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婷
繪本是兒童最早接觸的書籍,是兒童早期教育的重要形式;同時,繪本也是兒童喜聞樂見易于接受的閱讀形式,對兒童認知的啟蒙有著重要的作用。幼兒園時期的孩子正處于通過模仿進行學習的高峰期,模仿是他們習得和認知的主要方式。因此,在這一時期,鼓勵他們通過模仿去學習對于發展幼兒的模仿能力、表現能力都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本文將討論繪本與戲劇表演相結合,探索以繪本為載體開展創造性戲劇表演來進行幼兒綜合能力開發的途徑、方法和策略。
一、開展繪本劇創編的教育價值
(一)具有開發幼兒想象力的作用
想象力是幼兒開展創造性活動的基本思維,對于幼兒未來的全方位發展起到了至為關鍵的作用。繪本里多彩多樣的情節描繪,可以讓幼兒的腦海里出現多個時刻變動的畫面,可以激發幼兒的想象力。而通過繪本進行戲劇表演則更具有創造性,在進行此活動的時候,幼兒必須利用想象把自身的經驗與故事發展、繪本信息等加以整合,對于其所展現出來的人物的語言以及形象作出豐富的想象,在此類具有極強創造性的思維活動的影響之下,幼兒的想象力就可以獲得最大化的提升。
(二)具有開發幼兒藝術創造能力的作用
繪本里人物形象的設計往往是基于幼兒的眼光,這類人物的造型往往與現實人物造型差異巨大,通常利用夸張、擬人以及變形等各種藝術手法來描繪畫面;繪畫的構圖視角往往也是以幼兒的眼光為基礎,讓繪畫的視角更加多樣化,人物造型豐富,各種姿態、表情,能夠讓幼兒的想象力被完全激發出來,還能夠讓幼兒擁有更為廣泛的觀察角度,使得幼兒在開展戲劇表演的過程中能夠得到啟發,讓幼兒的藝術表現方式更具多樣化。
(三)具有促進幼兒語言和肢體表達能力的作用
在開展表演的過程中,幼兒必須依照場景和故事情節、人物性格等的差異來思考各種人物語言以及動作。幼兒時期正是兒童想象力達到最佳的階段,該時期的兒童會依照自身所接觸到的故事開展想象,繼而表現出其特有的語言以及動作。利用場景聯想能夠有效地提升幼兒的語言以及肢體表達的水平,使得幼兒更加樂意表達自己,并且更有能力表達出來。
(四)具有促進幼兒情商發展的作用
情感是開展戲劇表演最為關鍵的元素和核心線索,在開展以繪本為媒介的創造性戲劇表演的過程中,老師應當指導幼兒充分體會故事情節里的人物的思想,此種指導以及訓練能夠使得幼兒漸漸學會體會他人思想的方式,繼而使得幼兒的情感更為豐富及細膩,起到了提升幼兒情商的作用。
二、開展繪本劇創編的實施步驟
(一)挑選繪本
市場中流通的繪本多種多樣,不一樣的繪本對于幼兒智商的提升的作用也有所差異,并非所有繪本都適宜用以創作型戲劇表演的載體加入至幼兒戲劇表演當中去。所以老師們應當進行整理歸納,選擇合適應用至創造性戲劇表演里的繪本,利用核心語言經驗的訓練,尋找到那些更加具有故事性、更加能夠引起人們注意的、也更加適宜幼兒創造性戲劇表演的繪本,并且依照各個年齡段幼兒的興趣、表現力以及教育意義劃分類別,如此才可以被作為藍本用于幼兒的創造性戲劇表演。
(二)劇本改編
由繪本以畫面以及文字為核心的敘述方法轉變成利用舞臺效果、服裝、道具、語言以及肢體進行敘述的藝術表達方法,創造性戲劇表演的藝術表達方法顯然更為多樣化。在這個轉變的過程中,老師應充分運用自身的專業能力,將繪本里能夠轉變成戲劇的元素整理出來,并且使幼兒根據自身的生活經驗,對上述元素加以解析,利用自身的智慧進行整理,把繪本變成劇本,以此讓繪本里的元素更具可表演性,得以利用戲劇的方法表現出來。
(三)表現方式的創作
戲劇的表現方式有很多,話劇、皮影戲、手偶劇都是非常適合在幼兒園大班小朋友中開展的戲劇表演類型。不同的戲劇展現形式使戲劇表演更加具有創造性以及觀賞性;與此同時,也能夠讓老師以及幼兒在開展戲劇表演的過程中擁有更加廣闊的創造空間。老師與幼兒共同開展的舞臺的布設、服裝道具的制備,可以使幼兒掌握戲劇表演這類藝術形式的主要結構和表現方式,也可以在這個過程中讓幼兒感受到物品的特征、人物造型是如何利用服裝表現出來的,充分運用好該環節能夠讓創造性繪本劇表演體現出其中的樂趣以及教育意義。
(四)排練演習
在開展排練演習活動的時候,老師的引導能夠起到關鍵性的作用。老師應當用激勵的方式提升幼兒的模仿興趣;與此同時,老師還應恰當掌握活動的節奏,使幼兒可以到戲劇表演排練的環境中。老師應當依照幼兒的現實狀況,更加有針對性地進行觀察和指導,逐漸使幼兒從編排臺詞、肢體動作,到能夠把自身的生活經驗以及了解與戲劇表演相融合,讓自身的創造力最大化地展現出來。
(五)表演呈現
在表演呈現的過程中,老師身為指導者的角色已然離開舞臺,幼兒變成了舞臺的主角。教師在這個環節中要為幼兒提供各項幕后服務;與此同時,老師在該環節里還承擔著觀察的任務,應當通過對幼兒表演狀況的觀察作出思考,歸納經驗,使以繪本為載體進行的創造性戲劇表演水平不斷提高。
三、開展繪本劇編創的指導策略
(一)將繪本劇作為繪本的延伸,深入挖掘繪本價值
各個繪本的特點、藝術表現方式以及教育目標都各有差異,我們從中選擇出最適宜大班學生學習的繪本,還應當對繪本內容加以解析,獲得繪本里可以運用于創造性戲劇表演的資源,通過戲劇表演更加多樣化的方式來達到繪本中的教育價值。
在《風中的樹葉》中,我們采用了皮影戲的表現形式,在燈光的照射下,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樹葉不同的形狀,有個小朋友說,哇!真像一條船?。×硗庖粋€幼兒撿起一片槭樹的樹葉,說,這片樹葉像松鼠的尾巴。小朋友們對樹葉的形狀展開了豐富的想象,我也借此機會讓小朋友們用樹葉拼成各種各樣的形象加入皮影戲中。我們在繪本劇編創的時候可選擇繪本里的某個教育元素,并對其進行擴展,實現教育與情境的融合,這樣做可以讓繪本的意義獲得最大限度的藝術展現。
(二)根據繪本進行表演創作,拓展幼兒發展渠道
由于幼兒園兒童的心理發展具有自身的特征,決定了該階段的兒童得到知識及技能的最好方式就是體驗。利用親自體驗,觸發身體絕大多數的感知器官,悄然得到新的知識的累積以及新技能的利用能力。所以我們利用以繪本為載體進行創造性戲劇表演,布設多樣化的情境,使兒童在一連串的創造性的活動過程中,獲得老師事先設置的學習內容,完成學習目的。戲劇表演是一種藝術的表現形式,其具有綜合性的特點,可以從多個方面拓展幼兒的發展途徑。
我們解析繪本《秋天的樹葉》后發現,最有拓展空間和教育價值的元素就是葉子在不同的歸處產生了不同的價值,這和我們之前做的環保主題活動非常吻合。因此我們針對繪本的情境進行了刪除和整合,讓其變成此次繪本劇活動里展現的情境:十片葉子各自飄落——葉子們去了不同的地方——葉子們發揮了不同的價值,并在不同的情境中配上不同情感色彩的音樂讓幼兒在充分體驗表演快樂的同時通過音樂刺激得到情感的深度體驗。
(三)鼓勵幼兒發揮主體性,提升繪本劇趣味
對繪本的改編以及劇本的創作,可讓幼兒加入其中,傾聽幼兒是通過何種方式描述此故事的。只有站在幼兒的立場思考,使幼兒展現出自身的主觀能動性,我們才可以切實得到繪本劇創造的教育價值。
我們在表演皮影戲《秋天的樹葉》時,一開始,幼兒們雖然能準確地找到自己的道具,但是卻缺乏角色間的默契配合,孩子們都沉浸在自己的表演當中,各說各的,場面一片混亂。有的小朋友就感覺表演無法進行了,會很生氣。問我,老師你說該怎么辦?我又把問題拋回給幼兒,讓幼兒自己想辦法。幼兒們想起以前我們表演節目都有一個報幕的,這次是不是可以有一個旁白?這樣大家可以根據旁白的提示指導自己什么時候上場,什么時候結束。孩子們在表演過程中自己發現了問題,并且根據問題想到了很棒的解決辦法,從而使表演順利地完成??梢?,孩子們在獨立的表演中也能發揮出自己對皮影表演的初步理解。
繪本劇編創結合了圖畫之美、視覺之美、聽覺之美以及感覺之美,是一類能夠觸發各類感知器官共同學習的藝術載體。身為老師,我們不但應當可以運用各類教學方式并且融合某個領域能力發展包含想象力以及創造力的教育活動,還應當善于察覺到幼兒的興趣,并且應當在第一時間內掌握機會開展教學活動,將幼兒對于兒童繪本的閱讀熱情轉變成創造性戲劇表演的動力,利用更為多樣化的活動使教育更有意義。
【作者單位:常州市鐘樓區北港街道中心幼兒園? 江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