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藝芳
摘 要:在“雙一流”建設的新要求和信息化建設不斷發展的背景下,對高職院校英語專業綜合英語④課程標準進行了新的構思和設計,內容涵蓋課程概述、課程目標、內容體系、實施建議、考核評價五個部分。
關鍵詞:高職院校;綜合英語④;課程標準;設計
引言
自教育部2017年實施“雙一流”建設計劃已兩年多,在這兩年多的時間里,全國大部分高職院校為響應“雙一流”建設而實施了“優質校”建設計劃,而隨著 “雙一流”建設的新要求以及信息化建設的不斷發展,新的課程標準及其他配套文件的制定勢在必行。因此,本文基于高職院校生源現狀、結合市場需求和文件要求,對高職院校英語專業綜合英語④課程標準嘗試了新的設計和建議。
一、綜合英語④課程標準的設計
本文結合2011年開始試行的高等職業教育英語課程教學要求并根據眾多高職院校英語教師的英語教學實踐和對高職英語教學的研究對綜合英語④課程標準進行了新的構思和設計,新的課程標準內容涵蓋課程概述、課程目標、內容體系、實施建議、考核評價五大部分。
(一)課程概述
概述部分包括課程定位和性質及課程設計思路。新課程標準將 綜合英語④課程學分定為4分,授課對象為英語教育專業和旅游英語專業學生。
綜合英語④是高等職業院校英語專業學生的一門基礎核心課程,是一門培養英語綜合能力的課程。本課程是前續綜合英語1-3課程的延續和提升,是后續專業系列課程學習的前提和基礎。本課程側重培養學生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即使學生具備聽、說、讀、寫、譯全方位的能力。通過課程的學習,學生能夠不斷積累和擴大英文詞匯、掌握和熟練運用語法知識、提升閱讀速度和篇章理解能力,提高英語聽說能力、了解西方文化背景和中西文化差異,擴充知識面,課程學習對英語專業學生后續學習系列專業課程并形成職業素養起到重要的鋪墊和支撐作用。本課程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校內外英語交際活動和國家或國際認可的英語水平認定考試,要求學生達到新《大綱》所規定的國家大學英語考試四級水平要求,使大部分學生都能通過大學英語四級考試,一部分學生能通過大學英語六級考試。課程設計時秉承:理論夠用,實踐夠度,理論助推實踐,實踐踐行理論的教學理念。
(二)課程目標
課程目標包括總體目標和具體目標。
綜合英語④課程的總體目標是使學生具備扎實的英語語言基礎知識并形成較強的聽、說、讀、寫、譯的綜合語言能力,同時使學生具備幼兒英語教育和旅游從業人員的英語運用能力,為學生通過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取得幼教英語資格證、英語導游資格證和酒店從業資格證、為將來進入到行業中打下堅實的基礎,將學生培養成既具備英語專業水平又具備實際操作技能的復合型人才。
具體目標包括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素質目標。知識目標為:①掌握參考詞匯表中列出的共核詞匯以及課文中所學常用詞和詞組的用法,熟悉現代漢語重的主要構詞法、熟練掌握常用的前綴、后綴,借以擴大詞匯量。②正確掌握基本語音語調,在朗讀和聽說中有基本的節奏感和語調感;在課堂及課外學習能用英語進行日常生活和社會生活交談;③掌握英語常用句型,掌握不同體裁文章的寫法,提高英語表達能力,能寫出地道的英語文章;④能聽懂一般性題材的英語材料,能基本聽懂四級難度的新聞類和科技類的聽力材料;⑤掌握閱讀技巧、語法和句法,能順利閱讀語言難度中等的一般性題材的文章,迅速掌握主要信息,并能分析、推理和判斷和領會作者的觀點和態度。能力目標為:①提高學生的語篇分析能力、寫作表達能力;②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譯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③具有較好的語言表達與溝通協調能力;④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⑤增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素質目標為:①具有吃苦耐勞、踏實肯干的精神; ②具有優良的團隊合作精神;③具有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④具有耐心細致、嚴謹認真的工作態度;⑤具有誠信意識與責任意識;⑥具有敬業樂業的工作作風。
(三)內容體系
內容體系包括課程教學安排和實訓安排。 課程教學安排包括學習任務描述、內容排序、要求及學時分配,實訓安排為課程中開設的實驗(實訓)教學內容。
綜合英語④課程教學安排共64課時,分為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兩大模塊,理論和教學各占比例50%。理論教學子任務包括詞匯、閱讀、寫作、聽力和口語五部分,主要內容涵蓋課本1-10單元詞匯表、詞匯練習、構詞練習、慣用法、單元課文理解、閱讀練習、完形填空、單元句子聽寫、翻譯和寫作訓練、單元朗讀和背誦練習、課內外口語和聽力練習。實踐教學子任務圍繞大學英語四六級培訓展開,內容包括四六級口語、聽力、閱讀、翻譯和寫作展開。
綜合英語④課程以英語知識為主要教學內容,實訓安排圍繞英語實踐能力進行設計,如下例:
實驗(實訓)項目名稱:大學英語四級翻譯訓練參考學時 1
實驗目的:通過范例教學,提高學生翻譯技巧,使學生具備英語四級翻譯水平。
(四)實施建議
實施建議包括教材的選用及編寫建議、教學參考資料推薦建議、主要教學方法建議、其他教學資源配置和課程教學團隊建議。教材的選用及編寫建議包括建議使用教材、教材的編寫原則與要求;教材參考資料推薦建議羅列了國內經典大學英語精讀教材和四、六級考級經典真題講解教材;主要教學方法建議包含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教學方法中既有傳統的大學英語精讀常用的有效的方法,又有比較先進的有趣的教學方法,主要包括慕課教學法、講授法、ISAS教學法及朋輩互評法等,每種教學方法的解釋和好處都進行了一一闡述;其他教學資源配置包括多媒體課堂教學、網上答疑平臺和網絡學習資源;教學團隊建議提到了基本要求和職業能力要求。
(五)考核評價
考核評價注重過程考核,根據課程性質不同,更新了考核的具體方式和相應標準,明確了考核內容各部分的分值和占比。教師學期初給出評價標準,學生依據評價標準自己安排學習活動的數量,控制學習活動的質量,以日志、照片、視頻、證書等方式記錄各項任務完成情況,同時作為評價證明,最終教師根據成果集評定學習效果。綜合英語④課程考核內容分兩部分:期末終結性考核30℅和平時形成性考核70℅。其中平時形成性考核包括課堂出勤、上課表現、網上作業、課后自主學習、平時小測等。這種考核方式更重視過程性評估,讓學生更加重視平時的課堂活動和學習任務,有助于提升學生自我管理、自我規劃的能力。
二、結語
課程標準制定的整體框架雖然大致相同,但各高職院校在制定課程標準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考慮地域的差異、生源的差異、硬件條件的差異等各種不同的差異,同時也一定會結合自己學校的情況來進行設計。因此,本次綜合英語④課程標準的設計是基于筆者所在學校的基本情況的基礎上進行設計而制定的,也有很多地方還需要進一步和修改和完善。
參考文獻
[1] 國家教育部.英語課程標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 丁容儀,張恩祥,靳包平,等.論高等職業教育的課程標準[J].職業技術教育,2002 (22):30-32.
[3] 熊慧康,熊敦禮.大綱、標準及我國英語教學改革[J].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4(1):141-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