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愛國
【摘 要】本文通過文獻資料法,邏輯分析法分析新時代背景云南學校體育對休閑農業的嵌入式研究。通過分析研究學校體育對休閑農業的影響,促進休閑農業的發展,同時促進學校體育的發展,研究發現:學校體育嵌入休閑農業豐富了休閑農業活動,曾強了游客體驗感,同時也發展了學校體育。學校體育對休閑農業經濟具有促進發展的作用,休閑農業對學校體育提供了平臺,為學生技能展示、技能發展、就業提供了方向,為學校體育建設,起到了間接的指導作用。為傳統休閑農業發展提供了創新性思路。
【關鍵詞】云南;學校體育;休閑農業;嵌入
研究背景:自20世紀80年初始,環境保護作為我國的基本國策, 90年代提出了可持續發展戰略,并積極修復與重建受損生態系統。黨的十七大提出要建設“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試圖通過產業調整來解決產業開發中的生態問題,休閑體育產業結構調整獲得了新的發展契機。黨的十八大更提出了建設“美麗中國”的生態文明宏偉目標,強調了資源開發中生態效益的重要性。新時代背景下: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學校體育對休閑農業嵌入,不僅符合現下國家環境報保護的政策,也相應國家的積極號召。
1.休閑農業的概念
休閑農業是一種集農業與休閑為一體的新型產業,以農業為基礎、休閑為主進行發展。休閑農業在發展過程中主要從農業屬性出發,圍繞水果、蔬菜、糧食等與農業有關的產品,采取環保、科學的方法向現代化農業靠攏,以此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最大化。休閑農業具備生產與文化兩個功能,既能進行傳統農業耕作,也能滿足人們對農耕生活的文化需求。
2.云南休閑農業+學校體育的必要性
云南作為旅游大省旅游業和旅游資源相對發達,旅游人數多,但結構單一,只注重游客的農業感受,缺乏豐富的多彩體驗感受,項目主要為農蔬采摘、釣魚、吃農家菜等傳統農業休閑方式。這種模式已經成為云南省休閑體育發展的模板,幾乎是千篇一律,沒有創新和吸引性,極大影響了休閑農業的發展前景。
學校體育體育項目多,教師學生人才眾多,但學生舞臺有限,學生所學不能及時致用,學生也會失去體育的興趣。學生經過學習或是比賽體育技能不能持續的繼續和進行,導致學生體育技能喪失退化,對體育專業學生專業不能給他們帶了現實的價值意義,也會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
因此根據休閑農業的缺點和學校體育發現的局現象,把兩個項目組合,成為具有互補的優勢項目。如不同年齡和人員層次,充分利用消費者心理,設立運動項目,進行難度等級分類。如觀賞性強的舞蹈、拳擊、散打等;如民族性搶的陀螺、高腳競速、三人板鞋、頂竹杠等運動,根據云南休閑農業本地的特點和學校體育的特點安排體育運動項目,注重游客的參與和體驗感受。
3.云南休閑農業對學校體育改革的促進作用
休閑農業中嵌入學校體育對現有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具有建設性的改革作用。在教學內容上學校要根據休閑農業的特點適當調整教學內容,教師根據自己專項內容特點要適應休閑農業特點。例如:武術教學在表演性就要花費更多的時間,使動作更具表演性和欣賞性,不僅使得學校體育更好的發展平臺,也課促進了休閑農業的發展。在教學方法上,學校體育發展就不能在按照以前的教學方法教學,在教學方法方式上就要花費更多時間研究來適應休閑農業。這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戰。
4.休閑農業和學校體育具有長期良性合作關系
單獨的休閑農業項目單一,內容單一,缺乏吸引點和創新點,這對休閑農業的發展極為不利,旅游的人們在做完休閑農業活動能夠看一些體育表演或是參加一些體育活動,對休閑農業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豐富強化了旅游者的活動親身體驗感受,使旅游者覺得休閑農業非常具有創意和亮點,促進、吸引和帶動更多人參與到休閑農業這項活動中來。學校體育學生有了平臺展示學校學生才藝,一方面促進了學校校園文化,一方面促進學生體育技能發展,還可以使學校和學生有一定經濟收入,休閑農業+學校體育是一個互相促進的的正向作用。
5.結束語
綜上所述,學校體育嵌入休閑農業豐富了休閑農業活動,曾強了游客體驗感,同時也發展了學校體育。學校體育對休閑農業經濟具有促進發展的作用,休閑農業對學校體育提供了平臺,為學生技能展示、技能發展、就業提供了方向,為學校體育建設,起到了間接的指導作用。為傳統休閑農業發展提供了創新性思路。
【參考文獻】
[1] 婁旭.生態休閑農業發展區內高校體育場館產業化經營的初探[J].當代體育科技.2018(12).
[2] 王沛.休閑農業與體育運動的融合探討[J].河北友機.2018(10):54.
[3] 徐小峰.休閑農業與體育運動的融合[J].農業工程.2017(11):168.
[4] 胡馳.休閑農業旅游產品開發研究[J].旅游管理研究.2017(1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