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堂 董敏娥 陜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城軌低壓配電與照明》是目前城軌機電部門一個重要工種,同時是高職城軌機電技術等專業的核心課程,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課程。目前各高職院校受實訓條件限制,《城軌低壓配電與照明》課的教學仍多采用傳統教學方法,強調“教”而忽視了學生動手,限制了學生自主學習和創新能力。由于課程涉及專業跨度在大,如果只依靠文字、PPT 開展教學活動就則缺乏互動而影響教學質量。由于這種傳統教學弊端我們將探索在《城軌低壓配電與照明》課程教學中將我們已經建立的信息化資源庫資源進行融合,構建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使學生根據需要方便、快捷地獲取教學資源進行自主學習。
云課堂可在電腦登錄,也可在平板電腦、手機上下載APP 登錄,平臺包括班級創建及學生管理、課程組建、教學資源推送、教學活動開展。平臺操作簡便,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容易推廣應用。
遵循“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以問題為導向,任務驅動為主線,問題引領為導向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課前學習階段主要通過云課堂進行線上學習;課中學習階段主要在課堂上進行線下學習,同時輔以云課堂進行線上互動學習;課后學習階段以線上完成拓展作業及線下深入臨床地鐵實踐為主。在學生的三個學習階段,實行過程性、多元化評價,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能動性。
由于《城軌低壓配電與照明》課知識點多,涉及知識面廣,可將教學內容按知識點進行碎片化處理,對教學內容重構,形成低壓配電基礎、低壓配電元件及設備、城軌低壓配電系統、城軌照明系統等四大模塊,模塊下設子項目,子項目下設任務。以任務為中心,制作PPT、視頻、動畫、微課等學習資源,將資源上傳,同時配測試題、討論題進行師生互動。以“低壓配電系統”為例:分解為城軌低壓環控電控柜認知、城軌低壓冷水機組啟動柜認知、城軌低壓事故照明裝置認知、城軌低壓配電箱、配電柜、電源切換箱認知、城軌低壓風機控制柜認知、城軌低壓水泵控制箱認知、集束母線、電線、電纜認知等7 個項目,共32 個任務,以其中第四個項目城軌低壓配電箱、配電柜、電源切換箱認知為例進行碎片化處理。
下面以“城軌低壓配電箱、配電柜、電源切換箱”項目中的知識點配電箱、電源切換箱、車輛段低壓配電柜認知為例進行說明。
課前,教師通過云平臺上傳項目任務書,學生通過云課堂查看項目任務書,查閱相關資料,通過云課堂上的教學資源進行學習;初步掌握本知識點的教學內容。自主學習過程中遇到問題,通過云課堂的答疑區與教師或其他同學交流互動。教師通過云平臺查看學生的學習記錄,監控學習進度。
課中學習包括任務導入、知識準備、仿真訓練或實操、在線測試四個方面。
⑴任務導入
課題導入時,學生按小組以PPT 形式匯報課前學習情況。
⑵知識準備
教師根據匯報情況和職業崗位的需求,發布討論問題 配電箱功能?為幫助學生深入理解這一難點,設計子問題,引導學生推導不同配電箱功能、組成及技術參數,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運用云課堂上的現場圖片、視頻及仿真動畫講解,使學生掌握不同低壓配電箱的結構,突破教學難點。
學生掌握配電箱結構后,發布第二個討論問題 配電箱功能及用途?拓展問題如何將箱體的各模塊功能和整體功能與箱體結構對應?最后針對討論結果進行總結,整理出配電箱工作原理。
學生了解配電箱工作原理后,發布第三個討論問題 如何確定配電箱主要技術參數?這是重點和難點,引導學生查詢設計規范及設計圖紙,使枯燥無味的理論學習變得形象生動。
⑶案例分析
根據學習進度適時引入現場要求,讓學生設計配電箱,創設真實工作情境。成員討論,提出合理化設計方案,通過引入模似設計案例,使抽象的理論知識變得具體生動。
⑷實操訓練
《城軌低壓配電與照明》實踐性強,開展實訓操作是必須的內容。制作配電箱體,讓學生安裝元件、布線,通電驗證功能。實現“理實一體化”教學目標,解決教學難點。
⑸在線測試
學習結束后,發布本單元的測試題,進行在線測試,云課堂自動評分,對測試結果實時分析,教師可以了解學生對本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并選擇錯誤率高的題目進行重點分析。
課后利用云課堂布置課后拓展作業,推送國內外地鐵不同配電箱方案,讓學生了解地鐵實際中不同配電箱結構的用途;鼓勵學生觀察其他配電箱,提高職業崗位能力。
在項目或知識點的學習過程中,結合課前預習任務、課堂表現、實操(仿真訓練)及課后拓展作業,對學生的成績和能力進行綜合評價,形成平時成績。將平時成績與期末考試試卷成績按照5:5 的比例形成本課程的最終成績。這種多元化考核評價,有利于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和能動性,利于師生互動交流。教師通過平臺掌握學生的總體水平和每個學生的學習結果,調整教學策略,對后續教學活動的薄弱點進行改進和完善。
通過問題引領,啟發式教學,借助云課堂,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分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創新思維,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漸養成寵物外科醫生的基本素養,使學生在有限的學習時間內快速掌握本課程的核心技術,實現與崗位的無縫對接。布置課前任務和課后作業,拓展了學習的時間和空間,延伸了學習的廣度和深度,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突破了傳統教學中的難題,真正實現了學習資源數字化、學習要求差異化和學習評價多元化。
在《城軌低壓配電與照明》課程中實行基于云課堂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對培養既具備一定專業理論素養,又具有較強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的綜合型技術技能人才具有重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