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雪凡
【摘要】隨著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被譽為“樂器之王”的鋼琴逐步走進普通家庭。現代鋼琴設計結構復雜,由8000多個部件組成,普通習琴者對鋼琴的內部結構及其工作原理不是很了解,對鋼琴調律律制更是一頭霧水。很多家庭由于缺乏鋼琴使用、保養知識,致使鋼琴使用壽命大大縮減。筆者根據自身十幾年的鋼琴調律、維修、保養經驗,結合我國中醫“治未病”理論,分別從“未病之病”的防范、“欲病之病”的補救及“已病之病”維修幾方面進行闡述。
【關鍵詞】鋼琴調律;鋼琴維修;鋼琴保養;治未病
【中圖分類號】J624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中醫“治未病”理論早在兩千多年前的《黃帝內經》中就已提出。中國古代名醫孫思邈在他的《千金要方》這樣講:“上醫醫未病之病,中醫醫欲病之病,下醫醫已病之病。”在“治未病”理論體系中存有兩種對象,一種是醫者;另一種是被醫者。醫者分為上醫、中醫和下醫,被醫者分未病之病者、欲病之病者和已病之病者。本文著重從被醫者的角度探索鋼琴作為“被醫者”如何更好地發揮它的性能,延長使用壽命。
現代鋼琴發展至今已有三百多年歷史。鋼琴設計結構復雜,由8000多個部件組成。要使購買后的鋼琴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它的性能,延長它的壽命就必須定期調律、保養。本文主要針對普通家庭用戶的鋼琴闡述鋼琴保養中遇見的“未病之病、欲病之病和已病之病”的現象及對策分析,以此說明中醫“治未病”思想在鋼琴調律、保養中的重要性。
一、“未病之病”的防范措施
鋼琴的“未病之病”就其字面分析似乎有點自相矛盾,未病但為何又稱為“病”呢?原因在于此“未病”是針對用戶而言不能發現的“病癥”,這種“病癥”的關鍵在于“防病”。鋼琴的“未病之病”,有豐富經驗的調律師經過仔細的檢查方可發現,預防主要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需要用戶預防;另一方面需要調律師預防。首先,用戶需要為鋼琴選擇一個相對穩定的環境,這種穩定指室內溫度和濕度的穩定,室內溫度范圍在15~20℃,濕度范圍在40%—60%;其次,將鋼琴置于合理位置,要求不能被太陽照射,鋼琴的后背不可與廚房或衛生間墻壁相臨。音樂廳或劇場都會為鋼琴提供專用琴室,室內配有精密空調,保證室內溫、濕度的變化控制在極小的范圍內。組成鋼琴的部件90%以上都是采用木料制作,木料對于溫、濕度變化會使鋼琴的穩定性產生極大的不穩定因素。對于家庭而言,書房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第三,用戶要有鋼琴調律、保養的意識,定期聘請有經驗的調律師對鋼琴進行調律、保養,這一點也是至關重要的。
從調律師角度來講,在進行鋼琴保養時不要僅僅局限于哪里壞了修哪里,特別是多年失修的鋼琴,一定要仔細檢查各個部件的靈活性及其參數指標,加固所有螺絲,防止出現因螺絲松動或參數標準不夠而致使其他問題的滋生,產生不必要的部件損壞問題。總之,鋼琴的“未病之病”重在“防范”,根據發現問題表象特征及時發現,及時處理,將任何可能出現的問題扼殺在“搖籃中”。
二、“欲病之病”的病癥表象及其補救
“欲病之病”的病癥表象不明顯,在此列舉較易出現的表象案例,供大家參考。
(一)弦槌擊弦點位置的偏差
正常情況下,單弦音的弦槌擊弦點位置位于弦槌橫面的均分二分點上;雙弦音的弦槌擊弦點位于弦槌橫面的均分三分點上;三弦音的弦槌擊弦點位于弦槌的均分四分點上。擊弦點位置偏差導致在彈奏過程中弦槌撞擊琴弦的瞬間轉擊器軸架兩側受力不均勻,致使軸架與轉擊器鏈接的軸心不穩定,申達針從軸架眼中退出來,造成轉擊器與其軸架出現間隙松動,引發弦槌在運動中發生左右抖動,從而加速了轉擊器軸架與弦槌呢的過度磨損。
上述位置點的偏差有三種可能:(1)轉擊器軸架螺絲松動,致使軸架松動。松動的主要原因是轉擊器軸架和總檔木材受外界溫、濕度的變化收縮,導致轉擊器軸架螺絲松動所致。(2)弦槌與弦槌柄和弦槌柄與轉擊器膠連處因所用膠水松軟變化,使得弦槌位置定點偏移。上述問題短時間內不會影響鋼琴的彈奏,但久而久之,問題就會暴露出來。此時,如能及時對軸架螺絲進行加固,對弦槌擊弦點予以糾正,僅此而已便可避免不必要的部件過多磨損。
(二)托木與制動木的吻合度
當琴鍵下彈以后,為了能使弦槌按照鋼琴的制作參數標準固定在特定位置(這種特定位置是琴鍵彈下去弦槌停在琴弦與靜止弦槌的中間位置),托木呢與制動木上的麓皮就會相吻合一起。如果這種吻合度不夠,在彈下琴鍵的瞬間,托木呢和麂皮沒有吻合或吻合力度不夠而產生上下晃動或摩擦。這種摩擦會加速托木呢和麂皮的磨損,此時調律師需要將托木與制動木的吻合度予以調整。
(三)琴鍵左右活動間隙過大,鋼琴琴鍵左右活動間隙不應超過1.5毫米
由于鋼琴彈奏過程中,扁銷定位孔呢與扁銷釘定位銷的正常磨損導致琴鍵左右運動間隙增大。正常彈奏時琴鍵做上下運動,在左右間隙不超過1.5毫米時,琴鍵的左右晃動可以忽略不計。若間隙超出標準參數值,琴鍵上下運動的同時做左右搖擺運動,對演奏者而言,表現為琴鍵觸感差,鍵盤松弛,回彈無力,反應速度遲緩等現象。大間隙彈奏對扁銷、定位銷呢磨損加劇,急需對鍵盤進行調整,以求得完美的觸鍵感,減少扁銷、定位銷呢的損耗。
(四)止音呢歪曲
鋼琴的止音呢分為四種:(1)平頭型止音呢,用于三弦音;(2)凸頭型止音呢,用于雙弦音;(3)凹頭型止音呢,用于單弦音;(4)M型止音呢,用于三弦音。止音器通過粘在止音頭上的止音呢與琴弦接觸達到止音的目的。止音呢的厚度為8~10毫米,由于止音呢使用一種較松軟的羊毛呢切成相應的形狀粘在止音頭上,來自止音器彈簧的壓力將止音呢壓在琴弦上,以求得止音的效果。在使用過程中,止音器軸架發生松動或止音器鐵絲發生變形等原因導致止音呢受力發生變化,扭曲變形。止音呢長時間處在變形的工作狀態上,極易產生止音效果不佳,出現長鳴音的現象。如果偏差嚴重則需要更換止音呢,這種情況以平頭型止音呢和禿頭型止音呢見多。調律師若發現有止音呢偏差應及時糾正,以避免長期形成不可修復的狀態,以至于需要更換止音呢。
上述四種“病癥”表象是較為常見的“欲病之病”,鋼琴用戶基本無法發現,按照中醫“欲病防變,治在發病之初”的理論,將上述“病癥”及時處理,以防“病變”。
“已病之病”病已成型,“病癥”表象最顯著的特征主要集中于琴鍵系統中,如琴鍵不起、反彈速度慢、反彈無力、擊弦瞬間出現雜音等,這種現象多見于年久失修的鋼琴。調律師通過對“病癥”予以診斷,“對癥下藥”,將出現的問題妥善解決,并對鋼琴進行全面細致的檢修,防止“愈后復發”。其次,調律師應對用戶講解問題出現的原因及處理辦法,介紹鋼琴日常保養常識等,以增強用戶的鋼琴保養意識。
總之,依據中醫“治未病”理論和鋼琴所處的病癥狀態給予正確的判斷和正確的處理,防止出現“欲病”和“已病”的病癥。在鋼琴的使用和保養中,無論是從調音師還是使用者的角度都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共同做好鋼琴的維修、保養工作,為盡可能延續鋼琴的使用壽命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