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娟
摘 要:中學教學是基礎階段,語文教學是中學課程教學中主要課程之一?,F今,中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出現很多問題,直接影響學生對語言的學習及接受能力,語感培養受阻,沒有良好的語言學習環境,更加強了教學中的困難[1]。考試測試中,屢次受挫的學生,更失去了學習的信心及興趣。所以,如何提高中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質量,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至關重要。在本文中,我將重點闡述幾點意見及措施,以助改善現今教學現狀,提升中學語文教學質量,正真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自我認知能力。
關鍵詞:中學語文教學;問題研究;賞識能力;閱讀能力;語言環境;交流運用
中學語文作為中學基礎教學內容之一,至關重要,是中華文學得以傳承的保障。中學語文教學一直以來受到教學部門、學校、家長及社會各界重視,在此情況下,提高學生語文學習能力尤為重要。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獲得語文學科的知識內容的最常用的手段和最重要的途徑之一就是增加閱讀量,語文閱讀能力的提高也是培養未來社會需要的人才的必由之路。然而,在現實中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存在很多問題需要被解決,例如學生興趣培養問題,課堂語文教學如何提升問題,課外拓展閱讀問題,及更強社區文學交流等問題。在這些問題存在的情況下,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及閱讀興趣,加強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賞識、認知能力,融入自己的情感,結合社會交流,弘揚中華文學迫在眉睫。
一、當今語文教學現狀
在中學語文教學過程中,由于現實情況滿足不了教學需求,尤其在當今中高考考試制度下,學校、家長更注重考試成績,而忽視了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嚴重影響了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發展。中學語文教育與其它階段語文教學相比最為突出的優勢,就是中學語文教學基礎性較強,為學生打牢語文學習基礎做鋪墊,這也是學生學習最關鍵的階段。面對社會巨大的生存和發展壓力,絕大多數的學生所提出的應對戰略方針,就是不斷地深化和不斷地強化自身學習能力。在現實情況的催促之下,衍生出的中學語文教學特點,除能應付考場測試之外,還必須適應社會環境,讓學生正真能夠學以致用。現在中學語文教學中,普遍忽視中學語文教學目的,更加專注于考場能力的培訓。
二、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死記硬背,學生興趣不高
在中學懵懂的年紀,不會欣賞太多的文章,有些文章的語境,更是很難理解,在我們還沒有完全讀懂的情況下,卻怎么能背的下來呢?這只能死記硬背了。在這種情況下,學生是非常不情愿的,除了考試這一個理由,他們也非常不理解,而且,應付完考試之后,基本就忘的差不多了,什么也沒有學到。長此以往,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逐漸消失,學習能力也隨之減弱。
2.課外閱讀時間,及閱讀量太少
在這種學習環境壓力下,學生課堂、課外不是在閱讀,而是在背誦,做更多的練習。一次又一次的課堂、課外測試,鍛煉了學生的扎實應試本領,卻讓學生失去了最重要的學習能力,及社交能力。學生沒有時間閱讀課外書本,沒有時間思考課文宗旨,沒有更切身地體會作者寫作背景,更機會沒有時間讀懂文章,閱讀時間少,閱讀量跟不上,自然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及能力無法提升。
3.語言環境,交流太少
語感的培養需要良好的語言環境,交流必不可少,但這麼簡單的事對中學生而言,卻成了最大的奢侈。在應試教學的現實情況下,時間就是生命,任何沒有運用在學習上的時間都等于是在浪費生命。學生多數成為了考試的機器,很少摻入自己的思想與情感。進入中學,面對學習的壓力,他們沒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參加社交活動,每天除學習之外,睡覺是他們最好的賞賜。
三、如何提高語文教學,給出的幾點建議
1.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賞識能力
賞識能力,顧名思義,就是欣賞認知能力。在中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老師多表揚、鼓勵和激勵學生,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取得的進步和成績加以肯定,以此激勵學生不斷地前進,熱愛語文學習。在情感教學基礎上,賞識教育是充滿人文關懷的,老師對學生的贊美和表揚,表達了老師對學生的關愛和愛護。在新課改教育理念的推動下,對自主學習的關注日益增加,也讓越來越多的老師認識到賞識教育在學生學習過程中產生的重要作用。
2.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閱讀能力
在語文教學中,提高閱讀是教學的重點內容之一。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語文語感、文字組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的提高都離不開閱讀,閱讀量增加,閱讀能力提升,可以加強其它學習能力的發展。中學學習時期是思想發展的關鍵時期,也是基礎時期,對學生今后人生道路上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中學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內容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中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起著關鍵作用。在日常的中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很好的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有極大的意義。
3.激發學生興趣,培養語感
濃厚的學習興趣是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升的前提,如何提高學生語文學習興趣是教室需要思考的問題之一。在中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首先,在課時前,教師針對課時內容,設置懸念,引發學生學習目的,從而激發學生自主閱讀興趣;其次,設置文章內容情景,以學生表演形式,將課時內容情景再現,加深學生對課文的認知、了解,加深理解,從而達到增強記憶的效果。
4.加強課堂語文教學在現實生活中的運用
與時俱進,適應社會的發展,對人才的需求也有了新的標準,創新型、綜合型人才是適應當今社會的產物。在新的時代當中,中學生要想在進入社會后謀求更大的發展,就必須注重語文的學習。學生只有具備很高的文學素養,擁有更好的人際交流能力,更強的思維理解能力,才能在未來的社會競爭中,脫穎而出,才能更好的參與到社會工作中,創造更大的財富,實現更高的人生價值。
四、大力弘揚中華文學,建立文學交流社區
在語言教學中,語言環境至關重要,良好的語言環境,能夠培養學生的語感。現實生活中,學生只能在學校課堂上接受語文學習,很少得到社會社區交流。但事實是良好的社交人際交流,能夠更好地發展語言運用能力。所以,我們應該大力弘揚中華文化,傳承中華文學,建立社區交流平臺,讓更多愛好文學的學子聚在一起交流,互相學習,共同成長。
五、結語
綜上所述,在中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影響學生自主學習的主要原因歸為兩點:第一,應試教育制度,讓學校和家長的教育重心發生偏差;第二,在學校、家庭、社會的環境影響下,學生失去學習興趣。在新課改背景下,把學習的重心重新放在學生身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語文閱讀能力,創造學習環境,培養賞識能力,加強語言社會交流和運用。
參考文獻:
[1]王惠燕.語文教學中賞識教育之我見[J].科學教育.2012,6(18):8.
[2]范美云.在語文教學中運用賞識教育的技巧[J].2013,16(3):150.
[3]鄭麗萍.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閱讀能力[J].現代交際,2011,8(316):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