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自婷

員工是企業的重要組成要素,企業日常運營及各項生產活動的開展,都離不開廣大員工的大力支持和共同努力。面對愈發激烈的市場競爭,企業應充分認識到員工的主體地位,以包容開放的心態廣納人才,并尊重人才,提高員工的待遇水平,切實保障其合法權益,以此來提升員工對企業的歸屬感,增強企業內部凝聚力。所以,在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應從時代背景和社會形勢出發,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以員工為核心科學地開展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為企業的長遠可持續發展提供人才保障。
一、“以人為本”概念
“以人為本”是一種以“人”為核心的發展觀念,主張尊重人、理解人、解放人、依靠人、發展人,進而突出人才的重要性。對于國有企業來講,“以人為本”表示在各項管理活動中,明確員工的核心地位,充分挖掘其潛能,激發員工自主性、積極性和創造性,發揮員工的最大價值,在企業發展過程中做出更大貢獻,進而實現自身與企業的共同成長,達到雙贏的目的。在“以人為本”理念中,強調企業管理的重點為人員管理,注重激發員工的主觀能動性,通過培養其責任意識來約束自身行為,自覺遵守各項規章制度,并在企業運營及發展中貢獻更大力量,實現自我人生價值。對于國有企業來講,以人為本理念的運用是對傳統管理觀念的變革,也是企業創新管理模式的必要舉措,必須將其落實到具體工作中去。
二、“以人為本”用于國企人力資源管理中的作用
1.提升國企知識生產力。在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中,國有企業運用“以人為本”理念,通過站在員工角度考慮問題,對其生產需求及職業發展需求進行分析,以此作為依據開展針對性的培訓教育活動,能夠充分激發員工的參與熱情,使其主動參與到培訓活動中去,在企業內部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如此一來,員工的專業能力、職業素養及綜合素質便能夠得到顯著提升,進而為企業的創新發展貢獻更大力量。并且,對于員工來講,培訓教育活動的開展,能夠使其知識得到積累,在此過程中,其自身潛力也會得到充分挖掘,激發企業內部活力,提升企業知識生產力,實現員工價值的最大化。
2.樹立員工主體意識。人力資源是國有企業的重要戰略資源,在確保企業穩定運營及長遠發展方面是不可或缺的,如果僅僅依靠各項規章制度對員工采取硬性管理手段,則難以有效調動起工作積極性。在國企人力資源管理中融入“以人為本”理念,對員工給予足夠的尊重和重視,能夠讓其感受到來自企業的關懷,明確自身與企業之間互利互惠、相互依存的共生關系,樹立員工的主體意識,在日常工作中更加積極、主動。同時,以人為本理念的運用,可以強化員工的崗位職責意識,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將自身發展與企業發展緊密聯系起來,提升員工的主人翁意識,對企業表現出較高的忠誠度,愿意通過自身努力與企業共同成長。
3.提升員工凝聚力。企業對員工的吸引力以及員工對企業的向心力,是企業凝聚力的具體表現,而以人為本理念在國企人力資源管理中的滲透,能夠顯著提升員工凝聚力,為企業的良好發展提供堅實保障。一方面,基于以人為本理念的人力資源管理,國有企業更加重視人才,在工作個生活上給予關心,滿足員工的發展需求及合理要求,讓其感受到企業的溫暖,在留住原有在崗人員的同時,能夠吸引更多外來優秀人才。另一方面,在以人為本管理理念下,員工能夠感受到來自企業的關懷,自身也具備較強的主體意識,將會變得更加熱愛自己的工作,并表現出高漲的工作熱情,激發了員工的使命感,主動關心企業的大小事務,進而企業員工的凝聚力將會得到提升。
三、“以人為本”理念在國企人力資源管理中的應用
為充分發揮“以人為本”理念的作用,提高國企人力資源管理水平,可從人才招攬、員工管理、員工職業規劃等方面,實現“以人為本”理念的有效應用。
1.以人為本在人才招攬中的應用。人才招攬是人力資源管理的關鍵環節,國有企業必須落實以人為本理念,廣泛吸納、引進優秀人才,不斷為企業補充新鮮血液。一方面,國有企業在招聘過程中應尊重人才,給予應聘者展現自我的機會,不應將學歷和文憑作為唯一評判標準,應對應聘者的實踐能力、工作經驗、工作態度、職業素養等進行綜合考慮,提高面試考核的客觀性及公平性,以此來吸引人才。另一方面,對于特殊人才,企業可給出相應的優惠條件,在不損害企業利益的前提下,盡量滿足其合理要求,讓應聘者感受到企業的誠心以及對人才的重視程度,進而愿意選擇留下與企業共同進退。對于在崗人員,可根據其崗位和職位的不同,采取相應的激勵措施,如基層員工可根據企業經營效益適當提高薪酬水平,中層管理者在確保每位員工都能夠獲得與自身付出對等的回報,防止出現員工跳槽現象,以此來留住人才。
2.以人為本在員工管理中的應用。員工管理時人力資源管理的核心所在,國有企業在應用以人為本理念時,必須加強員工管理力度。第一,國企應構建完善的員工績效體系,形成激勵作用,以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具體來講,管理人員可采用期薪制薪酬制度,根據員工所參與的項目效益情況,給予其對應的薪酬提升和分紅,也可以直接發放獎金;普通職工在正常發放基本工資和績效工資的同時,還應根據工作強度、工作難度、工作環境的不同、發放相應的津貼,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第二,國有企業應優化員工考核約束機制,定期對員工進行考核,堅持公平、公正原則,真正做到以人為本,對考核成績突出的員工給予獎勵,對考核結果不達標的員工采取懲處措施,做到賞罰分明,對其行為起到規范和約束作用,并幫助員工樹立憂患意識和危機感,防止其出現工作懈怠、責任心不強等問題。第三,對于技術型、操作型及管理型人才,國有企業應做到區別對待,建立合理的晉升標準,保證每類員工都能有機會得到晉升。以技術型員工為例,可根據技術開發及運用能力的不同對其進行考核,評判員工是否具備晉升的資格。
3.以人為本在員工職業規劃中的應用。以人為本理念主張員工與企業的共同發展,所以,國有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應用以人為本理念時,應從員工角度出發,幫助其進行科學的職業規劃。首先,對于新入職的員工,可采取業績比賽的方式,了解每位員工的職業能力,并根據工作需求和崗位特點將其分配到最為合適的崗位,做到人盡其才。其次,對于入職半年的員工,可采取一對一的方式進行針對性培訓,由工作能力突出、工作經驗豐富的老員工進行指導,改善其不足之處,使員工的職業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實現對其潛力的深度挖掘,促進員工職業能力的發展。再其次,國有企業可舉辦座談會,邀請優秀企業家與員工進行面對面交流,了解其職業發展需求,在分享自己成功經驗的同時,提供一些最新的行業信息,拓寬員工視野。員工自身需具備長遠發展目光,在做好現階段本質工作的同時,根據企業戰略規劃及行業動向,對自身的未來發展做出規劃,明確職業發展方向,并不斷朝之努力。
基于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企業之間的競爭也變得越來越激烈,在此背景下,國有企業要想從行業中脫穎而出,占據有利競爭地位,就需要著眼于人力資源管理環節,在明確“以人為本”理念內涵及作用的前提下,將其加以有效利用,突出人才在現代企業中的價值。運用以人為本管理理念時,國有企業應立足于自身實際情況,在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環節發力,并在實踐過程中不斷總結經驗,僅僅圍繞以人為本理念構建完善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提高企業的整體管理水平,促進其健康、穩定發展。
(作者單位:時代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