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嘉偉
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要求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南京市紅山小學以生態育德為教育理念,推進“物候童趣”特色文化扎根課堂。“物候童趣”是指主要由兒童去觀測、探究、發現、描述紅山小學校園內動植物的生長、發育、活動規律。兒童是項目的主體,他們在不斷地觀測、實現、描述中得到收獲,熏陶生態情操,體驗成長的樂趣。
根據《少先隊改革方案》提出的“緊緊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推進少先隊工作改革創新,增強少先隊的思想性、先進性、自主性、實踐性,更好地服務少年兒童快樂生活、全面發展、健康成長”的要求,紅山小學大隊部依托現有的生態環境,除了少先隊常規活動,還將少先隊特色活動課程的開設與學校“物候童趣”特色文化相結合,精彩紛呈,讓學生在充滿愉悅的體驗中感受人與自然的和諧。
一、在自然中追尋童趣,隊員釋放天性,回歸清新自然
紅山小學是南京市“園林式校園”,幾座教學樓靜立在楊柳依依的綠色中,時有芳花送香,小鳥啼囀,給人遠離塵囂、回歸自然的感覺。行走在“一路九園”中,隊員們通過觀察、體驗,發現、發掘校園環境中的內在美、外在美。
學校“物候童趣”研究中,其中有一項內容是開設“蝴蝶進校園”課程。大隊部積極參與特色蝴蝶園的打造,蝴蝶園不僅僅是一處彩蝶紛飛的園地,更是隊員們學習和探索的場所,這里蘊含著大自然的奧秘和一切神奇的力量。大隊部組織一年級小隊員們表演兒童劇《三只蝴蝶》,二年級小隊員進行花蝴蝶彩繪制作,三到五年級隊員們在學習《蝴蝶的種類》《蝴蝶與環境》《蝴蝶的領養與飼養》等蝴蝶精品課程,開展“蝴蝶效應”主題研究,觀察蝴蝶并提出有研究價值的問題開展研究,如“蝴蝶的嘴巴是怎么樣的”“蝴蝶有沒有雌雄之分”等等。另外,大隊部組織了全體隊員進行了手工蝴蝶制作大賽,挑選出優秀手工作品,陳列于展廳,并且布置了蝴蝶特色文化長廊。隊員們在研究蝴蝶、飼養蝴蝶的過程中,也能學會尊重自然界的每一個生命,樹立積極的人生觀。
“物候童趣”研究中,還有一項內容就是“二十四節氣課程”的開設,讓孩子們感受傳統的節氣與生活的關系,使傳統教育在具體的活動中潤物無聲。我們充分發揮家長的作用,結合各節氣組織主題隊會。如端午節各中隊組織5至6名家長和隊員們們一起包粽子、吃粽子;立秋季節各班家長和隊員們們一起進行水果拼盤,各具樣式的造型,讓隊員們們感受到大自然的果實在人工制作下的獨特;冬至到了家長和隊員們一起在各班包餃子,體會老南京的傳統做法……隊員們在體驗中,更加領會傳統文化的深層含義,在他們童年的記憶中找到了民族的魂,家鄉的根。
二、在活動中深度實踐,隊員知行合一,實現寓教于樂
依托“物候童趣”特色項目,紅山小學大隊部每年三月舉行綠色生態月,四月舉行愛鳥周活動,五月舉辦動物認養愛心節,六月舉辦閱讀節,暑假前夕舉辦科技生態夏令營,九月是“舌尖上的紅山”——水果拼盤活動,十一月為自然災害自護月,十二月份則是動物文化節。
每月都有不同的主題,大隊部開發形式多樣而又活潑的活動,隊員們積極參加活動,體驗樂趣,也能在潛移默化中加深學生對自然生態的熱愛之情。例如:生態征文大行動,以“保護地球”“和小象一起成長”“貓咪狗狗和我們”為主題的征文受到了隊員們的歡迎,隊員們寫出了自己保護野生動物的強烈愿望,提出了自己的保護措施。生態環保繪畫比賽,從定期的美術課堂中脫穎而出的生態繪畫將進一步升級參加學校組織的生態環保繪畫大賽,隊員們現場作畫,繪出心中的“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生態兒童劇表演,針對目前社會上多體現出來的種種不和諧的生態現象,隊員自己撰寫劇本,表達對自然的敬畏和呵護。“大自然使生活多姿多彩”手工制作活動,在特定的季節,隊員們利用自然界的素材,制作不同的手工藝品,如樹葉貼畫、彩葉拓印、書簽制作、種子裝飾品制作等,點綴豐富我們的生活。
三、在特色場館中體驗,隊員全面發展,健全自身人格
紅山小學四樓青少年法治教育宣傳展廳是江蘇省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基地,展廳內通過圖文并茂的文字和照片、視頻,以及知識問答活動游戲,栩栩如生地向隊員們講述如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知識,教育未成年人如何進行自我保護,以及尋求來自家庭、學校和社會的保護。學校四樓還有隊員們最感興趣的生態自然災害展廳。展廳一主要講述臺風、雷電、高溫等自然現象的形成以及帶來的災害,重點宣傳面對類似自然災害應采取的應急措施;展廳二主要講火山、海嘯的形成原因和巨大的破壞性,教給隊員在海嘯來臨時如何逃生自救;展廳三的內容有洪水、龍卷風、泥石流、地震等自然災害方面的知識。隊員通過模擬“觸電”的游戲體驗和模擬龍卷風的生成,加深隊員的理解,一旦遇到自然災害,隊員能進行簡單的自救。
學校還要有講學生自己故事的地方,在“樂享童趣”一樓文化區,以英文標識的“修養禮儀區”“智慧閱讀區”“審美藝體區”“創新科技區”,講述著不同孩子在物候研究與實踐中成長的故事,學校大隊部結合“八禮四儀”要求,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深入挖掘學生熟悉的素材,定期組織評選出“禮儀之星”。“書香滿校園,閱讀伴成長”,為了讓隊員們愛讀書、好讀書,大隊部定期組織讀書節,評選出“閱讀之星”。為了培養隊員綜合素質,鼓勵隊員德智體全面發展,大隊部結合每年的生態月隊員們的表現,評選出“藝體之星”。“科學惠生活,科技創未來”,為了體現學生核心素養自主發展提出的主動適應與創新的要求,體現隊員的動手能力培養,結合科技節,評選出“科技之星”。
林語堂先生說:“學校應如同一片森林,學生應猶如猴子一般在其間自由跳躍,任意摘吃各種營養豐富的堅果。”紅山小學大隊部依托“物候童趣”特色文化項目,努力開設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少先隊特色活動,希望他們能夠像剛出土的綠芽,能夠享受足夠的陽光雨露、新鮮空氣,能夠在學校的創建的優美環境中自由呼吸,聞到真正的屬于童年的香甜與美好之味。
【作者單位:南京市紅山小學? 江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