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良干
【摘 要】本文分析當前高中英語合作學習教學中教師理念認識不足、合作學習流于形式、學習小組分工不明確、評價體系不科學等問題,提出全面深化合作學習理念、科學組建合作學習小組、建立有效的評價體系等對策,以推動高中英語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
【關鍵詞】新課標 高中英語 合作學習 學習小組 評價體系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9)08B-0035-02
小組合作學習在推進素質教育與新課改進程中普遍受到教育界的認同,并且取得良好的效果。新課標背景下的小組合作學習,應建立學習共同體,指向高效率、高效果、高效益的教育教學質量。為了順應這一趨勢,當前的英語課堂應優化合作學習模式,踐行英語學習活動觀,推動育人質量的高效發展。
一、當前高中英語合作學習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理念未能轉變。新課標所提出的五大基本理念應該貫穿整個英語教學過程,無論是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還是踐行英語學習活動觀,都要求教師要以學生為中心,引導他們通過合作參與教學活動,形成良好的團隊意識,并在此基礎上形成自主探究新知識的能力。這有利于學生形成適應新時代的終身學習能力。因此,英語教師應對新課標、教學大綱、考試大綱等指導性文件進行深刻解讀,并不斷更新教學理念,使學生真正掌握知識,學以致用。然而,在教育欠發達地區,許多教師無法順應時代的發展,無法擺脫傳統教育的影響,教學方法、教學模式過于陳舊,在教學過程中沒有做好與學生的互動,不能真正地了解學生,無法滿足他們內心對學習的需要,課堂上過于注重對理論知識的講解,使得學生無法發揮主觀能動性,降低英語學習興趣,導致學而不精,影響他們今后的發展。
(二)合作學習流于形式。在指導小組合作學習時,教師需要科學指導學生進行有效的合作式學習,引導學生全員參與,交流互助,共同進步。但是,由于教師對合作學習理念認識不足,忽略了學生自身的水平抑或是沒有考慮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所提的問題沒有針對性、啟發性,所開展的活動不能切實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合作學習要求教師精心備課,科學設計并指導學生進行有效的小組活動,從而促進學生交流互助、積極參與,提高對英語學習的積極性。但是,在很多學校合作學習仍然只是流于形式。
(三)學習小組分工不明確。一些教師由于沒有對合作學習進行深刻理解,沒有真正領會合作學習理念,也沒有掌握合作學習的原則、小組分配方法等,在上課的過程中常常是即興合作組成學習小組,使得學生沒有形成良好的合作學習意識,組內分工不明確。在開展活動時,學生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該做什么,常常都是由組長“包辦”。這樣長期下去,并不會達到合作學習的預期目的,反而會阻礙學生培養與他人溝通交流的能力,也不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識。
(四)評價體系不科學。新課標指出要完善英語課程評價體系,促進核心素養有效形成。而當前的合作學習教學模式中,評價體系仍有待提高,要么缺乏評價機制,要么停留在傳統的評價方式上,不能正確反饋學生在進行合作學習時的收獲,也不利于教師適時地改進教學方法。
二、高中英語合作學習優化策略
(一)全面理解并深化合作學習理念。首先,學校要全面貫徹落實英語課程改革,重視合作學習的重要意義,全面理解合作學習以及相關的理論知識,深入了解合作學習的本質,了解開展合作學習活動的原則、方法與技能等,借鑒前人的教學經驗,結合學校的教學特點以及學生的學習特點,不失時機地開展合作學習。學校的教育教學領導者要清醒地認識到語言習得必須是不斷地輸入和輸出共同作用的結果??死暾J為學習者既可以從無意識的學習活動中習得語言,又可以自主探究語言并獲取經驗。然而,無意識的語言習得更為重要。中國的英語學習者由于不能在英語母語的環境下習得語言,導致學習效果不佳。因此,學校應該盡可能地為學生創設真實的母語環境,通過英語學習活動習得語言。克拉申的情感過濾假設認為學習第二語言還與學習動機、自信、焦慮等方面有很大關系。學習者如果能夠通過合作學習,共同探究新知,在潛意識下不斷地糾正自己的錯誤和反復操練語言,就能夠相互影響,提高學習動機,增強自信心,減少學習焦慮。例如百色高級中學會定期邀請外國友人來校與學生開展諸如英語角的社團活動。外國友人隨和而不失風度,很受學生喜愛,學生在這種真實的語言環境下開展交流討論,一方面促進對多元文化的了解,另一方面不斷進行自我糾錯,最終習得語言。
其次,學校應要求廣大英語教師深化合作學習理念,踐行英語學習活動觀,推動教育教學發展。百色高級中學開展以合作學習為主題的高效課堂,各學科備課組每個學期都會制定有針對性的合作學習方案,并定期舉行合作學習成果匯報展,取得良好的教學成果。以英語學科為例,教研組將全體英語教師分為若干學習小組,定期開展學習研討活動,分享教育教學經驗。如《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 年版)》頒發后,各學習小組分別進行深度解讀,發表意見,并在教研組例會上匯報。尤其是在核心素養如何落地等方面,教研組利用校內外資源,開展了以“基于核心素養的英語合作學習”的微型課題,各學習小組通過有限的資源,查閱有關核心素養與合作學習等相關資料,結合本校教育教學實際,制定合作學習模式,并通過開展公開課進行交流研討,最終總結出基于核心素養如何落地的合作學習模式,推動了英語學科教育教學質量的發展??傊?,學校要從全局出發,引進先進的教學理念,并要求教師不斷學習和豐富教育教學理念,充分實現資源共享、平等學習,才能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從而提高教學質量。英語教師要培養國際視野,樹立與時俱進的教育教學探究意識,豐富合作學習理念,開發有針對性的合作學習模式,才能使學習效果最優化。
(二)科學組建合作學習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集大家的智慧和力量,通過共同努力,溝通交流以成功解決問題的互助性學習。接觸理論認為合作學習的小組應采用異質編組的方法,將不同特點的學生編到一個小組,能起到優勢互補、各展所長的作用。小組成員之間一旦構建了互賴關系,就能打破因差異性而導致的學習隔離狀況,尤其是學優生與學困生的隔離,大幅度提高學習效率,同時也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因此,在教學活動中,合作學習小組的組合與任務分配至關重要。合作學習小組的組合應遵循“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即教師應該分析每個學生的特點,將不同學習成績、不同性別、不同能力的學生組合到一起,使他們發揮各自的優勢,互相補充,互相促進。筆者每帶一個新的班級都會向學生發放個人信息調查表,主要涉及學生的英語學習水平、性格特點、交際能力等。然后,認真分析全班學生的特點,將他們平均分成若干學習小組。小組成員分工一般有組長、登分員、監督員、學習導師等。如在完成日常的“單詞過關”環節,組長會在課后把任務布置給組員,并要求在一定時間內完成。監督員會督促本小組的同學在規定時間完成任務。而登分員則是記錄各個成員在“單詞過關”所取得的分數,而學習導師則是為各個成員解決各種疑難雜癥。同時,教師在分配任務時要讓學生明確自己的任務,要保證每個人都有任務,教師要督促他們認真去完成。如筆者每天都會要求每個小組每天完成一定量的學習任務,并在當天由組長通過書面向老師匯報。此外,在組建合作學習小組時還需充分考慮學生的需求,在尊重多數學生的情況下適時適當地進行小組成員的調整。如筆者在對一個英語水平較高的班級進行小組成員分配的時候,要求學生自主選擇自己的小組成員,然后再由老師權衡各小組的組合情況適當調整。當小組出現學習水平差距懸殊抑或是小組成員產生矛盾時,這樣的關系會直接阻礙小組的發展。因此,應及時地對小組成員重新調整。社會互賴理論認為,學生在學習生活中團結協作,共同為特定的目標付出努力,既能夠促進集體的發展,又能促進個體之間形成一種相互依賴的關系,這種關系有利于個體形成良好的團隊意識。因此,小組建立之后教師應該及時引導他們制定集體目標和個人目標,并建立小組的規章制度,使學生明確學習的方向以及約束自己的行為。
(三)建立科學有效的評價體系。由于每個學生的學習基礎、學習能力各不相同,合作學習不可能使每個學生都能取得成功,而是希望每個學生有所進步。因此,在開展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應該突破傳統的重結果的評價方式。羅杰斯認為,學習的本質是有意義的學習。學習的成敗是由內在需要和外部條件共同作用的結果。教師要不斷地激發學生的內在動機,精心創設語言環境,并將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學習狀態等方面考慮在內。這就要求教師要以學生為中心,站在他們的立場考慮問題。以學生為中心是合作學習取得成功的基礎。在開展合作學習時,只有基于學生的內在需要開展有針對性的活動,利用有限的外部條件使學生在活動中獲得新知,才能實現預期的目標。如筆者會根據學生感興趣的事物,查閱相關資料,設定每周的小組活動。如學生對于電影《復仇者聯盟4》非常感興趣,筆者會要求各小組利用網絡查閱關于這部電影的資料,并在課堂上向全班同學介紹。各小組介紹之后,學生基本了解這部電影的主要人物。此時,筆者會播放該電影的片段,讓學生分析片段中人物的特點。接著,筆者要求各小組通過討論,評判人物的特點。一方面通過活動豐富學生的文化意識,檢測語言能力和學習能力,另一方面在與他們分享交流的討論過程中則能提高思維能力。對于表現出色的個人和小組,筆者進行口頭獎勵并在課后將獎品分發給他們,這有利于學生及時地收獲學習所帶來的樂趣和及時反思自己的問題所在。合作學習小組的各個成員之間存在差異,教師對他們所設定的目標也不一。因此,評價方式應該多樣化,既有涉及個人的也有涉及小組的評價方式。隨著新課標的頒發,教師需要在評價時考慮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只有建立健全的評價體系,才能正確反映學生的學習情況,教師才能適當地采取有效的教學手段,調整教學活動,順利開展小組活動,保證學生學有所獲。
我國一些學校開展合作學習已經有一段時間了,這些學校在教學質量上都得到了很大提升。然而,無論是哪一種教育理念、教學模式都不可能一成不變,也不可能完全符合所有學生的要求。因此,根據新課標所提出的教育理念,優化高中英語合作學習也需要順應各方面的發展,關注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適時地進行調整。
【參考文獻】
[1]Klashen,D.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andSecondLanguageLearning[M].Oxford:Pergamon Press,1981
[2]蔡慧萍,蔡明德,羅 毅.合作學習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
[3]林 立,馬 容,雅各布斯,等.共同學習的原理與技巧[M].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1998
[4]陳向明.小組合作學習的組織建設[M].北京:教育科學研究,1988
(責編 江月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