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妮
【摘 要】本文以施工企業經濟管理為探討對象,對目標成本管理在此方面的應用進行談論,對目前這方面工作存在的問題進行簡單闡述,方式的落后、工作的欠缺等,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優化措施,從而為企業發展保駕護航。
【關鍵詞】施工企業;經濟管理;目標成本;應用研究
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特別是一些大型的企業,內部員工數量龐大,管理任務艱巨,這些大型企業在發展中不斷優化自身的管理工作,使企業有序、高效地運行,在激烈的市場中具備強大的競爭力。在經濟管理上及時優化管理方式,制定科學合理的目標計劃,并安排人員全方位監管,從而確保其制定的多項計劃都得到落實,為企業帶來了巨大的利益。
一、存在的問題
(一)管理方式相對落后
企業經過長時間的發展,其內部已經形成一種特有的管理方法,但是這種方法在企業漫長的發展時間內對企業自身產生了一定影響。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企業規模和各項能力都不斷增強,之前的管理方法就會暴露出多種缺陷,只能勉強應用于企業部分正常運行,無法滿足企業的發展需求。其具體表現為管理方式較為“生硬”,在一些設計方案的制定過程中,負責成本預算的人員與施工方和設計方未及時溝通,預算方法太過死板,考慮不周,從而使初期預算與實際偏離較大,初期預算失去應有的意義[1]。此外,部分企業在此方面的管理階段,注重管理速率,忽視管理的標準流程,弄虛作假。例如,在市場調查這方面弄虛作假,致使相關目標計劃在實施后與實際相背離,造成企業自身損失。
(二)對各方面工作照顧不周
現階段,企業的各個部分較之前都有很大的差異,在管理方面尤為明顯,管理需要更全面,對各部分細節都要照顧到位,從而保證企業長久、穩定地運行下去。然而,實際情況卻大不相同,管理只能照顧到局部,而且企業單位很多管理措施僅僅停留在相關制度上,并沒有付諸實踐。施工企業有明確的標準施工流程,而施工人員在施工時卻憑借自身的主觀意識進行施工,再加上此方面管理體制的缺失,公司企業的發展造成阻礙,長此以往必然會損害自身的利益。
此外,企業管理層在監督管理方面存在一些不足和問題。具體表現在監督人員的責任缺失、相關體系的建立流于形式,致使此方面的管理問題重重。其次企業內部各個部門之間缺乏團隊意識,這也是管理問題頻出的重要原因。上述談到企業在市場調查這方面弄虛作假,實際操作過程中產生許多棘手的問題,對相關管理工作產生消極影響。
(三)相關人員意識缺乏
企業的正常運行離不開企業負責人以及各部門管理人員的共同努力,所以管理人員自身的專業性和經驗對企業管理工作的優劣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在許多企業的管理隊伍內,存在部分人員的專業性和個人能力不足,根本就不具備所處職位應有的能力,在日常工作中,不能夠對企業進行有效管理,對待基層員工管理方式不恰當,致使員工缺乏主觀能動性,對待各種工作秉承完成任務的態度而缺乏新意,這樣一來,企業就像一個平穩的循環系統,只能勉強維持生存,一旦遇到一些較強企業的沖擊,就很有可能面臨被淘汰的命運[2]。此外,上述談到的相關體系建立的缺失,致使這種現象更為明顯,為企業埋下巨大的隱患,部門之間相互協作較為困難,導致企業無法高效率地運行,甚至可能出現管理矛盾,對企業自身發展和自身利益產生巨大威脅。
(四)成本控制管理嚴密性低
與傳統成本管理不同的是,項目成本管理需要在企業運營的各個環節進行,因此就對管理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必須要保證每個環節的管理工作落實到位。但是在目前的形勢下,由于缺乏相應的控制體系,無法準確把握成本管理的實施情況,并缺乏成果檢查和考評體系,忽視了各部門之間的協調配合,最終導致成本管理存在漏洞。
二、優化措施
(一)將此方面的管理工作列入重點項目
通過上述的分析,企業管理問題頻出的重要原因就是對其不夠重視,根本沒有將此項工作作為重點開展,因此企業要先改變先前的態度,將此項工作列為日常工作內容,將這項工作放在心上,重視起來。
企業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開展此項工作:第一方面,宣傳。企業相關部門可以安排專業人員在其內部進行大量宣傳,讓管理工作者對此項工作有一個明確的認識,充分了解此項工作的各項基本環節,同時還要通過宣傳讓這些人員認識到該項工作的重要性,以此來促進后續工作的順利推進;第二方面,培訓。管理工作者在管理工作中的問題源頭就是專業知識匱乏、相關經驗欠缺、工作態度不佳等。因此,通過培訓的方式來優化管理工作者的現狀,對其各項技能進行優化和加強,促使其在后續管理工作中發揮一個合格管理者應有的作用,為企業帶來效益,使企業高效運行起來。
此外,企業高層領導自身要加強學習,對此方面管理的理論知識進行深入學習,然后在具體的工作中進行實踐,以身作則,為其他基層管理者樹立一個榜樣。通過不斷實踐,總結經驗,不斷完善此方面體系,力求建立一個完整、合理的管理方式和體系,為企業此方面的工作提供保障。
(二)對內部核算體系及制度進行完善
國家需要法律法規來規范公民的行為活動,保證社會和諧穩定,同樣企業需要制度條例,約束員工行為活動,保證企業自身利益,長久發展。企業應該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制定標準的核算制度條例,用于規范負責核算工作員工的行為活動。首先,要明確核算工作的作用,就像一個社會監督部門,對相關計算再次進行計算,減少此方面誤差,尤其是在企業成本管理這方面,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企業可以通過不斷優化、不斷創新的方式來將自身的管理水準提高。對企業內部的相關標準進行統一,避免內部出現較大差異,嚴重影響相關核算工作。另外,要監督這方面的工作,施工企業管理者應該對施工材料的質量和施工人員的操作流程進行全面監督,確保這兩者的實際情況與其計劃一致,便于相關核算工作順利進行[3]。總之,企業負責人要制定相關制度條例,并強化監督工作,督促各項制度在實際中得以應用,從而保證相關管理工作得以順利開展。
(三)明確各個階段的目標
企業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需要制定一個個計劃和目標,從而保證企業發展順利,獲取足夠的競爭力,像我國“五年計劃”的制定,為我國的發展提供了明確的目標,集中精力去完成階段性的目標,從而完成一個大目標,達到發展的目的。企業在此方面目標的制定要切合實際,不能過大,會成為空想,對企業員工的信心是一種削弱,這樣對企業的發展極其不利。因此,企業要根據市場情況和自身情況制定出切合實際的目標和計劃,以此來對企業的相關管理工作和行為活動進行引導,企業有明確的發展方向、員工有明確的奮斗方向,從而促進企業內部各項工作的開展,各項管理井井有條,保證企業持久、穩定、高效運行。例如,施工企業要根據市場對施工速率、施工質量的要求制定適合自己的目標計劃,并積極督促施工人員加強各方面工作,實現所制定的目標。
(四)強化成本管理意識
要降低成本企業必須樹立新的成本控制理念,增強全體員工的成本控制意識和效益觀念。要明確各級管理、核算的原則、目標和職責,逐步確定成本控制的成本計劃,并落實到相應的組織機構,從而影響到每個崗位和每個員工的成本控制思想,使每個員工都重視成本控制。同時,要對員工工作績效獎罰分明,用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對員工崗位和單位成本進行逐級有效管理。
三、結束語
通過分析,施工企業在經濟管理方面存在管理方式落后、制度欠缺、員工專業性較低等多種問題,對企業在此方面的管理造成極大阻礙,對此,有針對性地提出幾點措施,從管理方式的優化和完善、相關目標計劃的制定、制度完善等多個方面進行,以此實現對此方面管理工作的優化的目的,從而使企業充滿活力地運行下去。
【參考文獻】
[1]黃麗敏.企業經濟管理中目標成本管理的應用分析[J].當代會計,2019(07):75-76.
[2]高艷華.目標成本管理在企業經濟管理中的應用綜述[J].知識經濟,2019(10):59-60.
[3]李有莉.企業經濟管理中目標成本管理應用淺議[J].黑河學院學報,2018,9(12):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