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新鑫
【摘要】隨著人類進入5G時代,建國70年中國的高等教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MOOC的產生與發展為我們提供了一個良好的英語學習環境,它突破了傳統課堂模式的局限性,可以進一步提高大學英語學習水平和質量。本文就慕課大背景下,針對目前大學英語口語存在的缺陷,在融合慕課的基礎上提出新的切入點。
【關鍵詞】MOOC;大學英語;英語口語
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即慕課,從它的英文釋義來看,massive大規模的;open敞開的、開放的;online在線的、聯網的;course課程,總結起來就是大規模在線開放的課程。它本著開放的教育理念和共享平等的準則,嚴重沖擊著幾千年來傳統的教育模式;在信息共享化時代,MOOC的優勢更加凸顯,而英語作為促進國際交流、擴展知識范圍的必備橋梁學科,在大學課程中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我們試圖去分析MOOC這個大背景下在大學英語口語學習中的碰撞與融合點,探究更有利的學習策略。
一、慕課的概述和發展
慕課這一概念于2008年開始提出,正式興起是在2012年,之后慕課熱潮席卷全球。在國際上Udacity、Couresera、Edx是MOOCs的三駕馬車,此外還有歐洲的Openuped、Iversity、Futurelearn、Open2Study。我國的MOOCs建設也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出來,清華大學學堂在線,中國大學MOOC平臺、智慧樹等。與此同時,慕課的商業化也在進行著,不少企業如網易、優酷等企業和非營利組織都積極投身其中。
顯然,隨著MOOC影響力的逐漸擴大,慕課越來越成為教育界重點研究的教學方法,其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學習資源。它的設計主旨是以互聯網作為依托,將學生和老師聯系起來,集中大量的優質學習資源,讓成千上萬的學習者根據自己的學習方法和學習進度開展學習活動。學生還可以通過課堂討論、小組討論等形式對所學內容進行總結吸納,同時教師可以在線作業布置,在線測試等活動來檢測學生對學習成果的檢驗。
慕課視頻每節視頻為10~20min,它通常會對教學內容進行選擇以縮短教學時間來突出重點,這樣的設計十分符合機體大腦學習規律,根據實驗調查表明,人的注意力集中在20分鐘之內。這樣短的時間設計合理性不僅在于能使人高度集中,而且可以幫助學生抓住碎片時間,可以及時的進行學習和復習,對不懂的知識點可以反復的觀看回顧,大大提高了學習效率。這種基本設計已與傳統教育模式大相徑庭。
就慕課制作的本身而言,它遵循了四個原則:影響廣泛、質量優質、學術多樣以及學科嚴謹。在課程的開發,教師的審核,課程的廣度和深度都給予了高度的重視。首先就教師主體而言,它是由教師、助教和技術人員組成。就其課程的內容來說,它覆蓋了人文,科技,藝術,社會等25個大類,目前共提供12種語言的課程。因此,它是一種較為全面的網絡課程。
除此之外,MOOC資源大部分都是免費的,操作簡單。英語專業的學生需要大量地閱讀英文原著,而紙質版的書籍往往需要高額的費用,而MOOC資源的豐富性為英語學習帶來了可觀的實用性。同時,MOOC也具有直播教學的功能,這樣一來,學生可以根據自身所需進行學習,不必因課堂因素影響自身求知欲。伴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網絡直播越來越為年輕人所接受,因此,網絡直播教學也得到了很多滿意的反饋。這一點體現在對英語口語的學習,學生可以通過直播課跟著老師反復的進行練習,學生有任何的語法問題或者單詞理解問題可以通過評論區向老師進行提問。
二、當前大學英語口語學習的現狀
(一)生源特點
大學的門檻有著嚴進寬出的特點,但是由于部分經濟欠發達地區在英語學習上的重視程度不夠,因此各省生源的英語水平各不相同,尤其是在英語的口語和聽力練習方面。這一部分的學生在進入大學后,他們的英語聽說方面及其薄弱,許多學生仍然繼續延用高中的英語學習習慣,即重視英語語法的練習而忽視英語聽說的訓練;重視英語理論的學習而忽視英語作為一種第二語言的交際功能。大學是地域交融的場所,遺憾的是,經濟發展不充分,教育分配不平均所帶來的問題,一方面是部分地域生源英語基礎薄弱,另一方面是地域英語教學差異往往會加劇英語口語與英語讀寫之間的不平衡發展。英語作為交際的重要功能被應試所遮蔽,依然沿用的高中英語學習習慣難以適應大學英語開放性的特點
(二)學習習慣
在應試教育龐大的培養基礎下,分數常常占據著更高的地位。有一部分學生以通過四六級考試為標準,他們認為只有分數才能證明他們自己的實力。而恰恰英語口語分數占比局限,這種不良偏向造成了他們的學習框架不完善,語言輸出能力較為薄弱。英語口語學習是個耳濡目染的漸進性過程,在傳統英語學習模式中,顯然無法營造良好的語言氛圍,比如,無論老師還是一起學習的學生講得最多的都是本身的母語,這樣學習出來的第二語言到了實際應用時的效果并不好。老師為了維護課堂紀律,學生實行“說”這一步的機會少之又少,但新語言學習中“說”又是排名第二重要的一項。所以學生到了真正需要說話時不敢開口說話的現象發生,也就是所謂的“啞巴英語”。
(三)軟硬條件
大學英語課程通常為公共選修課,本身在課程設置上可是相對有限,而在有限的時間內許多教師只是注重基礎的語法閱讀等技巧的學習,對于口語的訓練強度遠遠不能讓學生熟練地進行交際。就一部分大學英語老師的自身素質而言,他們的口語在語音語調方面自身存在缺陷,又如何教育學生,這一問題令人深思。另一方面,許多高校在慕課視頻的制作上資金投入的力度不夠,未能為英語口語課程提供必備的網絡平臺,缺少多媒體教室等。
三、MOOK背景下大學英語口語的創新之處
大學英語課程通常為公共選修課,有限的課程設置與復雜的英語知識體系不相適應,這導致許多教師只是注重基礎的語法閱讀等技巧的教學,對于口語的訓練強度遠遠不能讓學生熟練地進行交際。而日益增長的英語學生群體與優秀英語教師不充足的矛盾正漸漸凸顯,尋求解決方式迫在眉睫。
(一)創新口語學習的方法
在慕課的大背景下,MOOC有著規模廣、直接性強、影響力大的特點。在新興的在線學習的發展下,MOOC無疑是更為直接且容易接受的學習方式。在傳統的大學英語口語學習中,老師是授業者,學生則是接受者,在學習過程中,容易受場所和氛圍的限制與影響。而MOOC的出現,使空間上的限制得到了解決,一些新聞BBC資源、甚至國外的高校資源在慕課資源中都可以找到。在口語練習上,英語趣配音、英語流利說等軟件的開發,更有利于學生提高英語口語學習的興趣。同時,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了提高。
(二)創新口語學習的思維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是一門需要交際的學科,而交流必然少不了環境影響的制約。作為影響英語口語的關鍵因素,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主體作用。課堂的學習氛圍以及學生的主動性都與口語能力的提高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而MOOC最突出的特點是自主、主動性強。這種學習的自主性與主動性主要體現在學習者能夠自主選擇課程,還可以自主創建課程。通過使用者可以自主選擇課程來達到自主學習的目的。慕課的“去中心化”特征充分體現在學生對已掌握的字、詞、句的組織和練習,課堂的主體由老師轉向學生。例如,可以課前安排學生分小組進行英語電影角色的模仿,創造一個真實的語言環境,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提升大學英語口語訓練的實效性。
(三)創新口語學習的模式
影響英語口語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發音問題,然而大多數學生在這一方面還有很大的欠缺,而慕課的精準化學習模式可以彌補這一不足。在英語的音標中/θ/在漢語拼音中是沒有這一音標,許多學生僅僅知道咬舌尖,但是舌頭怎么放,怎么咬卻不知道如何操作。針對這一問題慕課平臺上會有專門的機器評分模式,對于發音正確的讀音顯示綠色的標志,反之顯示紅色的標志。再如,英語發音中出現的連讀或重讀難點,通過慕課在線學習,學生可以通過反復跟讀、反復模仿來解決這一問題。相比較學生依靠記憶或者看筆記的學習模式,慕課在線的學習模式更加具有價值性。
四、未來大學英語口語學習的研究策略
目前慕課與大學英語口語學習的融合已日趨完善,但在某些方面還有待于提高,例如在人機互動交流上還未能實現智能化,在未來慕課的發展道路上可以實現利用人工智能語音的對話功能,為我們英語口語的輸出提供真實的語言環境。同時老師要結合課程的主題對學生提出問題,給與學生足夠的時間進行思考,這樣能使學生真正感覺到情景教學的真實性。
其次,在視頻制作上,可以采用多模塊的設置環節,可以設置為日常語言、商務場合的談判用語和會議報告用語等不同場景的用語。以不同專業的學生為中心,制作出有專業特色,有實用價值的視頻課程。另外,課程除了有教師的講解外還應該有相應的圖片、動畫和視頻,增加網課的趣味性和生動性。在課后環節的設置上根據課上所學主題以辯論賽的形式分小組錄制視頻,然后通過網絡共享,全體評分,這樣以來人人既是參與者又是評價者,不僅能夠體現團隊的合作意識,又能鍛煉個人的語言輸出能力。
對于學生的自律問題,盡管MOOC中學生參與與反饋、有作業與考核,有教師評判和學生互評,但MOOC這種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在約束方面凸顯其弱勢,學生可隨時擱置和放棄課程的學習,不受任何約束,這也就導致通過MOOC的學習效果不具連貫性而大打折扣。這時可以在慕課平臺的后臺設置專門的私人助理嚴格把控學生的學習進度。設置一定的學習期限,對于每天完成口語練習的學生進行金錢的獎勵,這樣能促使學生每天進行打卡任務的訓練,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五、總結
中國作為一帶一路的倡導者,不僅要與時俱進,更要彰顯大國風范,而英語作為中國與世界溝通的橋梁,更加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大學英語口語的提高至為關鍵,本文通過對慕課背景和特點的分析,用當前大學英語口語存在的弊端作對比,以提高大學生英語口語的實效性和趣味性為出發點,總結出英語口語在學習方法、學習思維和學習模式上的創新之處,我們期待慕課與大學英語口語的完美融合能夠為英語口語的學習提供契機。
參考文獻:
[1]王秀文,吳越.淺談“慕課”(MOOCs)浪潮下大學英語教育的現狀與發展契機[J].外語與翻譯,2016(2):71-75.
[2]譚麗.轉型背景下大學英語應用型人才培養教育模式研究[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8(10):125-127.
[3]李青,劉娜.MOOC中教學視頻的設計及制作方法——基于Coursera及edX平臺課程的實證研究[J].現代教育技術,2016(7):64-70.
[4]張殿恩.外語口語慕課設計與實踐研究——以“慕課英語900句”為例[J].外語界,2015(8):90-96.
[5]張殿恩,王蘊喆.大學英語慕課建設思路與體系結構研究[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6,(3):144-147.
[6]毛反驕.慕課視域下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6,(2)38-39.
[7]李澤舉.工學結合視角下大學英語教育模式的探索[J].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7(11):72-74.
[8]謝夢,王曉麗.多元智能視域下大學英語全人教育模式的構建[J].山東農業工程學院學報,2017(8):36-37.
[9]Zhao Hailan,Jung-Hwan Park.Ubiquitous Learning Environment as a Solution to Education Problem[J].開放教育研究,2006(4):6-8.
[10]Bardeen J.,Cooper L.N,Schrieffer J.R.Microscopic Theory of Superconduct ivi ty[J].Journalof Superconductivity,2010,106(106):162-164.
基金項目:
本文為2018年遼寧對外經貿學院大學生創新訓練計劃項目【MOOK背景下大學英語學習模式的研究】系列成果,項目編號:2018XJDCA084Y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