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earch on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Advanced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Chain in Ningxiang City
WU Ya-jun
摘要:先進裝備制造業是工業的心臟和國民經濟的生命線,是支撐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基石。作為支柱產業之一,先進裝備制造業已經成為推動寧鄉市工業經濟發展的主要力量。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階段,探討如何補齊寧鄉先進裝備制造產業鏈的短板是當前急需解決的問題。本文旨在分析寧鄉先進裝備制造產業鏈的現狀、找出問題,明晰發展前景,并在此基礎上提出寧鄉市先進裝備制造產業鏈發展的建議,以期對寧鄉市先進裝備制造業的進一步發展有所裨益。
Abstract: The advanced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s important for industry and national economy, and is an important cornerstone supporting the country's overall national strength. As one of the pillar industries, advanced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has become the main force driving the development of Ningxiang's industrial economy. In the stage of promoting high-qua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it is an urgent problem to explore how to supplement the short-board of Ningxiang's advanced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chain.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analyze the status quo of Ningxiang's advanced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chain, identify problems, and clarify the development prospects. On this basis, it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ingxiang's advanced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chain, with a view to benefiting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Ningxiang's advanced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關鍵詞:寧鄉市;先進裝備制造業;產業鏈;發展策略
Key words: Ningxiang City;advanced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industrial chain;development strategy
中圖分類號:F426.4?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6-4311(2019)32-0017-03
0? 引言
2018年以來,湖南省連續兩年持續推進“產業項目建設年”,開啟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新征程。長沙市為了集中精力謀產業、抓產業、興產業,加快建設現代化長沙,夯實高質量發展的根基,長沙市著力推動產業升級,聚焦高端產業鏈,把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列為主導產業集群。在機遇和挑戰面前,寧鄉兩大園區必須立足差異、錯位發展,聚焦工程機械、醫療裝備和礦山機械等優勢產業,通過建鏈、補鏈、強鏈,實現寧鄉先進裝備制造產業的跨越發展。
1? 寧鄉市先進裝備制造產業鏈發展概況
為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振興實體經濟,不斷提高產業發展水平和競爭力,2017年7月,長沙市委、市政府主動對接“中國制造2025”,出臺了《建設國家智能制造中心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隨后,寧鄉市出臺了《關于加快推進工業新興及優勢產業鏈建設行動計劃(2018—2020)》(以下簡稱行動計劃)及《關于振興寧鄉工業實體經濟的實施辦法》。力爭到2020年,全市經濟綜合實力明顯提升,在全面建成小康示范市基礎上,加快推進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推動高質量發展,為創建國家中心城市、打造長沙西線工業走廊提供強大動力。
近年來,寧鄉市域經濟一直保持高位增長態勢,形成了功能定位明確、主導產業明晰、特色優勢明顯的產業體系?!缎袆佑媱潯诽岢觯瑢庎l著力培育食品加工、儲能材料、智能家居及裝配式建筑、先進裝備、新材料、孕嬰童及時尚鞋服6個工業新興及優勢產業鏈,建成多個千億產業集群。其中,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已經成為我市營造比較優勢、加快趕超、實現倍增的重要驅動力。2018年,寧鄉市完成規模工業總產值1494億元。其中,裝備制造業產值465億元,在工業總量中占比達31%。裝備制造業,無疑已成為寧鄉的“龍頭”產業。
從構成來看,全市裝備制造業涵蓋工程機械、醫療裝備、礦山機械、數控機床、電力和電子元器件等10多個細分行業,擁有三一重工、楚天科技、精量重工、飛翼股份等骨干企業。其中工程機械(含礦山機械)占據絕對支柱地位。此外,醫療裝備產業也具有重要地位,其龍頭企業楚天科技已成為世界醫藥裝備行業的主要企業之一。
從分布來看,全市裝備制造產業現有主機企業20家,其中寧鄉經開區5家,寧鄉高新區7家,市內鄉鎮(街道)8家。全市裝備制造產業現有配套企業152家,其中寧鄉經開區31家,寧鄉高新區26家,夏鐸鋪機械工業園32家,市內鄉鎮(街道)63家,主要涵蓋有注塑成型、鈑金加工、機械加工、鑄造等行業。
2? 寧鄉市先進裝備制造產業鏈目前存在的問題
2.1 骨干企業少,系統集成能力弱
目前,行業內的一個顯著趨勢就是配套企業朝龍頭企業自然集聚,同時不少龍頭企業都在朝全產業鏈、全流程方向發展。2019年上半年,全市利稅過億元的裝備制造企業僅有楚天科技、三一重工2家,其次是飛翼股份、天和鉆具、星邦重工、精量重工等4家稅收過千萬元企業。龍頭企業嚴重不足,因此對產業鏈的整合和吸聚能力也不強。
2.2 企業關聯松散,未形成真正的集群效應
寧鄉裝備制造產業細分領域產業多而散,各細分領域和龍頭企業之間缺乏產業協同,很多細分領域只有一家企業,如醫療裝備只有楚天科技,礦山機械只有飛翼股份,只有企業“孤點”,未形成產業“集群”。同時全市配套企業散而不優、小而不精、多而不強,產業鏈單個環節上企業數量少,導致上下游企業合作選擇面小,全市主機企業80%的上下游配套企業均在外地。一定程度上,寧鄉裝備制造產業只是在地理上實現了“集聚”,企業之間并未形成有效的協同發展網絡體系,產業鏈價值并未形成。
2.3 配套產業發展滯后,關鍵零部件依然受制于人
以工程機械行業為例,部分關鍵技術與海外先進標桿公司產品,如美國康明斯公司的發動機、德國博世-力士樂公司的變量液壓元件、油泵、馬達,日本東芝公司的電器配套件相比,仍感存在較大的差距。整體而言,我市先進裝備制造產業設計和制造技術能力不強,關鍵設備更多依靠外地配套甚至進口,關鍵核心零部件配套能力不足,本地配套率不足30%。
2.4 行業產能整體過剩,轉型升級任重道遠
我市裝備制造業中的配套企業大多較為低端,以小微企業為主,產品技術含量和附加值不高,自主創新能力嚴重不足,致使產能無法釋放,設備大量閑置。整體而言,我市低端簡單機械加工產能過剩,而高端裝備制造仍然缺乏,在重大裝備、高端機床等領域仍然不具備優勢,發展嚴重落后于江浙等先進地區。
2.5 物流配套缺乏,企業物流成本高
從現狀看,兩大區均缺乏大型配套物流基地。從未來看,兩大園區的控規中也沒有預留物流基地建設用地。寧鄉經開區寧鄉經開區與長常高速合圍區域,寧鄉高新區歐洲北路與長常高速交匯區域,均適合布局大型物流基地,但兩處均被低密度、與產業配套不緊密的別墅項目占據(尚峰尚水和碧桂園)。同時,寧鄉物流業仍屬于傳統型運輸業,物流基礎設施不完善,物流信息化水平低,與外界物流網絡缺乏有效銜接,園區企業物流基本仍由企業自己聯系。由于物流配套缺乏,企業物流成本居高不下,原材料儲備的周期、資金周轉時間均被拉長,因此不少企業直接將銷售總部放在了長沙。
2.6 生活配套不足,對人才吸引力有限
總體而言,兩大園區城市化水平較低,教育、醫療、休閑、娛樂等配套不足,難以滿足高端人才高品質生活的需求,導致園區吸引人才、留住人才能力不夠,嚴重制約產業鏈發展。以寧鄉高新區為例,2018年度對園區的社會評價中,總共對園區提出24條意見,其中有22條為生活配套設施跟不上。
3? 寧鄉市先進裝備制造產業鏈發展前景
3.1 工程機械(含礦山機械)
在經歷轉型陣痛后步入新一輪發展周期。2017年以來,中國工程機械行業持續長達近6年的低位運營終于結束,扭轉頹勢實現“由負轉正”。在三一重起調研得知,2018年三一重起年銷售額108.5億元,國內市場占有率24%,居全國第二。就目前而言,三一重起產品基本處于搶購狀態,還需要進一步提高產能來滿足客戶需求。預計未來5年內,工程機械行業將持續回暖,主要基于四大因素:
一是基建投資仍將保持平穩增長。從新開工計劃總投資和固定資產投資到位資金等投資先行指標看,特別是黨的十九大報告仍然強調“發揮投資對優化供給結構的關鍵性作用”,未來一段時期內,投資仍有望保持平穩增長。
二是工程機械產品更新換代勢在必行。隨著人工智能、互聯網+制造等新技術逐步應用,線上線下和物流有機結合的新商業模式涌現,目前工程機械行業各產品均已進入更新換代周期。以起重機為例,自2017年以來更新換代需求占總需求比重已經接近30%,如果考慮到廠家以舊換新政策以及環保加速存量更新換代等因素,實際上起重機更新換代需求已經超過了40%。
三是環保排放標準升級帶動工程機械需求激增?!按髿馕廴痉乐巍敝贫却胧┫嗬^出臺?!皣睒藴蕦嵤┖螅瑢⒂?50萬臺左右的工程機械舊機器被淘汰。其中,屬于國一及以下排放標準的舊機器有140多萬臺,國二的舊機器有100萬臺左右,未來國內將有250萬臺左右的工程機械更新需求。
四是海外市場增動力。海外市場尤其是“一帶一路”倡議是推動了工程機械行業大幅增長的重要因素,2017年以來,中國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出口工程機械增長11.7%。隨著全球工程機械市場回暖,加上國內工程機械企業海外布局逐步深化,未來海外市場增長預期較好。
3.2 醫療裝備及器械產業
國產化進程加快,高增速,大潛力。我國醫療裝備及器械行業起步較晚,但是發展很快,智研咨詢發布的《2016-2022年中國醫療器械市場研究及發展趨勢研究報告》顯示:2005-2010年間,我國醫療器械行業銷售收入年均復合增長率(CAGR)為27.4%。2010年醫療器械行業銷售收入達到1100億元左右。相關資料顯示,目前我國醫療裝備和器械市場已過5000億元規模,近三年年均增長率約23%。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們健康意識的提高,從醫院的高端醫療器械的配備到便捷的家用醫療器械都將迎來高度的需求增長,將為國內醫療器械行業帶來廣闊的發展前景。
一是政策助推“國產化”進程加快。從國家政策推進程度看,目前醫療器械行業正迎來罕見的政策密集“推進期”。自2013年以來,相關部委鼓勵支持醫療器械產業發展的政策文件已發布32個,特別是2014年6月實施的新版《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的發布,在一定程度上對醫療器械行業實現了政策松綁。以《中國制造2025》和《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為核心的系列政策重點關注高端影像設備、可穿戴設備、醫療機器人、互聯網+醫療等方面,旨在鼓勵我國醫療裝備和器械行業向科技創新發展,徹底擺脫過去依靠低端產品獲取微薄利潤的產業鏈底部位置。以“服務+創新”的模式追趕國際水平。同時對國產創新醫療裝備和器械開辟了產業的國產化進程。
二是國內消費市場需求增加。國內醫療器械維持高增速,但占比仍遠低于全球水平。自2001年起,我國醫療器械市場規模由179億元增長到2014年超過2500億元,增長14倍,年復合增長率接近21%,超過我國藥品市場規模16%的復合增長率。但是對比全球市場,我國器械/藥物比例僅為0.2:1,遠低于全球0.5:1的水平,差距之大反襯出潛力之大。同時,在國家政策的導向和國內醫療衛生機構裝備的更新換代需求下,醫療器械將擁有巨大的國內消費市場。經濟發展加速帶動醫療服務需求全面升級,導致健康服務需求的整體增加。人口老齡化、生育政策調整等客觀上助推了需求的拓展。醫療服務市場的逐步開放,使國內外資本投資中國醫療服務產業的速度加快,從而直接導致國內醫療器械市場需求的增加。
三是行業并購成未來主要方向。醫療裝備和器械作為健康服務業的基礎支撐行業,顯示了巨大的發展潛力和空間。目前在國內的廠家比較多比較分散,規模上5000萬的企業約2500多家。近年來醫療裝備和器械企業之間的兼并重組年平均交易額高達上百億美元。這一趨勢從整體上導致產業結構不斷優化,以及大規模的企業產生。根據醫療裝備和器械產業業態分析,醫療裝備和器械公司單品種、技術不可延展性等特點,導致公司內生性發展容易出現瓶頸。未來突破這種瓶頸,搭建多品類的平臺型公司,行業并購是快速突破的瓶頸的有效方式。
4? 寧鄉市先進裝備制造產業鏈發展對策建議
4.1 大力培育行業“擎天柱”,通過龍頭效應集聚和引領產業鏈,形成產業集群
一是支持核心企業向更大體量、更高質量發展。聚焦一批骨干企業給予持之以恒的支持,在重大項目投資、技術創新、稅費減免和協調服務等方面給予投資者直接和間接的優惠。對投資大、前景好、見效快、效益高的項目采取“一事一議、特事特辦”,切實解決項目建設、生產經營中的具體困難和問題,加快支持培育一批新的類似楚天、加加、忘不了等快速壯大的本土龍頭企業,通過市場規律,吸引配套企業的協同跟進,形成產業集群效應。二是實施“小巨人”企業培育計劃。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出臺寧鄉裝備制造產業“小巨人”企業培育清單,每年更新,并制定針對性的扶持措施。重點支持桑錸特農機、星邦重工、湘一機械等企業特色發展,走差異化發展路徑,加大科研和新產品研發投入,朝“高、精、特、新”方向發展,迅速搶占細分市場,加速成長為行業小巨人。
4.2 支持龍頭企業通過并購重組等方式,整合產業鏈條,實現做大做強
當前各行業龍頭企業轉型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就是推進戰略性的并購重組,通過整合相關配套企業,實現企業資源配置效率和效益的最大化。如楚天科技,通過聯合并購德國Romaco集團,增資楚天云飛,國際化戰略攀上新高峰。建議重點引導并支持一批龍頭企業以主導產業為核心,以產業鏈為紐帶,通過開展強強聯合、產業鏈上下游整合等多種形式的并購重組、建設產業配套園區、集團化發展等,補齊主機產品核心零部件等業務短板,實現規模經濟。
4.3 支持企業自主創新和智能化改造,在產業鏈核心環節上形成優勢,提升產業價值
一是推動產品系列化開發,提升產品性能。通過自主研發與技術引進、合作相結合等形式,提高設計、制造能力;研發礦山機械、起重機械等細分行業的多款專用機型和高可靠性產品,形成產品系列化和多元化;重點解決產品可靠性問題,使產品質量接近國際先進水平。二是支持解決關鍵技術和核心器件國產化問題。圍繞整機產品培育建設配套生產體系,力爭關鍵零部件形成配套能力。大力支持楚天科技攻關傳感器技術。支持相關企業加大對高頻比例閥控制、大流量徑向柱塞泵高壓化、閥體鑄造等液壓元件相關技術研究力度,逐步解決發動機、變速箱、驅動橋、液壓油缸、液壓閥、液壓泵、薄板件等關鍵配套件的薄弱問題。三是大力推進智能化改造,提升全行業整體發展層次。支持裝備制造企業應用M檔數控機床、工業機器人、AGV等智能裝備和產品,推進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建設。支持零配件行業開展異地協同開發、云制造試點示范。鼓勵企業介入長沙工業云平臺,推動軟件與服務、設計與制造資源、關鍵技術與標準的開放共享。
4.4 支持裝備企業積極“走出去”開展國際合作,在全球范圍內拓展產品鏈條
一是支持企業依托“一帶一路”倡議等戰略部署,通過“結伴出海”等方式,積極參與沿線城市項目建設,深化產業合作,擴大產品出口。二是鼓勵企業在有條件的國家投資建廠,設立海外研發中心,加速產品和研發、人才及服務的本地化進程。三是支持企業同具有品牌、技術和市場優勢的國外企業合作,推動產業合作由加工制造環節為主向合作研發、聯合設計、市場營銷、品牌培育等高端環節延伸,提高國際合作水平和產品的品牌影響力及技術水平。
4.5 加強本地采購和配套力度,協調爭取更多寧鄉裝備躋身省市等各級政府采購目錄
一是政府采購優先本地的裝備和產品。在寧鄉縣級財政或國有平臺的政府采購中,應樹立優先采購本地工業產品的發展意識,支持本地工業企業的ES、ERP、自動化成產裝配線、高發展。如在市政建設和維護中可以優先采購星邦重工的高空升降平臺、湘一機械的地埋式垃圾站等。二是引導進行本地配套。采取財政補貼等方式,鼓勵市內企業優先采購和使用市內裝備和工業品,形成更為緊密的產業配套鏈條。三是加大協調,爭取更多寧鄉裝備躋身長沙市兩型產品采購目錄、湖南省相關采購目錄。
4.6 大力完善園區基礎配套,推進產城融合,降低產業鏈建設成本
一是布局建設大型物流基地。針對寧鄉缺乏大型工業物流基地的問題,建議在寧鄉高新區東至歐洲路,西至25平方公里城市建設用地邊界線,南至橫五路,北至長常高速的區域,規劃建設大型現代物流基地,提升寧鄉工業產品快進快出、大進大出的能力,降低產業鏈建設的物流成本。二是布局建設園區綜合性服務中心。園區綜合性服務中心主要目的是為企業引人、留人提供必要的生活設施保障。布局建設寧鄉高新區綜合配套服務區,以長沙2049未來城旅游綜合體項目為主體,協同布局大型商貿綜合體、金融機構、租賃住宅等項目。布局建設寧鄉經開區綜合配套服務區,布局培育大型商貿、休閑娛樂、專業物流、研發設計、檢驗檢測、商務咨詢、電子商務等業態項目,降低產業鏈建設的用人成本。
4.7 建立健全產業人才梯隊,引尖產業頂尖人才,培育一批技能型產業工人
一是下大力度引進產業領軍人才和行業帶頭人。要充分利用長沙市人才工作二十二條等政策,積極向上協調資源,引進工程機械、醫療裝備和礦山機械的行業頂尖人才或研究團隊,增強我市先進裝備產業的創新發展能力,為產業發展提供人才支撐,為產業創新注入發展動能。二是加強產業工人的培訓。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對產業工人的用工需求大,素質要求高,要借助市職業中專等培訓機構,定點定專業為企業培育一批知識型、技能型操作能手和技術工人,為產業發展奠定相應的人才基礎。
參考文獻:
[1]關琴.基于PEST分析法的江門市先進制造業發展前景分析[J].價值工程,2019,38(26):36-38.
[2]肖紅,郝世綿.基于DEA數據包絡分析的安徽省裝備制造業技術創新效率評價[J].價值工程,2019,38(09):26-28.
[3]李雅潔.新能源汽車發展對制造工藝與裝備的影響分析[J].內燃機與配件,2018(19):131-132.
作者簡介:吳亞軍(1988-),女,湖南寧鄉人,中共寧鄉市委黨校講師、碩士,主要研究方向為市域經濟社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