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志芳 楊慧卉
摘要:體育鍛煉行為是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外在表現形式,本文運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數理統計法等方法,對云南大學學生使用校園APP跑的現狀進行調查,探討學生體育鍛煉行為和習慣的養成狀況,以及校園APP跑在應用中存在問題,以期借助互聯網與智能手機高速發展,強化大學生體育鍛煉,落實學校體育固本行動。
關鍵詞:校園APP;云南大學;體育鍛煉行為
基于進一步加強學校體育工作、全面貫徹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2016年工作要點等,由共青團中央、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全國學聯主辦的“三走活動”的體育教育為發展背景,各高等學校全面加強學校體育管理與實施工作。學校樹立健康第一理念,把體育工作擺在關鍵位置,保障學生課外體育活動時間,引導青年學子即使在智能手機高速發展的今天,也要注重自身身體狀況,提出推動校園體育課內外一體化建設,進而不斷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F今大學生體質健康水平急劇下降,嚴重缺乏體育鍛煉且作息時間毫無規律,引起社會各界關注,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相關文件明確提出體質健康不合格,不發畢業證書要求。因此推動學生使用校園跑APP來進行體育鍛煉,使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健康程度得到不斷提高,是培養學生健康生活,強化體育鍛煉,提高學生體質健康的踐行。
一、研究方法
(1)對象選取。以云南大學本科一、二年級的學生為研究對象。具體調查范圍:每個年級各100人,男、女比例分別為50人。
(2)研究問卷。為確保問卷有效性,在問卷的設計上咨詢云南省各高校專家和體育教師,通過問卷的效度度檢驗后,最終形成本次調查問卷。
(3)問卷的發放與回收。采用問卷星填答與回收方式進行。收回問卷194份,有效問卷194份。其中各年級樣本為大一111份、大二83份,性別比例為男生93份、女生101份。
(4)數據處理。通過問卷調查獲取的數據錄入計算機,利用計算機WPS中Excel表格對回收的有效問卷進行處理,運用表格、圖表,直觀、簡明地反映數據的基本特征。
二、討論
(一)使用校園APP跑的現狀
云南大學于2018年春季學期開始在公共大學體育課程中推行校園APP跑,并將每學期跑步里程納入體育課程考評成績中。
表1是云南大學學生每周使用校園APP跑頻率的調查,其中47.94%的人每周使用5次以上,35.57%的人每周使用3~4次,12.89%的人每周使用1~2次,3.61%的人每周基本不使用。從以上數據分析發現,調查學生均需按照學校要求對體育課程進行必修,體育課程中校園APP跑占每學期體育課程分數20%,調查中發現目前大部分學生每周均有3~5次左右不同程度跑步鍛煉,但是使用較少和偶爾使用校園APP跑學生為3.61%和12.89%,此部分學生如何完成學校和體育課程中規定的課外體育跑步鍛煉顯得令人堪憂。
表2是云南大學學生每次使用校園跑APP時間的調查,其中41.24%的人每次使用60~90分鐘,32.47%的人每次使用90~120分鐘,10.82%的人每次使用30~60分鐘,7.73%的人每次使用少于30分鐘,7.73%的人每次使用多于120分鐘。
(二)校園APP跑對學生體育鍛煉行為影響調查
(1)使用校園APP 跑的目的。調查中發現云南大學學生使用校園跑APP的目的,35.05%的人的目的在于監督和督促鍛煉,34.54%的目的是為了學分,16.49%是為了結交體育好友,7.73%的是學習體育知識,6.19%的不清楚。
(2)使用校園APP跑的態度。體育鍛煉行為是體育課程之外時間進行的,為滿足一定體育需求而進行的,是學生體育習慣獲得,督促經常鍛煉的一種體育活動行為。
表3中堪憂看出:41.24%的人認為對體育習慣養成的作用較大,32.47%的人認為作用一般,10.82%的人認為作用較小,7.73%的人認為作用很大和無作用;36.08%的人認為對督促鍛煉作用較大,31.96%的人認為作用一般,13.92%的人認為作用很大,9.28%的人認為無作用,8.76%的人認為作用較小。
此外校園APP跑在云南大學的應用中,對學生體育鍛煉行為的影響調查發現,36.08%的人認為對自身鍛煉行為影響較大,31.96%的人認為影響一般,13.92%的人認為影響很大,9.28%的人認為無影響,8.76%的人認為影響較小。對學生使用校園跑APP對學生體質健康的調查,其中69.07%的認為具有積極意義,17.53%的不清楚是否具有影響,13.4%的認為無意義。
(3)使用校園APP跑的反饋。云南大學于2017年正式列入“雙一流”大學行列,但在歷年來國家教育部學生體質健康調查中,學生體質健康呈逐年下降趨勢,與學校發展和人才培養理念不符,為解決學生體質健康狀況現象,需不斷吸取新技術激發學生運動興趣,使學生參與體育鍛煉,以此提高體質健康水平。
表4通過對校園跑APP在云南大學的應用中存在不足的調查,其中62.89%的認為數據記錄不精準,48.97%的認為內容更新緩慢,48.45%的認為管理有漏洞,37.11%的認為運動項目單一,29.9%的認為GPS定位不準確,29.9%的認為社交功能局限,26.29%的認為未取得鍛煉效果,5.15%的認為是其他。
三、結論與建議
云南大學學生使用校園APP跑的目的在于監督和督促自身體育鍛煉,使用頻率較高、使用時間相對長,對學生體育鍛煉習慣的養成和督促體育鍛煉具有積極作用;對學生體育鍛煉行為影響較大外,對學生體質健康也具有積極影響。但校園跑APP數據記錄不夠準確,內容更新緩慢、管理存在一定漏洞,且運動項目選擇單一是其改進方向。
為了使校園跑APP對學生體育鍛煉行為產生更好的積極影響,發揮其更大的作用,提出以下建議:開發商應在微博、微信等大型社交平臺推廣,并不斷改進、完善技術,提高數據的精準性等。應針對大學生群體的特點,開發能吸引大學生自覺參與體育鍛煉的相應功能,以此影響學生體育鍛煉行為;大學生應明確使用校園APP的目的,科學合理地使用校園APP現有功能。
參考文獻:
[1]吳瀾婧.大學生使用運動APP的動機及行為調查研究[D].蘇州:蘇州大學,2018.
[2]林君.健身類APP對大學生體育鍛煉態度與行為的影響研究[D].南昌:南昌大學,2018.
[3]李楠.體育運動類APP對大學生體育行為影響的研究[D].太原:中北大學,2017.
作者簡介:
黎志芳(1997.5-),女,漢族,云南保山人,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學校體育與運動訓練學。
通訊作者:陳恒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