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純
摘要:現代社會的市場經濟機制對大學生的消費觀念和消費結構有著重要的影響,大學生是消費群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的消費行為不僅關系到自身的發展,更關系到我們中華民族的整體素質。大學生在消費行為和消費心理上的誤區,需要個人、學校以及家庭各方面的引導和幫助,大學生是未來的消費主力和消費潮流,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整個社會的形成與發展。
關鍵詞:消費行為 行為特點 消費觀念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行為一直是人們所關注的問題,大學生作為當前社會的消費主體之一,一直在消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大學生的消費行為和消費習慣對當今消費市場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選取大學生作為研究對象,從消費行為和特點出發,分析大學生的消費結構,了解未來社會消費趨勢,有針對性的對當代大學生消費行為和消費心理等方面提出問題和解決措施,從而使大學生形成合理健康的消費理念。
一、當代大學生消費行為的分析
(一)大學生消費結構情況的分析
1.飲食支出費用。學生的就餐情況主要有校內食堂、校外餐館以及外賣,外賣和校外就餐的比例較重。
2.服裝、化妝品的費用。現在的大學生受到社會以及各種綜藝節目和網上信息的影響,很注重自己的衣服和裝飾。根據調查報告顯示,男生普遍在乎自己的鞋子,所購買的鞋的品牌價值比較高,價格也是不菲。而女生比較熱衷于買衣服和各種化妝品,并且購買的頻率較高。
3.學習費用。學生在學習方面購買各種學習資料也是不小的消費。
4.戀愛經費。大學生有戀愛消費需求,每月用于戀愛的消費在100-500元不等。主要用于吃飯,看電影,逛街以及外出旅游,各種禮物以及過生日的開銷毋庸置疑成為戀愛中絕大比重。
(二)大學生消費心理的分析
1.渴求知識心理。大學生即將步入社會,必須要為以后的生存和發展奠定基礎,因此他們重視知識的積累,積極的提升專業相關的技能,這就表明他們在學習方面付出的消費較高,一般用于購買資料豐富自己,報輔導班提升自己,獲取各類資格證,并且參與專業相關的技能培訓等。
2.追求時尚心理。追求時尚心理是一種追求市面上各種新潮的款式和具有時代氣息的心理。大學生追逐時尚,向往著未知的新事物,而且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很強,而這些問題都反映在現實消費中,他們不會考慮該物品的實用性,并且在高消費面前也無所畏懼,是新興產品的追求者。
3.享樂心理。現在的很多大學生甘于現狀,整天在學校里享受著父母供給的生活費,碌碌無為,受腐朽落后心理的影響,把這種寄養當做理所當然,荒廢學業,享受當下,不對自己負責也不替自己的未來考慮,不提升自己的技能,肆意浪費大好青春,自甘墮落。
(三)大學生消費行為的特點分析
1.興趣性。追星的大學生喜歡購買明星的專輯、演唱會門票、同款衣服等,這些費用占據了大學生生活費用的小部分;再有網絡社交,對于男生來說,愛玩游戲,網絡游戲的開銷相對來說所占比重較高,而女生對于網絡社交的消費主要在于上網。
2.攀比性。現在的大學生大多數都是“90后”或“00后”,獨生子女占大多數,父母又過于寵愛,所以極易出現攀比心理,過分追求高檔產品,與同學朋友進行攀比。例如手表化妝品、品牌服飾鞋子等,以此促進了這種攀比心理的形成,造成了一波流行大軍。
3.無計劃性。大學生每個月的生活費在800-3000不等,前期花光所有錢導致月末沒錢吃飯的情況比比皆是,大學生們在購物時,憑著感覺去消費,不合理的消費導致每月生活費支撐不到月末,毫無計劃的花著錢,不會對自己的實際消費情況做合理的消費計劃以及對開支進行明細記賬。
二、大學生消費行為存在的問題
(一)存在攀比、盲目消費等消費情況
在經濟發展的同時,個人家庭也出現了所謂的“富二代”,他們消費大手大腳,秉著開心就好的原則花錢沒有計劃,這給周邊同學帶來許多不良的影響。很多同學的消費行為以學習需要為名,滿足虛榮心為實,從不考慮自己的消費能力,只是一味的追求消費的多少。
(二)意識不足導致的沖動消費、超前消費
大學生總有些非必要的消費,買東西不考慮商品的本身而是受消費的環境激發,喜歡新鮮感,容易接受新鮮事物,追求時尚化、個性化,對新奇的事物過于追求,并且推崇“分期付款”的觀念,花唄和信用卡的進入使其對生活費支配不合理,透支生活費,這也是導致沖動消費的主要因素。
(三)集中性購買
大學生比較傾向于集中性購買,在各大網絡促銷節日里,大學生的消費欲較旺盛,導致在網絡促銷活動中的開銷占每月消費支出較大比重。大學生的儲蓄意識較淡薄,從眾心理使自主消費意識不足,缺乏判斷能力,容易形成“集體效應”。
三、當代大學生消費問題產生的原因
(一)文化背景因素的影響
大學校園文化日益開放,導致大學生的思維方式,行為習慣產生了偏差,過于追求超前消費;過度消費和超前消費開始遍布在大學生的生活中,被大多數人所接受,因此大學生也開始了以物質追求的消費方式,甚至很多不懂世事的大學生不考慮家庭的條件,花錢肆意妄為,大手大腳,給父母帶來了沉重的壓力。
(二)廣告傳媒宣傳的影響
隨著手機、互聯網等行業的發展,媒體正以最為通俗易懂的方式對大學生進行消費理念和文化價值觀的推廣。根據銅陵市部分大學生問卷調查得出,大眾傳媒是大學生獲得消費信息的主要方式。大學生正處于渴望時尚的人生時期,對物質消費具有較高的追求。
四、針對大學生消費情況的解決措施與建議
(一)從個人角度看
1.克服攀比心理。大學生是沒有獨立經濟來源的消費群體,生活費的來源主要靠父母給予。在消費過程中,應當選擇適合自己的消費標準,不要一味的追求高消費、高標準,不能因攀比過于追求品牌。要克服攀比心理,堅持合理消費的原則,做好每月的消費計劃,大學生們應該樹立符合學生消費標準的價值觀和消費觀,理性消費,不盲目跟風。
2.合理地避免超前消費。很多大學生都存在超前消費的理念以及對于未來盲目的樂觀預期。超前消費這類平臺支付快捷,還款也比信用卡方便。樹立屬于自己的合理健康的消費觀念,在自己可以承受的范圍內理性消費,控制自己的過度消費欲望,可以對消費明細進行記賬。
(二)從家庭角度看
1.培養良好的消費習慣。家長是孩子的榜樣,應該形成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家長需要了解孩子學校所在地的消費情況,根據大致的消費情況確定孩子的生活費的額度,要適當控制孩子的花銷,將生活費的額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建立合理的消費計劃,對孩子的開支進行合理的引導,注重培養孩子獨立能力,鍛煉孩子的意志,使孩子養成健康合理的消費習慣。
2.理解家庭消費的意義。家庭組織在消費的時候要分析條件,確定目標,選擇途徑以及實現最佳的消費行為。針對家庭而言,收入是有一定限度的,所以消費范圍以及消費需求的程度也是有限度的。在各種家庭需要比較難同時兼顧時,身為子女,要確保家庭的整體利益和重點利益,有理性的消費。
(三)從學校角度看
1.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學校也需要在個人及家庭的基礎上更加注重大學生的消費行為的有關問題。應當開展大學生健康消費理念的專題活動,也可定期開展相關的主題講座,增設相關課程對大學生進行全面的教育,通過實踐與理論教學相結合的方式來加強大學生健康的消費觀念和合理的消費行為。
2.廣泛開展相關實踐活動。借助學生會及社團組織有關活動,例如理財大賽,大學生可以憑借參加理財大賽獲得相應的學分,并可以通過比賽了解理財相關內容,使其形成良好的消費觀念;再有建立舊物市場,同學們可以將自己閑置物品在舊物市場轉賣,有需要的同學進行采購,這樣既節約了成本,也解決了舊物的處置,各取所需。
五、總結
對于大學生來說,大學是提高自身素質的最佳時期,如果不及時改正大學生消費行為中存在的問題,將會影響未來社會的整體素質,所以大學生需要樹立合理健康的消費觀念。在本次的研究中,我們對大學生消費情況進行了分析,并根據其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只有在學校、社會、家庭及個人等方面共同努力,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大學生的消費行為才會趨于合理,從而成為一個正確的消費者。
參考文獻:
[1]林梅,琚迎.“90后”大學生消費結構的調查分析[J].思想理論教育,2014.
[2]曲騰飛.豫南地區90后大學生體育消費現狀的調查分析[J].內江科技,2015.
[3]李一男.我國大學生消費存在的問題與對策分析[J].生產力研究,2013.
[4]劉宇虹,李驍.當前大學生消費狀況的調查分析[J].生產力研究,2013.
基金項目:2018tlxydxs034。
(作者單位:銅陵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