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語文課堂中的有效提問是幫助學生更好理解教學內容,激發學生語文課堂興趣、提升學生語文課堂思維活躍度的重要舉措。文章以如何通過有效提問來催化高效初中語文課堂為切入點,對高效初中語文課堂的教學模式進行探析,并提出相關教學改革建議。
關鍵詞:有效提問;高效課堂;初中語文
中圖分類號:G633.33
文章編號:2095-624X(2019)24-0071-02
傳統的初中語文教學過分地強調教師的主體作用,忽略了在語文課堂中學生的重要地位。新時期新局面新作為,作為現代教師的我們要摒棄傳統落后的教學模式,轉變為以學生為主體、結合課程內容導入問題環節、實現高效課堂的教學模式。其中,有效提問是幫助學生了解課文內容,明確課堂重心的重要途徑。為此,教師要實現多方面的有效提問,以擴展思維、激發興趣、優化布局為改革手段,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
一、通過有效提問來擴展思維
在初中語文課堂中,合理地引導學生的語文思維是教師最為重要的教學任務之一。在語文學習中,語文思維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順課文含義、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程度。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有效提問的方式,將一堂完整的語文教學課程變更為一個學生思維擴展的過程。通過提問的方式,在適當的教學時機向學生們提出與教學內容、教學目標相關的有效問題,以此來幫助學生通過問題探究的形式來擴展思維,思考課本中所缺乏的教學內容,從根本上促進學生語文能力的全面發展。
例如在教學八年級上冊《背影》一課時,教師可以通過在適當的教學時機提出有效問題的形式,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這篇散文中所蘊含的父子之情。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先帶領學生們反復誦讀散文中能夠體現出父子情深的一些句子,并與學生們一起對這些佳句進行分解,充分了解其中所蘊含的深厚情感。比如,在課文中有描寫父親攀爬月臺為“我”買橘子的句子,教師可以針對這些描寫父親動作的句子,對一些關鍵性的詞語進行探究和分析,并以此來提出一些問題。諸如“怎樣去理解段落之中描寫父親穿越鐵道、攀爬月臺、拾橘送子的一系列動作”等。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主動地去回答這些有效問題,通過自由引導的方式,以學生為高效語文課堂建設的主體,鼓勵他們盡情地發散在課堂中的所感所得。教師還要根據不同層次學生的知識吸收情況,循序漸進地為他們設置一些問題,并在適當的教學時機提出,以此來科學合理地引導學生有計劃地完成語文課堂教學任務。
在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適當地在課文教學中提出有效問題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調控教學進度,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及時幫助學生發散語文思維,幫助他們擴展在語文課堂中所吸收、所感悟的語文知識,從根本上催化高效初中語文課堂的建設。
二、通過有效提問來激發興趣
學生學習興趣不高一直都是困擾著諸多語文教師的一大難題。語文知識文字量大且知識內容繁雜,有著大量需要學生進行背誦記憶的教學內容。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通常難以投入百分百的注意力來學習語文知識。再加上部分教師采用帶領學生通讀課文這樣的傳統教學模式,給初中語文課堂帶來了一種懶散、沉悶的教學氛圍,難以有效地催生高效初中語文課堂的建設。
為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建設一個積極向上的語文教學環境,教師可以通過有效提問的形式來優化課堂問題引入這一過程。例如在教學《中國石拱橋》這篇文章時,單純的文字教學很難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和提升他們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通過有效提問并配合多媒體播放的形式,提出一些關于石拱橋的基礎問題,配以中國傳統建筑的一些圖片,為語文課程教學建設一個文化氣息濃郁的教學氛圍。在課文教學前,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以課文教學難點為中心,明確課文教學中需要有效提出問題的幾個關鍵點,將有效問題通過優化課堂導入的模式,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將關于中國石拱橋這篇文章的有效問題插入到語文課程教學的各個環節中。例如,在這篇課文中,作者描寫了幾座有名的石拱橋,這些石拱橋又具有怎樣的特征。通過有效問題的提出和電教媒體的刺激,來激發學生主動去探究、去思考課文內容的興趣,變被動為主動,更好地走進由作者構建的中國石橋世界。
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優化課堂教學內容導入這一過程可以有效提升學生對本堂教學內容的興趣。合理教學問題的提出還可以幫助學生建設一個良好的課程教學氛圍,讓整堂語文課內容變得更加緊密,讓學生能夠長時間地保持高昂的學習熱情和探究興趣,變被動為主動。通過學生自主思考、積極探究的學習方式更好地掌握語文教學內容,從根本上促進高效初中語文課堂的建設。
三、通過有效提問來優化布局
科學合理的教學布局是幫助學生吸收新知識、鞏固舊知識的重要課程建設部分。在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一個合理的教學布局可以幫助教師調控學生們的整體學習狀態,幫助教師更好的掌控語文課堂的教學節奏,提升學生們在語文課堂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但在傳統的初中語文教學模式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性不足導致教師很難主動對教學布局進行調控,了解班級內同學對課堂教學內容的掌握情況。
為提升初中語文課程的教學質量,教師可以通過提出有效問題的形式來優化整體課程布局,合理地利用問題來了解本班同學的課文理解情形,從而適當地改進教學方式,增加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內容。例如在教學《最后一次演講》這一課時,可將這篇層次感很強的演講稿分為三個部分。在教學每一部分時,教師都可以通過有效提問的形式,來了解學生對這篇課文的掌控程度。例如在第一部分誦讀完成后,教師可以提出這樣的問題:聞一多先生多次痛斥敵人的卑劣,他是從哪些方面進行痛斥的。通過這樣一個問題的提出來引導學生們回顧課文、反思課文,在鞏固課文內容的同時,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接下來的課文內容。
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通過有效提問優化教學布局可幫助教師更好地對語文課堂進行把控,讓學生能夠在教師合理地引導中深化對課程內容的吸收。有效提問還可以幫助教師增加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內容,讓教師更好地從一個傳輸者變更為一個語文知識的引導者,將語文課堂主體交由學生,幫助他們更好地在課堂中提升自我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利用有效提問來針對傳統教學模式的一些弊病進行改革,通過擴展學生思維、激發學習興趣、優化教學布局等方式,以學生為教學主體,全面推進高效初中語文課堂的建設。
參考文獻:
[1]黃楓.以有效提問促高效課堂——初中語文教學“課堂提問”低效現象淺析及對策[J].新課程(中學版),2010(12).
[2]陸井根.力求提問有效打造課堂高效——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有效提問的策略探討[J].作文成功之路,2016(1).
作者簡介:肖彬(1978—),男,陜西鎮巴人,中學高級教師,研究方向:初中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