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稅收制度也更加關心和重視,雖然近幾年中國的稅收制度在不斷的革新,但是依舊存在著許多問題。本文從五個方面闡述了一個好的稅收制度應該具有的特征,并在此基礎上為了現代稅收制度的有效運行,對目前中國稅收體制的革新提出了幾點建議。
【關鍵詞】稅收制度;稅制結構;稅收公平;多級政府
一、好的稅收制度特征
隨著新一輪增值稅改革政策自2019年4月1日起執行,增值稅的稅率從2018年5月1日起執行的16%,10%和6%三個檔次下降為基礎稅率13%,低稅率9%和6%。自2016年5月1日全面營改增之后,短短三年間,增值稅實現了三連降。除了增值稅以外,個人所得稅的起征點也上升至了5000元人民幣。甚至還出了“單身稅”等新型稅種。由此可見,中國的稅收制度體系正在不斷推進和完善。但是與此同時,中國的稅收制度仍然存在著稅法不完善、透明度不高、稅負不公平等多方面的缺點。而我認為一個好的稅收制度應當具有以外幾點特征:
1、稅收制度應該符合國家國情
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其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便是稅收,合理規劃好稅收的收取方法和途徑,可以避免不利的財政赤字以及財政盈余。中國建立稅收制度,在放眼于世界,汲取大國經驗的同時,更應該結合本國政治經濟的實情,適用于他國的制度并不一定可以給本國帶來好處。
2、稅收制度應當是力求公平
當今中國,存在著很大的收入差距,而一個偉大的社會在經濟發展的同時更應該讓社會絕大多數人享受其發展的成果,而非被少數富人獨占。而稅收公平應當體現在橫向公平和縱向公平兩個方面。有著相同收入的群體理當承擔相似的稅負,而對納稅能力不同的人,也應當根據其經濟實力,給予不同的對待。縮小貧富差距,力爭社會主義公平是稅收制度應該設定的目標。當今中國導致貧富差距的原因有下:初次分配不均勻,少數人通過正當或不正當的手段獲得了大多數的利益,應當使分配制度合理化規范化。稅收制度不完善,很多富人通過某些途徑偷稅漏稅也就導致了高收入人群低交稅的局面,從而拉大的貧富的差距。這也就要求現代的稅收制度進一步完善稅收體系。除此之外,收入的再分配,養老、醫療、教育等社會保障的完善也對促進社會公平至關重要。
3、稅收制度要透明公開
稅收應當奉行“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原則,秉持著公平、公正、公開的態度,及時公示財政稅收收入以及稅收支出,讓全民參與稅收制度的發展進程,接受所有的公民的監督,反對腐敗貪污和公款私用。在依法治國的進程中,加快推進相關稅收法律的制定,完善稅收獎懲和監管制度。
4、稅收制度應該有利于社會經濟發展
要充分發揮好稅收收支的作用,優化稅制結構,做好宏觀的調控,協調好財政盈余和財政赤字。在一定程度上,政府承擔負債是要優于向社會征稅的,因為負債的支出只是暫時的,資本市場沒有重大扭曲。所以在征稅和舉債之間進行決策時,應當考慮到收益原則、代際公平、效率問題和道德問題等方面,合理進行決策。現代稅收制度還應該提高資源的配置效率。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著決定性的作用,但是稅收制度同樣對資源的配置產生影響。現代稅收制度的建立不應該破壞市場的規則,應致力于市場的平等競爭環境的形成,鼓勵各種市場主體積極性的發揮,使得國家的宏觀調控和市場的自由調節和諧并行,從而提高資源的配置效率。
5、稅收制度應該有利于國家治理。
財政是國家治理的基礎和重要支柱,好的財政稅收制度也反映出一個國家具有優秀的治理能力。在任何經濟社會和任何發展階段,國家治理的主體都是政府,財政則是政府履行職能的基礎所在。稅收制度理應是順應時代發展的,中國建立現代稅收制度,要致力于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生態文明建設等多方面的建設,協調一致,有序發展。
二、對中國稅收體制的建議
綜上所述,要使得現代稅收制度有效運行,可以從以下方面具體操作:
1、需要完善的稅收制度體系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民收入的日益提高,目前的稅收制度的弊端也逐步顯現。尤其是全面“營改增”之后,各方面的配套措施還不夠完善。征收范圍狹小,結構不合理等都不利于財政制度的有效運行。深化稅制改革應當調節社會財富的分配,節約能源,保護環境,推動經濟的穩定增長。應當正視目前存在的一系列問題,出臺對應的政策,鞏固和優化“營改增”帶來的成果。除此之外,預算透明是現代財政國家的重要標志, 它使政府與公民的關系得以重構, 使公民可以有效的監督政府。政府透明度的提升,也就是財政支出成本的信息透明,有助于居民福利水平的提升。中國在完善稅收制度體系的同時也要加強其透明度,促進宏觀經濟的穩定。
2、要優化稅制結構
中國應當改善稅種,創建一個更加良好的稅收環境。在征收直接稅方面,制定合適的稅收優惠制度,可以起到鼓勵創新的作用。對新興中小型企業來講,稅收優惠起到的激勵作用更大,在企業初創期間,成本投入還未收回,利潤微薄,如果再課征繁重的稅賦,會使得中小型企業難以持續運轉。在間接稅方面,稅收導致企業成本增加,企業會通過稅收轉嫁的方式,讓消費者成為成為實際的稅收歸宿,無形中加重了民眾的稅負。相比國外,我國的消費稅在很多方面還存在著不合理的現象,在稅率、征稅范圍、征稅環節等各方面都有待改良。因此來看,現代稅收制度應追求簡單易接受的稅制,做到納稅結構的合理,稅種科學的劃分,以提高征收監管的效率。從而進一步實現促進經濟效率,減少經濟扭曲的目的。對高污染、高危害的行業課以重稅,如煙草、化工等企業,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消費者,達到保護環境和健康的目的,維護社會的綠色和諧。對于高新技術,核心科技行業應當合理減免稅負,鼓勵更多的人投入進去,從而推進社會經濟的發展。
3、稅收制度的運行同時也需要健康的政府間關系
縱觀中國財政體制的變化,1949年至1978年實行統收統支,1978年至1993年實行財政包干,1994年進行分稅制改革之后,實行分稅制,即分成中央稅、地方稅和共享稅。進行分稅制改革的原因有如下兩點:一是財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下降以及中央財政收入占全國財政收入的比重下降。二是市場化改革劃分了支出責任,中央和地方各自承擔著一定的責任。因此形成了多級政府的局面,在當下更應該處理好中央和地方,地方和地方之間的關系。但是由于各地經濟發展狀況不平衡,稅收制度的結構差異,造成了地區之間稅收的差異。根據“蒂伯特模型”,人們總是傾向于選擇前往稅收和公共服務最令人滿意的地方居住,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會造成人員的惡意流動,加劇地方間差異。因此要想稅收制度進一步優化,就要求我們要致力于縮小稅收的地方差異,健全地方稅收體制,完善政府間支出責任的劃分,地方和政府各司其職,其承擔的事務應與其權利財力及其它因素相匹配,這樣才能形成良性的協作關系,更好地行使職能,提供服務。
【參考文獻】
[1]邢應亮.我國稅收制度的改革與創新思路[J].住宅與房地產,2019(24):250-251.
[2]樓繼偉.建立現代財政制度[J].中國財政,2014(01):10-12.
[3]蔣婧.經濟新常態下完善稅收制度的建議[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9(13):182-183.
[4]李建軍.現代財政制度下的稅收職能探析[J].稅務研究,2016(01):26-31.
作者簡介:陳燦宇(1999—),女,漢族,江蘇鹽城人,本科生,中央財經大學,稅收學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