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瑤 劉青
摘要:互聯網金融以一種新興業態和嶄新的商貿模式出現在人們的視野,給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了巨大改變,對傳統金融產業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響,互聯網技術的普及使大家不必到銀行等運營處辦理業務,從而大幅節約了費用成本。利率的市場化亦使得比傳統銀行存款利率高的互聯網銀行在存款上占據很大優勢。文章主要就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及其對傳統金融模式的影響進行探討分析。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傳統金融;模式;發展;影響
互聯網金融的勃興與我國國民所需和銀行的發展勢態息息相關。長久以來,我國銀行基本壟斷金融存款市場,傳統的商業銀行通過存款貸款利差額獲取高額利益,競爭不足也一定程度降低了銀行的存款利率。在國內通貨膨脹率高漲的情況下,越來越多的人不愿意把錢放到銀行進行保值增值,而更愿意選擇遠高于銀行存款利率的互聯網金融模式,如吸引人們眼球的互聯網金融代表余額寶;另外,傳統的商業銀行采用人工辦理的方式,流程較為繁瑣,這為高效便捷的互聯網金融提供了很好的機會。使用互聯網金融節約成本且高效便捷,方便了人們的生活,這也是其自身能夠快速發展壯大的重要原因。
一、互聯網金融概述
互聯網金融作為一種新型業務模式,利用互聯網的技術手段,滿足人們投資、融資、支付三大主要金融需求。其核心價值注重高效、便捷以及良好的用戶使用體驗,小微型產業和新一代的年輕人是互聯網金融的目標客戶群。在國內,互聯網金融突出的問題是供不應求,即覆蓋范圍廣,但供應稀缺,應擴大領域開展業務,重點發展小額信貸相關業務。互聯網金融的大勢發展與其本質特征密切相關。
(一)互聯網金融的本質
互聯網金融是指互聯網企業和傳統的金融機構利用信息通信和互聯網技術實現資金融通、投資、支付和信息中介服務的新型金融業務模式。整個金融活動的開展、進行和完成均以互聯網為基礎,突破了傳統金融在時間和地域方面的限制,使信息更加匹配、資源配置更加合理、方便、快捷、透明、有效。
(二)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模式
互聯網金融模式作為一種嶄新的融資模式,既不同于傳統業銀行的間接融資,也不同于資本市場間的直接融資,而是多元模式齊頭并進共同發展,其中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第三方支付:指具備一定實力和信譽保障的獨立機構,通過與網聯對接促成交易雙方進行交易的一種網絡支付模式,如使用最為頻繁的支付寶等。
2. P2P網貸: P2P網貸是指借助第三方互聯網平臺進行資金借、貸雙方的匹配,近幾年 P2P網貸的出現,為融資端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融資渠道,使個人和企業更有效便捷地獲取貸款。
3. 大數據金融:大數據拓寬了金融行業的風險識別維度,例如用戶的社交信息、支付信息,以及央行的征信信息,重新構建了用戶的信用矩陣和風險矩陣,大數據金融幫助平臺借助線上以更低的成本,獲取優質的信貸用戶,它的風險更加可控。
4. 眾籌:即指群眾籌資,指以團購加預購的形式,向眾網友募集資金的大眾籌資模式。
迄今為止,互聯網金融呈現出的模式多種多樣,而具有第三方支付功能的產品,如使用最為頻繁的典型代表余額寶,是目前接受人群最多、最主流的金融模式。
(三)互聯網金融的特征
首先,效率高,成本低。互聯網金融開展業務以互聯網平臺和大數據分析為基礎,比通過商業銀行銷售的傳統銷售模式效率更高且成本更低,有效提高了投資者的收益率;其次,操作便捷,人人參與。簡單的辦理流程,便捷的操作步驟,給用戶極好的使用體驗。人們在生活中通過手機APP即能完成一次投資行為,以較低的門檻獲得相對較高的收益正是其優勢所在;最后,信息對稱,供求匹配。依托互聯網平臺,企業可以將海量的產品直觀的呈現在用戶眼前,用戶可以通過互聯網技術自行完成信息的識別、對比、匹配和交易,如此一來,不僅淡化了交易中介,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而且同時大幅提高了資金的使用效率。互聯網金融通過線上的方式呈現相關的借款主體或投資標的,相對于傳統線下的投資通道具有更高的交易信息透明性。
二、互聯網金融的發展
(一)互聯網金融的發展背景
互聯網金融基于互聯網發展,屬于新型經濟領域,人們對便利經濟生活的迫切需求促使了互聯網金融的誕生以及逐步發展壯大,截至目前,國內大致將互聯網金融分為三個時期:第一時期是1990~2005年,傳統金融行業開始向互聯網化發展;第二時期是2005~2011年,在此階段第三方支付蓬勃發展;第三時期是2011~2019年,互聯網開始發展實質性金融業務。在整個互聯網金融的發展進程中,國內呈現出多種多樣的運行體制和業務模式。
(二)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現狀
近年來,互聯網金融發展迅猛,處于欣欣向榮的良好發展態勢,其存在形式也多種多樣,如第三方支付、 P2P網貸、眾籌模式、基于大數據的金融平臺、互聯網金融門戶和網絡化金融機構等多元化模式應有盡有,覆蓋范圍極廣。互聯網金融是被人們逐漸熟悉并發自內心接受以后,為迎合大眾需求而自然生成的全新模式及新型業務,互聯網金融通過互聯網技術完成資金的直接對接,使雙方用戶之間更加透明、開放。互聯網金融的主要成本在于信息采集和數據的處理分析,相比于傳統金融模式,大幅節約了人工成本和時間成本,互聯網金融也正是因其所具有的通透性、開放性、高效便捷等特點成為中國市場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三)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前景
互聯網金融日新月異的發展、產業的持續創新以及互聯網金融公司對用戶體驗的高度重視等足以讓人們長期對互聯網金融這一新型業態保持新鮮感和高度評價。與傳統產業不同,互聯網金融能不斷創新、不斷迎合重要用戶的交易體驗,這將使其長期處于發展期,使企業和產品在發展中長青,強勢的互聯網金融企業正是如此,保持創新和良好的用戶體驗是互聯網金融未來的一種發展趨勢。
結合金融因素和市場實際環境來看,互聯網金融在經過探索發展后,未來將更多集中在政策監管以及行業規范化、業務模式專業化及小額化、服務社會實體產業、新技術的不斷更迭這四大方面。在持續為用戶創造便利的同時,互聯網金融的技術也將大幅提升,預計在未來,不僅在軟件設計方面有所提升,硬件設備也會持續進行改進和完善。
三、互聯網金融對傳統金融產業的影響
作為互聯網技術和傳統金融產業結合而成的全新領域。互聯網金融利用互聯網合作、共享、平等的優勢特點將互聯網網絡運用于金融業務,使傳統的金融行業獲得新的突破。傳統的銀行業、保險業、證券業等金融產業均受到互聯網金融不同程度的影響。
(一)對傳統商業銀行的影響
互聯網金融所產生的最大打擊是減少了商業銀行的活期存款業務。存款業務的減少不但會加大經營的費用成本,同時會加劇行業內的激烈競爭;另一方面,不同于傳統金融的高要求高標準,互聯網金融門檻低,也使得傳統金融處于劣勢;此外,商業銀行的金融中介淡化,其收入來源又受到一定的限制,傳統的服務經營模式也面臨變革。對此,國家應采取相應措施確保互聯網金融和傳統商業銀行能夠齊頭并進、共同發展,商業銀行也應積極采取措施,實施相應的解決方案,以減小沖擊。但就目前來看,互聯網金融尚無法完全代替傳統銀行,不只因為互聯網金融自身發展仍存在些許不足, 更在于商業銀行是社會信用體系的樞紐地位并且在支付結算體系和貨幣創造中占據著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
(二)對證券行業的影響
互聯網金融開放透明的特點,對證券業有許多積極影響。首先,網絡運營的模式能有效節約成本,依托網絡平臺,客戶實現了隨時隨地的業務辦理,同時突破了證券商辦理業務的時空局限性,虛擬化的交易流程使證券行業取得更大的盈利空間。其次,借助互聯網技術,不但開闊了證券業的市場,擴展了整體的服務空間和運營模式,而且使證券的相關信息得以更加快速的推廣宣傳,在實現壓縮宣傳成本的同時更大程度地提升了行業利潤。然而,互聯網金融為證券業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存在一定的挑戰和沖擊。證券行業所掌握的較低的互聯網技術,無法有效滿足市場需求。而且由于市場中的激烈競爭,一些不正規產品混入證券行業,致使證券行業自身的收益空間和市場空間縮小,同時承受著不小的市場壓力。另一方面,證監會的態度較為模糊,沒有提出較為確切的應對策略。不過可想而知,隨著網絡證券上市,傳統金融證券行業難以避免地會受到一定的沖擊。
(三)傳統金融機構的線上化
傳統金融產業除證券和銀行業之外仍有許多其他產業結構,而證券業在幾年前就已經開展了互聯網線上服務,投資客戶可以通過線上平臺進行交易,十分便捷。金融行業的整體變革包含著傳統金融產業的每一次技術革新,而這種革新的核心目標是提高行業服務質量并增強業務能力。
互聯網金融運用風險模型、各種大數據對客戶進行肖像描寫。但即使是面對這些計算好的客觀大數據,也不敢說對客戶有完全細致的了解,缺少基本的信任。而鑒于互聯網金融剛剛起步,規則仍不完善,監管不夠到位。因此,互聯網金融更多的是流量模式,即雖然用戶多但資金量普遍不大,而傳統金融則不同,傳統金融用戶不多,但是每個用戶的資金量巨大。
另一方面,互聯網金融和傳統金融服務交錯并立,在一定程度上互聯網金融能推動傳統金融的發展,是傳統金融的有益補充,同時互聯網金融將推動市場利率化,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題。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突破了傳統金融的限制,彌補了一些不足。比如突破了時空局限性。傳統模式下的金融業務,需要到銀行的網店,進行一系列復雜的開戶流程,才能完成開戶。而互聯網可以通過手機或者電腦,直接參與金融業務。互聯網的金融服務人員可以在線處理一切事宜,從而大幅節約人力物力的成本費用。
四、結論
互聯網金融因其自身的的崛起對地區經濟甚至國家金融市場都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然而,互聯網金融的快速發展有利亦有弊,在當今大數據高科技快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面對不同模式的多種互聯網金融產品,我國互聯網金融市場仍存在魚龍混雜的問題,需要我們擦亮眼睛,辯別真偽,選擇專業背景夠硬、風險控制較強的互聯網金融企業。以保障自己的財產安全。同時,互聯網金融也需不斷完善自身,把廣大消費者的利益放在首位。互聯網金融正面臨著越來越多的安全風險,對于開拓者來說,從事互聯網金融,必須加強對金融監管的認識,有強烈的風險安全意識,必須遵循金融行業規律和行為規范,并注重保護消費者權益,重視客戶每一次交易體驗。
作為新生事物,互聯網金融應該充分發揮其積極作用。同時務必保證不管線上還是線下,凡是金融行業相關活動,都均應納進金融監管的范疇。傳統金融行業也應該不斷地發展自身,改進業務,積極創新,與時代接軌,利用互聯網技術充分發展自身能力,在當下的競爭環境中提高核心競爭力。當下全球化日益加劇,互聯網金融行業的勃興符合并很好的適應了世界經濟的發展態勢,并且,在不久的將來,互聯網金融將有望推動整個金融市場創立公正、平等的新局面,構建嶄新的、激烈的競爭格局。
參考文獻:
[1]劉青,趙俊凱.傳統企業并購互聯網企業的風險評估方法[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02).
[2]王少飛.淺談中國互聯網金融未來發展方向[J].現代商業,2016(27).
[3]蔡詩堯.淺析互聯網金融對傳統金融模式的影響及發展趨勢[J].決策咨詢,2016(02).
[4]梁日杰.互聯網金融發展及其對傳統金融模式的影響探討[J].消費導刊,2017(13).
(作者單位:遼寧師范大學。劉青為通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