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瀠升
【摘 要】我國統計部門作為國家宏觀經濟統計監測的重要工作部分,擔負著監測國家宏觀經濟狀況的重要任務。宏觀經濟統計監測是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決策依據,目前我國宏觀經濟統計監測理論較為繁雜,如何有效在經濟數據統計監測實踐中有效應用,是當前國家統計工作者需要重點研究的問題。
【關鍵詞】宏觀經濟;統計監測;理論;實踐
宏觀經濟統計監測主要是指以宏觀角度針對我國國民經濟基礎數據進行數據統計,以更好的對國民經濟運行狀態進行監測、評估、分析,主要目的在于清晰揭示我國國民經濟發展中各組成要素之間的關系以及宏觀經濟變化的規律。我國宏觀經濟統計監測方式主要是對國民經濟活動的結構性數據開展監測分析,理論依據主要是統計學和經濟學相關的理論知識。
一、宏觀經濟統計監測理論概述
當前我國針對宏觀經濟統計的監測主要分為三種:第一種是國民經濟原始統計。其中包括國民經濟體系中的國家財政收入、稅收收入、進出口貿易總額以及國家物價水平等。通過經濟數據調查統計獲取各種宏觀經濟指標,通過計算經濟增長率、物價指標以及經濟組成結構數據等指標,來監測我國宏觀經濟運行狀況。第二種屬于統計指標體系。通常選取某些國民經濟統計指標并賦予特定含義,在標準數值確定后,計算特定指標體系中的各種宏觀經濟數據的總體指數。第三種景氣預警。這種宏觀經濟統計監測方式最早是由西方國家提出,我國在上世紀八十年代逐漸應用,在應用過程中根據我國宏觀經濟統計監測理論不斷進行完善。這種宏觀經濟統計監測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以經濟學理論中周期波動為基礎,利用計量經濟學,提供宏觀經濟分析工具。通過選取景氣指標來確定宏觀經濟的循環基準,然后劃分宏觀經濟先行、同步、滯后等指標,構建反映宏觀經濟狀況的各項指數計算方式。此外,選取預警指標、通過確定預警界限,對各種宏觀經濟指標加以計算分析。我國宏觀經濟統計監測理論在國民經濟數據的變化下不斷革新。其中在即時預測方面,已經逐漸應用大數據技術對宏觀經濟通脹指數以及GDP等做出進一步研究。
二、宏觀經濟統計監測理論的應用
(一)統計部門的調查制度
我國政府統計部門建立的統計調查制度,主要是基于國民經濟核算體系完成的。其中包括行業統計調查制度和專業統計調查制度,分別針國家行業內宏觀經濟數據統計調查和專業性質的宏觀經濟數據統計調查。國家統計部門通過政綜合統計調查制度,可以監測我國社會各方面周期性的宏觀經濟數據,從而進一步了解我國宏觀經濟運行狀況。我國自2012年起實行一套表統計調查制度,針對相關界限以上企業實施聯網數據統計。李軍林(2016)等在利用DID法對聯網直報方式加以驗證后,有效提高我國政府統計部門的數據統計質量和效率。
(二)統計質量控制體系
在我宏觀經濟統計質量控制方面,要想建立完善的質量控制體系,必須滿足我國宏觀經濟發展的決策需求。針對宏觀經濟統計指標以及相關體系建立、經濟數據調查方案等,要基于宏觀經濟統計監測理論進行科學設計。為此,我國國家統計局為了經濟數據調查對象的填報,建立了國家級的統計調查表測試實驗室,對統計調查表進行不斷的優化改進。在統計調查表的應用過程中,通過對相關數據統計人員的培訓,強化對數據統計的質量控制,加強統計經濟數據間的關聯性、匹配性。確保國家宏觀經濟數據在統計調查過程中符合統計質量控制體系的要求。
(三)GDP核算體系
GDP核算體系還可以被稱作國民經濟核算體系,該核算體系主要是通過GDP統計數據的相關指標分析,系統性的反映我國國民經濟各個階段經濟循環的過程,同時還能有效反映國民經濟體系各個構成要素占據的地位、作用、關聯性,是我國宏觀經濟統計分析的基礎性核算體系,在我國宏觀經濟發展的重要決策依據。我國GDP核算體系主要由兩部分組成,分別是基本核算和擴展核算。基本核算主要是針對顯性的國家經濟數據核算,如國內生產總值、國家經濟發展揉入產出比等。擴展核算則是針對隱性的國家經濟數據核算,如能源資源經濟數據、環境資源經濟數據以及衛生資源經濟數據等一系列對國民經濟產生重要影響的經濟數據核算。
三、宏觀經濟統計監測的實踐研究
(一)經濟發展方面需重點把握
我國宏觀經濟具有其特殊性和規律性,國民經濟發展周期性波動通常表現為經濟復蘇、擴張、收縮、蕭條等幾個階段。目前世界經濟處于調整分化期,世界主要的幾大經濟體中,美國與歐盟經濟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目前處于復蘇階段,美聯儲正不斷調整基準利率。歐盟方面的失業率以及PMI等經濟指標趨勢良好。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國民經濟高速增長,在世界經濟體制中的地位不斷上升,逐漸發展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當前國家經濟內外部環境差異較大,社會建設與經濟建設之間的差距需要進一步縮小。因此,宏觀經濟統計監測工作需不斷適應我國自身的經濟發展規律,以世界經濟發展的周期性波動為基準開展我國宏觀經濟統計監測工作。同時宏觀經濟統計監測應把握我國當前經濟發展的政策,適應經濟發展的新常態,貫穿整個經濟發展布局,重點強化宏觀經濟總量以及國民經濟結構性變化的經濟增速波動監測。此外,還應把握我國宏觀經濟增長趨勢,加強國民經濟占比較較重的行業經濟增長監測,同時切實加強對金融領域的監測力度,為我國宏觀經濟調控提供決策支持。
(二)經濟數據方面需重點解讀
政府統計部門作為統計工作的主體,各專業數據采集頻次高、指標豐富,能及時全面地反映行業經濟運行情況,應擔負起對數據使用的引導和服務職責,及時全面科學地解讀好專業數據。不僅需要做好統計指標數值的公布和查詢,還應對指標之間的關聯性、反映的經濟現象、隱含的經濟規律、相應的政策建議等,進行充分的挖掘和分析。同時GDP數據與群眾個體的直觀感受可能不相一致,又因一些地方列為政績考核依據而備受干擾,因此產生了不少誤區和質疑,需要加大力度進行科學解讀。一是準確認識GDP的內涵和局限性。二是積極解讀GDP核算方法。三是保持輿論跟蹤能力。此外,專業和核算數據之間關系的解讀。統計部門各專業數據是核算數據的基礎,在經濟監測分析中最常用到的季度核算里,專業指標的絕對量和增速,經過速度推算、增加值率法以及價格調整后,得到GDP現價總量和不變價增速。專業和核算數據之間因計算方法不同而存在著差異。因此,在專業和核算數據之間,要重點解讀兩者的聯系、相互影響和差異原因。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本文針對我國宏觀經濟統計監測理論進行系統性解讀,重點分析我國宏觀經濟統計監測工作中該理論的應用,同時針對宏觀經濟統計監測理論在我國政府統計工作中的實踐進行研究,以期為我國政府在國民經濟發展政策制定中提供科學的決策依據,同時健全我國統計管理體制,為我國統計部門以及社會經濟發展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
【參考文獻】
[1]楊少浪,羅青蘭.當前宏觀經濟統計監測的理論和實踐探索[J].中國統計,2017(10):9.
[2]王宏靜.淺談宏觀經濟與統計數據[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6(10):26-26.
[3]洪燕.宏觀經濟統計分析的基本問題研究[J].科技展望,2016,26(33).
[4]王金玲.宏觀經濟統計分析發展研究[J].長江叢刊,2016(36):138-138.
[5]張寒明.關于宏觀經濟統計指標體系的探討[J].統計與決策,2016(17):35-37.
[6]劉昕.宏觀經濟數據短期統計預測的應用及展望[J].中國統計,2017(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