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彥邦 焦麗
摘 要:隨著新課改內容的不斷深入,語文教學更注重學生自主能力的培養以及團隊意識的培養。“合作學習”教學模式便是在此背景下應運而生,不僅能夠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提高團隊協作能力。因此被譽為“近十幾年來最成功和最重要的教學改革”。本文對中學語文教學中合作學習教學組織策略進行簡單探析。
關鍵詞:合作學習;中學語文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33-0045-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33.040
一、合作學習教學模式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1.師生角色的轉化。在傳統教學中,教師是課堂的主角,學生一直是處于被動狀態。合作學習教學模式中,是將學生分成小組,讓學生之間通過探討交流,主動學習,最后教師給出結論和建議。從而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大大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2.將合作學習應用于基礎知識。基礎知識在中學語文中一般以選擇、填空類型出現,考查的是學生對課本的掌握情況。標點、讀音、字義、詞義、句意等等這些常見的知識點雖然死記硬背也可以掌握,但是太容易混淆。而且強化記憶不牢靠,在很短的時間內可能就忘記了。合作學習模式就是讓學生將這些知識點互相考查,在互動中記憶,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還可以根據人的記憶曲線,讓學生隔一段時間在小組內利用課間互相考查一遍,以鞏固知識。
3.將合作學習應用于課文閱讀。在傳統語文教學中,課文閱讀往往是教師讓學生一起朗讀,在朗讀過程中標出段落,其中不乏濫竽充數之人。合作學習模式中是讓學生先在課文中標明段落序號,然后再分組分段閱讀,最后評出哪一組讀得字音最準確、讀得最有感情。從而激發學生對語文的學習熱情。通過分組閱讀增強學生對課文的理解,也增強了團隊意識。因此,合作學習能帶動學生閱讀課文的積極性,增強課文閱讀的趣味性,讓每一位學生都參與到閱讀過程當中,有效避免“濫竽充數”現象的發生。使學生在新穎的閱讀方式、輕松的氛圍中熟悉整篇課文的結構和脈絡,為學生接下來要完成的任務和作業做好鋪墊。
4.將合作學習應用于課文講解。通過之前的合作閱讀學生對課文的整體結構、基本脈絡、大致內容及作者的中心思想有了大致了解后,還可能出現對某些知識點難以掌握的情況,這就需要教師來對課文進行講解和分析。但是,“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合作學習模式就是教師告訴學生思路讓學生自己通過分組討論去理解和分析,最后得出結論。通過一次又一次的探究討論,讓學生逐漸領悟學習方法,從而應用到其他閱讀理解中。
5.將合作學習運用到寫作中。在語文教學中,寫作一直是中學生的弱項。小到一個小練筆大到一篇作文,簡直是胡編亂造,五花八門,甚至還鬧出了不少笑話。這也是語文教師的壓力所在,寫作部分付出的最多,反而最難出成績。,究其原因還是傳統教學模式中,學生大多不用心,應付差事,教師再認真批改也起不到多少效果。合作學習模式就是讓學生對作文進行合作批改,教師告訴學生作文評分標準,讓學生互相批改其他同學的作文。在批改過程中將存在的問題記錄下來與同學進行分享、探討和交流;對某些同學作文中的優點進行充分的肯定,對作文中發現的優美語句進行討論學習。
二、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的意義
1.提升學生學習興趣。“興趣”,是學生學好一門功課的關鍵。合作學習有效地改善了課堂氛圍,讓語文課堂不再沉悶。通過新穎有趣的教學模式,讓學生愛上學語文,從而大大提升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2.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是素質教育的硬性要求,不僅對于學習有很大的幫助,對學生的生活也有很大幫助,也是間接培養學生自力更生的能力。合作學習讓學生學會不再事事依靠老師,而是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通過分組探討、交流,學生走出“死記硬背”的牢籠,在交流中理解、在交流中學習、在交流中記憶、在交流中鞏固。從而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3.增進師生關系。良好的師生關系是語文教學中的潤滑劑,良好的師生關系也是語文教學活動能夠順利進行的基本前提。合作學習增強了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與交流,從而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增進了師生之間的感情。
4.增強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正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學生在分組交流中充分了解到同學的優勢和自己的劣勢,從而能夠更好地取長補短。除此之外,合作學習也讓學生在分組合作探討交流中解決了個人完成不了的難題,從而讓學生意識到團隊協作的重要性。大大增強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
綜上所述,合作學習已然成為中學語文教學中很必要的一種教學模式,對中學生語文成績的提高有著顯著作用。因此,作為語文教師,我們要善用利用這種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活動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朱萬香.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合作學習教學組織策略探析[J].教學研究,2013(2).
[2]孫倩影.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合作學習教學組織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4(5).
[責任編輯 萬淑蕊]
作者簡介: 周彥邦(1983.12— ),男,甘肅高臺人,中學一級,研究方向:語文教學。
焦麗(1981.10— ),女,甘肅隴南人,中學二級,研究方向: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