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雪蓮
摘? 要:情感教育是與認知教育相互對應的概念,是教育體系中十分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受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采取的教學模式相對單一,過于強調認知教育,單純地為學生分析、講解教材內容,導致課堂氛圍十分沉悶,不利于學生學習效果的提升。因此,在實踐中小學語文教師還需要充分重視情感教育的作用,結合教學內容,合理地滲透情感教育,從而培養學生良好情感,促進學生綜合發展,下面對此進行分析。
關鍵詞:情感教育? 小學語文? 應用
中圖分類號:G623.3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09(c)-0144-02
小學語文課程是學生學習其他學科知識的基礎,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將情感教育融入到小學語文教學中,不僅可以全面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同時還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進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小學語文教材大多是以詩歌、散文為主,其蘊含著十分豐富的情感,是滲透情感教育的關鍵材料,在實踐中,小學語文教師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元素,引起學生情感共鳴,促進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內容。小學語文教育過程中,情感教育的實施,可以更好地豐富教學體系,減少教育的不足,最大限度提高教育的綜合成績。情感教育對小學生的學習、生活和心理發育均起著重要的作用。單調的傳教會影響內心情感豐富的小學生,而在語文課文中蘊含著較為豐富的情感,所以老師應在教學中挖掘作者的心理,并采用適當的教學方法來觸動小學生的情感,使之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針對情感教育在小學語文中運用展開討論,并提出合理化建議。
1? 小學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其主要體現在:(1)增強學生情感體驗。對小學生來說,他們的情感經驗相對比較少,經過學校學習后,學生對于事物探索的欲望及興趣都會有所提升,但是學生本身的認知能力、社會生活經驗相對比較欠缺,所以在情感發展上會出現各種阻礙,這就會對學生今后的健康發展帶來極大影響。小學語文學科中有很多經典、優秀的內容,學生通過閱讀、寫作,會逐步豐富自身的情感,如果教師進一步輔以情感教育,就會全方位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滿足自身情感發展需求,從而促進學生完善人格形成。(2)陶冶學生情操。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雖然難以獲得立竿見影的效果,但是情感教育會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生進行熏陶,使得學生可以持續獲得積極、健康的情感感受,并指引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念。(3)美化學生心靈。網絡時代下,人們每天接觸的信息非常多,對成年人來說,其可以對這些信息進行準確判斷,而小學生則缺乏相應的十分辨別能力,很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響。將情感教育滲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可以引導學生形成積極、健康的情感,這樣能幫助學生抵御網絡中的不良信息侵蝕,能凈化學生心靈,促進學生身心健康。
2? 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的策略
2.1 文本解析中融入情感教育
與其他學科相比較,語文學科在情感教育上可以說是具有天然的優勢,在小學語文教初中,每一篇文章都蘊含著十分豐富的情感元素,其為情感教育的滲透提供了良好基礎。因此,在實踐教學中,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對教材中的情感元素進行全面挖掘,從問題出發,指引學生在思考問題中感悟文章情感內涵,讓學生可以在獲取語文知識、語文技能的前提下,實現情感發展。
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落花生》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為學生設立專門的品讀環節,讓學生開展自主閱讀活動,當學生閱讀結束后,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回答以下問題:文中用了哪些詞語來表示種花生的過程?這些詞語的順序能不能改變?兄妹們是如何看待花生的好處的?父親是如何看待的?從文中找出花生與桃子、石榴、蘋果等不同的句子,并談談感受?仔細閱讀課文中結尾處父親說的話,然后說一下你的看法?教師可以在學生探究結束后,對學生的回答進行總結,并對學生進行相應的情感教育,通過課文學習,我們可以看出花生的珍貴之處,對文章進行仔細品讀就會發現父親贊美花生的語句其實就是做人的道理,同時還可以從課文中父親話語中體會到一個普通父親對子女的期盼,進而讓學生聯想到自己的父親,激發學生的感恩心理。
2.2 在情境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
情境主要是指教師在完成教學目標時,結合教學內容、學生學習需求,采取相對應的教學手段,為學生構建一個形象豐富的情景、氛圍,讓學生可以從中更加深入地理解知識。在實踐中,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借助現代信息技術,將抽象的語言文字轉變成相應的動畫、視頻、聲音,調動學生感官,使得學生可以在情感上與文本內容相互共鳴。
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觀潮》的知識時,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首先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幾張錢塘江大潮的圖片,讓學生可以對錢塘江大潮有初步了解,接著教師為學生播放出錢塘江大潮的短視頻,在視頻播放之前,教師要求學生閉上眼睛,跟隨潮水的聲音來想象自己行走在一望無際的錢塘江邊,在觀看波瀾壯闊的大潮。隨后教師在讓學生睜開眼睛,真正地看看錢塘江大潮,這樣學生就會感受到錢塘江大潮的恢弘氣勢、洶涌澎湃,進而感受到祖國大好河山的雄奇、壯麗,激發了學生熱愛祖國山河的良好情感。
2.3 在語文實踐活動中融入情感教育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課堂是學生獲取知識、解決疑問的主要場所,也是教師開展情感教育的重要平臺。但是小學語文教師必須意識到,情感教育單純地依靠課堂教學是遠遠不行的,教師還需要將情感教育延伸到課外,要讓學生可以隨時隨地得到情感熏陶,并將學到的情感知識轉變成真正的內在行為,實現知行合一。
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只有一個地球》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在課堂上將保護環境、拒絕浪費、節約資源、綠色出行等情感道德傳授給學生后,為了加深學生對其的理解,并在日常生活中真正做到這點,教師可以在課后組織學生開展一場“保護環境”的實踐活動。教師要求學生首先利用網絡查找當前我國面臨的環境問題,讓學生在此過程中接觸到更加全面的環保知識;其次將學生分成多個小組,每個小組的學生就學校、家庭、小區中的綠化、垃圾處理進行調查,然后提出一些建議;接著教師讓各組學生制作一個“低碳環保,熱愛生活”的主題畫報,并向身邊的好朋友進行宣傳。通過這樣的實踐活動開展,學生會對環境保護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同時學生還可以真正地從自己生活出發,從小事做起,保護環境、低碳出行,提升了學生的情感體驗,強化了情感教育效果。
3? 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教材中有很多情感元素,這也是情感教育的重要載體,在實際中,小學語文教師需要充分借助教材中的情感內容,向學生貫徹情感教育,引導學生可以養成良好的情感素養,促進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提升。在今后語文課堂上,教師要以教材為基礎,全面落實情感教育,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加深學生對語文內容的理解,以此促進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
參考文獻
[1] 常進萍.論情感教育在聾啞教育教學中的作用[N].貴州民族報,2019-06-19(B3).
[2] 劉敏.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實施對策[J].課程教育研究,2019(6):78.
[3] 周玲.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實施問題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7(14):65.
[4] 蔣情.淺析積極情感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J].現代語文:教學研究版,2015(8):91-92.
[5] 張海鷹.如何用情感教育來疏導心理脆弱的學生[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1(9):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