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工程,大學畢業生通過大學四年的努力,即將走出校園,迎接職場挑戰。校園招聘會成為大學生畢業生實現就業的關鍵,也成為現代企業人才引進的重要渠道。在當前就業形勢日益復雜的情況下,大學生順利就業成為學生、家長、學校和社會共同關注的熱點問題。因此提升校園招聘會的成效對于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具有重要意義。文章通過分析高校校園招聘會的現狀、存在問題,進而提出改進高校校園招聘會成效的對策。從而進一步優化校園招聘會的組織,促進畢業生順利就業,提高畢業生在校園招聘會上的成功率提供參考依據。
【關鍵詞】現狀;存在問題;成效對策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形勢的變化和就業市場的發展,各高校紛紛舉辦校園招聘會。舉辦校園招聘會高校可以為畢業生順利就業提供重要平臺和就業服務;通過校園招聘會廣大畢業生可以收獲最為直接的求職體驗,廣大企業通過校園招聘充實人才。因此,舉辦校園招聘會的平臺可以讓學校與企業之間相互了解,達到相互認識和相互了解。進一步促進就業市場良好發展,提升學校教學質量。
一、校園招聘會的現狀
從時間安排上來說,校園招聘會分為秋季校園招聘會和春季校園招聘會。秋季校園招聘會一般從每年9月中下旬開始到12月底。為期約三個半月。春季校園招聘會從每年3月中旬到5月底,為期約2個半月。
從參與度上來講,秋季校園招聘會參加的畢業生和企業最為活躍。此時畢業生在學校的學業已基本結束,絕大多數畢業生開始著手準備求職簡歷和有關求職材料,十分關注各高校校園招聘會的信息,對本校的校園招聘會尤為關注。特別是,參加秋季招聘會的企業報名也十分積極踴躍,很多校園招聘會的名額很早預訂完畢,甚至增加展位數量,但依然無法滿足企業踴躍的報名熱情。
二、校園招聘會存在問題
校園招聘會的舉辦,為畢業生和企業提供了廣闊的交流平臺。畢業生足不出戶校園就可以了解所學專業對應的企業的基本應聘條件和基本情況。對于企業來說,可以在集中的時間和地點接觸到招聘者的來訪和咨詢。看到校園招聘會優勢的同時,但也要注意到校園招聘會存在的問題:
(一)招聘質量低,招聘效率不理想
絕大數的校園招聘會是以綜合性校園招聘會為主,對企業的行業和性質不做過分區分,因此出現參加招聘會的人數很多,場面很熱鬧,但是實際的招聘效率并不理想,就容易出現畢業生找不到滿意的工作,企業招不到合適的畢業生的尷尬局面。
(二)校園招聘會大多以營銷類和服務類的企業居多,專業對口企業偏低,優質企業偏少。
大型綜合類校園招聘會上,經常可以看到有些企業常年招聘。例如:保險、房產中介、酒店服務業、各類培訓機構、各類銷售等。相反國有大型企業、股份制商業銀行、大中型上市公司等企業數量偏少。中小型企業占據很大比例。學校校企合作企業參與度不高,專業上大多以營銷服務類居多,滿足專業需要的企業招聘崗位偏低。這種現象容易導致畢業生對校園招聘會的關注度下降,刺激畢業生參加校園招聘會的積極性主動性。
(三)畢業生與企業之間溝通效果不佳
大型校園招聘會往往現場人流涌動,個別條件優越,待遇豐厚的企業展臺會聚集大量的畢業生咨詢。這樣的嘈雜的溝通環境,求職者和企業只能對彼此的基本信息粗略了解。有些企業急于招聘招聘人員綜合能力參差不齊,對畢業生提出的疑問解答不夠專業,這會讓招聘的溝通效果大打折扣,對企業錯失用人良機,對畢業生就業帶來困難。
另外,畢業生在與企業溝通的時候,過分的關注企業提供福利待遇,對于如何正確的認識自己的能力和狀態仍存在一定距離。甚至有些學生在介紹自己的過程中,表現的很不自然,這樣最終錯失最佳的就業機會。
(四)畢業生對校園招聘會重視的程度不夠,存在明顯“慢就業”現象。
舉辦校園招聘會經常會發現,學校熱情高,學生情緒低的情況,“慢就業”現象尤為突出。學校想盡辦法聯系企業,發動全體教職員工參與到畢業生校園招聘會中,動用各種社會關系資源,為學生介紹優質的企業,盡可能的縮小專業上不對口的情況,甚至發動部分校企合作的企業參加校園招聘會,為的就是讓畢業生轉變就業觀念,盡早落實工作。
但實際上看,大多數的畢業生第一次參加招聘會表現出來的積極性并不是很高,手里拿著個人簡歷參加校園招聘會,招聘會結束后沒有投遞個人簡歷的大有人在。部分畢業生對行業發展的情況和地區經濟收入水平情況把握不準確,無法正確認識職位信息,再等等再看看的觀望心態普遍存在。甚至部分畢業生在招聘會現場瀏覽了企業招聘簡章后,并沒有仔細分析,主觀上錯誤的埋怨學校組織了一些沒有用的企業,導致校園招聘會上觀望心態,“慢就業”現象普遍存在。
三、校園招聘會成效提升
校園招聘會的主體分為高校、企業和畢業生三個方面。因此校園招聘會成效提升應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
(一)高校提升
首先,高校就業工作部門應更加積極主動的聯系企業,在專業人才需求上深入挖掘。在舉辦校園招聘會時,準確掌握本校畢業生的基本求職意向。在篩選企業時候更加注重專業對口度,主動邀請與本校專業契合度高的企業來校參加校園招聘會。有必要的情況下專門組織專場大型校園招聘會或在校園招聘會上劃設各專業分區。引導企業和畢業生按照各自需求進行更加精準化的用人選擇。
其次,擴大校園招聘會企業的范圍。尤其是加強與各院系的校企合作企業進行聯系,加大校園招聘會活動與校企合作企業的互動交流,為畢業生提供更加直接的就業機會。同時,更加積極主動的與上級政府人力資源部門進行聯系,必要時考慮與上級人社部門、各兄弟院校發起建立大學生就業聯盟或校園就業工作站,使舉辦校園招聘會的工作不但是本校的就業工作,更應該成為區域高校、區域政府聯合的就業工作行動,使其更具有影響力。
最后,充分發揮挖掘校友資源,發動校友為母校舉辦校園招聘會提供必要的幫助與支持。以校園招聘會為契機,共同促進校友與母校、校友企業與母校、畢業生與校友企業之間的互動與交流。進一步提升校園招聘會的質量與成效。
(二)企業提升
企業參加校園招聘會時,要提前對學校畢業生進行了解,組織更加專業的招聘團隊參與校園招聘會活動。校園招聘會絕大多數是以綜合類招聘會為主,因此來參加招聘會的企業數量很多,同時,來參加校園招聘會的學生數量也很多。本身擁擠的招聘會現場,嘈雜的人流,都會給企業與畢業生之間溝通帶來影響。
因此,各企業工作人員必須以更加專業的態度和熱情對待每一位前來咨詢的畢業生,統一著裝,熱情的解答,專業的態度往往都會給畢業生留下深刻印象。在校園招聘會上合理增加對畢業生的招聘測評內容。企業招聘人才的目是滿足自身發展需要,因此對畢業生招聘評價內容不能千篇一律。應結合崗位的具體情況來指定測評內容。不同的崗位對人才的要求不盡相同,因此必須對崗位進行精細化測評。
(三)畢業生提升
首先,畢業生應積極轉變就業觀念,充分認識校園招聘會的重要性。通過校園招聘會不僅僅是了解崗位信息,更多的是行業的發展動態、對職業發展的認知、學會更加優秀的溝通與表達、學會職場禮儀等等方面。
其次,合理規劃好自己的職業。杜絕不良就業心理障礙、不盲目跟風、不自大、不自卑。客觀冷靜的分析自己的優勢和不足。充分利用校園招聘會平臺,積極爭取第一份工作。
最后,精心準備個人簡歷。清晰表達求職意愿、工作經歷、自我評價等關鍵信息。加強對招聘單位的信息進行學習,增加自己對企業的了解,使企業感到你對企業的關注不僅僅是崗位信息,更多的是企業發展。從而不斷修正自己的職業發展路徑,提升畢業生在校園招聘會上的成功率。
【參考文獻】
【1】林志國《基于高校校園招聘會提升大學生就業有效途徑分析》.2017年人社天地就業創業期刊
【2】蒙紹權,李桂芬《高校校園招聘會的存在和定位思考》.2010年12月.高教論壇期刊
作者簡介:劉琳(1982—),男,陜西禮泉人,漢族,學歷:大學本科,職稱:助教,研究方向:大學生畢業生就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