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青蘭

[摘要] 目的 探究持續質量改進在婦產科護理質量管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將2018年1—12月在該院婦產科治療的患者500例作為研究對象,根據臨床前瞻性研究原則,采用擲幣隨機法,分為兩組,各250例,在婦產科護理質量管理中,對照組應用常規管理方法,觀察組引進持續質量改進理論。結果 觀察組在病區管理、隔離消毒、分級管理、文書管理、操作規范上的評分均高于對照組,且其護理滿意度為97.2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1.60%,兩組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持續質量改進可推動婦產科護理質量管理水平提升,值得采納應用。
[關鍵詞] 持續質量改進;婦產科;護理質量管理;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9)09(c)-0074-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 in the quality manage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Methods The study period was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8. The patients who underwent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in this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subjects.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clinical prospective research, the method of stolen money was use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each 250 cases, in the quality manage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care, the control group applied the conventional management method, the observation group introduced the theory of 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 Results The score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in the ward management, isolation and disinfection, grading management, document management and operation norms were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was 97.20%,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s 81.60%. The differenc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 can promote the quality manage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care and is worthy of adoption.
[Key words] 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Nursing quality management; Application effect
持續質量改進(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CQI)是一種比全面質量管理更加注重過程管理、環節質量控制的質量管理理念。現階段,這種質量管理理論被廣泛應用于醫療機構臨床護理服務品質提升中,借助這一理論構建起來的質控管理網絡、建立信息報告分析體系、改進質量評估考核體系、創建質管教育培訓體系,來督促全體參與醫院護理質量管理過程中來[1-2]。此次試驗于2018年1—12月選取該院收治的50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旨在探究持續質量改進在婦產科護理質量管理中的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在該院婦產科治療的患者500例作為研究對象,根據臨床前瞻性研究原則,采用擲幣隨機法,將之分為兩組,各250例。患者基本資料為:①對照組。最小、最大年齡分別為21歲、64歲,中位數年齡(42.76±8.24)歲,平均體重為(40.16±5.24)kg;②觀察組。最小、最大年齡分別為22歲、65歲,中位數年齡(43.15±8.11)歲,平均體重為(40.36±514)kg。從年齡、體重等基本資料上看,兩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對比研究的意義。此次試驗合乎醫學倫理道德規范,將對照組、觀察組護理質量管理機制告知患者后,自愿參與者入選,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質量管理模式,督促護理人員嚴格按照護理工作流程及操作規范作業,提升服務意識,注重護理質量。
觀察組在護理質量管理中,引進持續質量改進理念,具體方案如下:①組建持續質量改進小組。由擁有高級或中級職稱的護理人員組成持續質量改進小組,負責病區管理、隔離消毒、分級管理、文書管理、操作規范等質量項目的管控,明確各小組成員職責、任務極其完成時間;②建立三級質控管理機制。由當班護士進行一級自控,1次/d,對班內護理工作進行檢查,發現護理工作中存在的缺陷及隱患,查找原因,提出對策,二級互控由科室責任組長負責,按照護理質量標準進行交叉檢查,將發現的問題記錄在質控登記本上,及時上交給護士長,三級監控以護士長自控或持續質量改進小組成員負責,采用不定期抽查、全面與重點相結合的檢查方式,對比護理質量目標及實際完成情況;③確定需要改進的問題。綜合三級質控管理工作記錄、護理滿意度調查結果、患者投訴反饋、護士長查房記錄等信息,確立迫切需要解決的會影響到護理質量、護理滿意度的問題,比如說,護理人員缺乏主動服務意識、風險防范意識,護理文書中缺乏中醫辨證施護的動態體現等;④分析原因,提出對策,貫徹落實。抓準當前需要解決的問題,分析問題發生的原因,提出合理解決對策,確定預期目標,實施責任制管理機制,同時,加強婦產科護理人員專業化培訓,組織護理人員學習專科護理知識、技能,提升其服務意識及質量意識,應用所學知識助力護理工作流程、護理理念、護理技術優化;⑤護理工作總結,進行持續質量改進。對護理工作質量管理情況進行持續跟進,建立健全護理工作質量評估機制,讓護理管理人員、護理人員、患者、家屬參與進來,獲取綜合評估結果,與預期目標對比,目標達到,繼續保持,向下一目標進發,目標未達到,限期整改。
1.3? 判定標準
從病區管理、隔離消毒、分級管理、文書管理、操作規范等方面,評價護理質量,自制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發放給兩組患者,統計兩組護理滿意度[3-4]。
1.4? 統計方法
此次試驗所記錄的基礎數據,處理軟件為SPSS 23.0統計學軟件,計數資料的表示方式為百分率(%),組間對比方式為χ2檢驗;計量資料的表示方式為(x±s),組間對比方式為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在病區管理、隔離消毒、分級管理、文書管理、操作規范上的評分均高于對照組,且其護理滿意度為97.2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1.60%,兩組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升,對于社會各界所提供的服務在品質上的要求逐步提高,其中,就包括臨床護理服務品質[5-6]。在婦產科護理管理工作中,管理者往往是想盡辦法要提升護理質量,但是受限于全體護理人員的參與度及執行力,增益頗低。引進持續質量改進理念,能夠提升護理人員的參與度,督促全體護理人員共同努力,從自控、監管兩個方面,實現自我提升,推動婦產科護理工作模式革新,不斷提升護理服務品質。在這一過程中,應該以護理工作資料為根據,進行全面分析,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當前最迫切的問題著手,持續改進護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推動婦產科護理質量不斷提升。
此次試驗中,在婦產科護理質量管理中,對照組應用常規管理方法,觀察組引進持續質量改進理論,各項護理工作質量評分及護理滿意度均高于對照組。
綜上所述,持續質量改進可推動婦產科護理質量管理水平提升,值得采納應用。
[參考文獻]
[1]? 張青.持續質量改進對婦產科護理質量管理的影響[J].中國農村衛生.2018(16):16-17.
[2]? 郭丹潔.持續質量改進對婦產科護理質量管理的影響[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5,23(7):66-67.
[3]? 王金坤.持續質量改進對婦產科護理質量管理的影響[J].中國醫藥指南.2016,14(8):255-256.
[4]? 黃澤云.持續質量改進對婦產科護理質量管理的影響[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09,30(19):111-112.
[5]? 冉昕.持續質量改進對婦產科護理質量管理的影響分析[J].中國社區醫師.2017,33(25):138-139.
[6]? 劉琳.持續質量改進對婦產科護理質量管理的影響分析[J].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電子版),2018,5(29):135.
(收稿日期:2019-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