自我,促進自我不斷進步,成績自然有所提高,同時告訴學生要以一顆平常心看待成績,不能因一次成績不理想而對學習失去信心,學習中遇到問題積極請教,解決心中疑惑,從而更深入地理解知識,這樣才能扎實掌握知識點,使學生不僅懂得如何學習,還與班主任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有利于促進學生有效學習。
每個班級里都有優等生、學困生,班主任在管理學生時,要公平對待全體學生,尤其對于學困生,不能區別對待,應付出更多的耐心教育、引導學生,使學生感受到班主任對自己的用心良苦,為了不辜負班主任對自己的期望,端正學習態度,認真學習知識,進一步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促進學困生轉化,同時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如果班主任在實際的工作中不注重公平對待學生,將導致學困生內心不平衡,如,不主動與班主任溝通、課堂上經常與同學打鬧,此種情況的存在不僅不利于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同時也會因為班級秩序混亂,影響教學效果。因此,師生之間良好關系的建立,需要班主任公平對待班級里所有學生,使學生感到公平對待自己。如:兩名學生同時遲到,對此,班主任一視同仁,共同教育兩名學生,提醒學生準時到班級,不允許下次遲到,使學生積極約束自我,進而增強學生的時間觀念。此外,學生在體會到班主任嚴格管理的同時,耐心、公平對待自己與其他同學,從而構建和諧、良好的師生關系。
小學班主任在管理學生時,將構建融洽的師生關系作為目標,而為了實現這一目標,班主任應多關心學生,如,提醒學生天氣轉涼,應多穿衣服,提醒學生哪天有雨記得上學時戴上雨傘,從生活上關心學生。此外,班主任還應注重關注學生情緒上的變化,當發現學生情緒低落、不開心以及不認真聽課時,班主任可以利用課下時間找學生談心,了解到學生因為與同學吵架而影響情緒,對此,班主任應分析學生吵架的原因,之后告訴學生在人際交往過程中要注重禮貌用語,不說臟話,不可隨意拿別人的缺點開玩笑,相互尊重,這樣才能增進友誼,使學生懂得人際交往,學生也能夠感受到班主任對自己的關心,進而更加積極與班主任談心。
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難免犯錯,對于犯錯的學生,一味地指責,學生容易產生抵觸心理,從而厭煩班主任教導,難以構建融洽的師生關系。因此,班主任在管理學生的過程中要注重運用恰當的教育方式,通過講解事例滲透德育教育,改變說服教育的方式,創新了教育和管理方法,使學生在班主任教導下,積極承認錯誤,并主動改正,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同時,學生感受到班主任對自己淳淳教誨,并且,非常關愛自己,從而更加積極改掉壞毛病,學習中也會做到舉手發言,不擾亂課堂秩序。此外,學生也會積極找班主任表述內心的想法,促進師生關系更進一步,從而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總之,小學班主任在傳授知識的同時,還應注重多與學生互動、溝通,并公平對待全體學生,以免學生內心不平衡,產生不良的學習情緒,從而不主動與班主任交流。因此,班主任要公平對待所有學生,同時端正教育態度,用溫和的語氣教導學生,時刻注意管理方式、教育方法,使學生樂于接受教育,與學生構建良好的關系,有利于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以及規范行為舉止,促進學生更好地發展和生長,同時也實現小學班主任教育工作的有效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