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維 李勇
摘 要:隨著高職院校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相關學生管理的難度也日益上升。本文就情感育人在高職院校學生管理中的應用展開分析,提出了具體的應用策略,包括堅持“以學生為本”的管理原則、加強與學生的有效溝通、做好榜樣示范,堅持原則,以理服人,意在提升高職院校學生管理的成效。
關鍵詞:情感育人;高職院校;學生管理
就當前我國高職院校辦學現狀來看,學生管理方面存在較為嚴重的跟風、守舊等問題,并未切實考慮到高職院校學生的特點,管理辦法缺乏針對性與適用性,導致管理效果不佳。因此,探究情感育人在高職院校學生管理中的應用,推進學生管理工作向“以學生為本”的管理模式轉型,進而解決當前學生管理工作面臨的諸多挑戰與管理問題,這對實現為社會培養優秀專業性人才的辦學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一、情感育人在民辦高職院校學生管理中應用的必要性分析
蘇霍姆林斯基對情感育人在教育領域中的應用價值,給予了高度認可,他認為,情感即道德信念、原則、精神力量的核心,在育人過程中,倘若沒有情感的付出與回饋,道德、原則都只能成為空話,培養出來的也只能是偽君子。而在高職院校中,針對學生特點,情感育人的應用則具有一定適用性與必要性。
總結當前高職院校學生特點如下:第一,學生基礎素質不高,學生之間的差距較大;從招生層面上來看,高職院校招生屬于專科第二批次,換言之就是大學末端的掃尾部分,且經常出現生源不足而降分錄取的情況,但在生源當中,還有部分學生是因三本、一專掉線或未報等情況而進入高職院校的,這類學生的素質層次相對較高。由此可見高職院校的整體生源質量不高,且學生之間存在較大差距。第二,學生的興趣愛好廣泛,但嚴重缺乏學習動力;這主要與學生學習習慣與個人生活習慣不好有關,他們對很多的事物感興趣,卻往往是“三分鐘熱度”;缺乏明確的學習或興趣培養目標,對自己的學習與娛樂休閑時間,不會進行合理的安排,時間觀念較弱;對當下與未來沒有可行的規劃,學習與生活具有較強的隨意性,學習動力明顯不足。第三,高職院校當中,“網絡控”成學生主體,在互聯網技術的高速發展下,網絡社交、游戲等對學生的吸引力大大增強,而高職院校中的學生,自制力普遍較弱,而在學生沉迷于網絡的同時,由于其知識不足、信息甄別能力不夠,極易受到不良為網絡信息的侵害。
根據學生的特點能夠發現,嚴格的制度管理在高職院校學生管理中很難得到理想效果,而應用情感育人的管理手段,能夠從學生的角度出發,使其正確認識自身的不足與需求,逐漸形成自我約束與自我管理模式,達到育人的目的。
二、情感育人在民辦高職院校學生管理中應用的具體策略
(一)堅持“以學生為本”的管理原則
情感育人要求教師能夠有效貼近、接觸學生的情感,了解他們的所需,進而適當的給予情感上的關懷。在這一過程中,需要相關教師能夠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尊重學生,主動發現學生的優點[1]。情感育人的有效實施,需要教師能夠將學生放在與自己平等的位置上,視其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并尊重他們的行為與思想,尤其對于高職院校學生來說,在高考失利、同舍學生生活差距等因素的作用下,可能存在自卑的心理,因此,讓學生感到受尊重,是保證情感育人順利進行的重要基礎。主動發現并放大學生的優點,提高表揚、鼓勵學生的頻次,這對改善學生的自卑心理、提高其自信心,能夠起到顯著作用。
(二)加強與學生的有效溝通
在堅持“以學生為本”的基礎上,教師應積極加強與學生的有效溝通,讓學生能夠真切的感受到教師對自身的關心與愛護。例如,在開學初期,教師可對存在適應困難的學生及時給予關注,加強與學生的溝通頻次,向親人一樣問候學生的學習與生活狀態;對于家庭困難或突遭變故的學生,教師應為學生爭取更多的生活補助,除常規的補貼,教師還應鼓勵學生爭取獎學金,為學生介紹一些正規的兼職與勤工助學渠道,讓學生能夠盡早獨立起來,在解決其生活上的困難的同時,還能有效培養學生的各方面能力,有效實現教育目標[2]。
此外,在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中,情感育人的另一途徑,就是與學生進行精神交往。在精神交往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摒棄自身教師身份,與學生建立穩固的友誼,通過朋友的身份更加深入、全面的了解學生;通過微博、日志、朋友圈等了解學生的動態;同時將自己的一些人生經歷與感悟,傳遞給學生,關注并關心學生的變化與進步,為學生的成長提供更多的支持。
(三)做好榜樣示范
在教育領域稱“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只有滿足這兩點要求才能為學生的學習與成長,做好榜樣示范。在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當中,情感育人同樣可以通過榜樣示范作用來達到一定的教育效果,教師嚴于律己、言行一致,能夠在學生心目中樹立一個良好的形象與地位,進而提升教師對學生情感的影響力,以此為基礎,在后續的情感育人與管理工作中,學生能夠給予教師更多的信任,原意與教師交流,主動向教師提出自己的困難或訴求,對簡化學生管理難度,能夠起到顯著作用。另外,良好的榜樣形象,能夠讓教師在與學生溝通時提出的事實與道理,對學生產生更加深遠的影響,實現教育管理目標。
(四)堅持原則,以理服人
“堅持原則”是學生工作中一條重要的原則。當學生工作者與學生有了深厚感情的時候,堅持原則的意識往往會被情感因素弱化。因此在學生評優評獎評助學金、推優入黨、通報處分等時候容易帶有情感因素,造成工作的不公平、不公正。
在學生評優評獎評助、推優入黨時一定要堅持原則,公平公開公正,把原則和道理給學生講清楚、講透徹;在通報處分學生時能夠輕罰就不取其重,要以教育學生為原則,通報和處分只是教育的手段。此時更要與學生真誠溝通,讓學生明白通報和處分的原因,明確今后改正的方向。
綜上所述,探究情感育人在高職院校學生管理中的應用,對促進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通過相關分析,充分運用情感育人的核心理念與相關手段,能夠幫助學生從思想意識上發生轉變,逐漸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以良好的心態投入到日常學習與生活當中,為提升整體教學及管理效果,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王念雄,甘彥芬.淺談新形勢下高職院校宿舍管理的“家”文化——以廊坊燕京職業技術學院宿舍管理工作為例[J].時代教育,2014(23):245.
[2] 黃芳.論高職院校輔導員如何以服務育人為導向做好學生工作[J].新課程(中),2014(08):15.
[3]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中發 [2004]16號)[Z] .
[4] 宋明凱.淺談情感管理在班級管理中的運用[J] .中國科技信息,2009 (5):234-235.
[5] 李秀莉.情感教育: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的特殊藝術[J].科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