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小燕 劉亞 李偉東 于昀錦 何紅
摘 要:伴隨著人口的持續增加及私人汽車總量的迅速擴大,城市交通的壓力日益上升,城市交通面臨巨大挑戰。同時,中國城市交通結構復雜,公共交通發展滯后給城市交通優化帶來一定困難。為解決當前傳統交通策略存在的資源浪費、污染嚴重、交通擁堵、利用率低等問題,提出發展綠色低碳出行。
關鍵詞:綠色低碳;西安;公共交通
1 引言
關于綠色低碳公共交通,國內外學者已經開展了一些研究,如法國學者Fisch-Romito,V等[1]使用全球敏感性分析來確定低碳情景中的決定因素,發現低碳交通基礎設施所需的支出較低于基準情景中的路徑,該結果在全球和區域范圍內均成立;德國學者Kolbe,K[2]研究了高能效地鐵輕軌具有的熱島強度,發現用節能地鐵行駛代替傳統車輛的情況下,有最大的熱島強度緩解效果;山東大學薛孔,張恒等[3],構建城市交通基礎設施、交通運輸低碳交通評估指標體系,然后采用灰色關聯模型進行評價,對各項指標的相干程度進行剖析,找出阻礙低碳城市交通發展的癥結所在;井寧,海陽冷[4]提出新城市地區的低碳交通發展將成為未來城市交通低碳發展關鍵技術的支撐,并基于城市地區提出了低碳交通的發展戰略和規劃。
綠色低碳出行的發展得到各界重視,并且工作重心放在了發展公共交通以及慢行交通方面。本文就西安公共交通發展的具體現狀,研究綠色低碳西安城市公共交通的推動力及相關建議。
2 西安城市公共交通推廣現狀
2019年8月20日,西安市統計局發布關于西安市民交通出行狀況的一項調查[5],調查結果顯示,出行交通工具的選擇中,選擇公交車和通勤車的市民占比58.6%,而后是“私家車”、“步行”和“地鐵”等,分別占比為57.9%、56.2%和54.9%,由此可知,西安市的公共交通主要為地面公共交通、軌道交通和出租車。
截止2019年9月,西安共計開通397條公交營運線路、4條地鐵運營線路,其在建線路共有9條(段),規劃線路共19條(1-19號線),另有4條輕軌規劃線路(20-23號線),一同形成了西安可達性較高、混合型線路網布局。
3 西安城市公共交通推廣驅動力
西安實施綠色低碳出行對于推進工業等領域的綠色轉型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生態文明體制改革背景下西安實施綠色低碳出行模式的驅動力主要有以下幾點。
3.1 國家政策大力支持引導
交通部支持的綠色交通項目-城市綠色交通體系建設研究、工信部支持的工業綠色發展規劃-削減溫室氣體排放等十大主要任務,促進低碳轉型大力、環保部支持的環保公益性項目-城市交通流與環境空氣質量改善研究等,充分說明國家政策大力支持引導,今后五年,綠色理念將成為發展的主基調。
3.2 環境問題日益嚴峻
2018年我市環境空氣質量達到《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 3095-2012)優良天數188天,優良天數占總天數的51.5%。在生態環境部通報的2018年全國空氣質量成績單中,西安整改成績較好,進步較大。
3.3 能源結構優化
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年)》中提出了能源消費結構優化。2017年,西安市提出優化能源結構的新目標[6],2018年,西安市規模以上工業能源消費結構進一步優化。
4 西安城市公共交通推廣建議
上述已經討論了西安城市公共交通推廣現狀及推動力,現就西安城市公共交通的實際情況,提出以下建議。
一是盡快建立標準,加強標準支持力度。重點支持交通運輸相關企業、設施和二氧化碳排放強度等標準。
二是開展科普宣傳,營造社會討論熱潮。組織開展經驗交流分享,倡導低碳出行理念和方式。
5 結語
通過建立綠色低碳出行模式,提高綜合交通運輸效率,確立優勢互補的一體化綜合交通體系發展模式,提倡環境友好型的交通模式,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增強環境保護,從而有效促進交通運輸健康良好發展。在完成城市交通低碳化過程中,還需時時提高交通工具能源利用效率,開發和利用可再生能源,制定相應的政策、法律法規,限制高耗能、高排放的運輸工具和材料,并引導大眾理性選擇出行模式。
基金來源:長安大學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資助項目300102229802。
參考文獻:
[1]Fisch-Romito,V;Guivarch,C.Transportationinfrastructures in alow carbonworld:An evaluation of investment needs and their determinants[J].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D-TRANSPORT AND ENVIRONMENT,2019(07):203-219.
[2]Kolbe,K.Mitigating urban heat island effect and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through different mobility concepts: Comparison of conventional vehicles with electric vehicles,hydrogen vehicles andpublictransportation[J].2019(08):1-11.
[3]Xue Kong;Heng Zhang;Chuanxiang Ren.Research onLow CarbonLevel Evaluation of UrbanTransportationSystem Based on Gre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J].IOP Conference Series:Earth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2019:042064.
[4]Jing Ning;Haiyang Leng.Discussion on the Development ofLow-CarbonTransportationin New Urban Area Taking the Core Area of Shanx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City for Example[C].2019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lectromechanical Control Technology and Transportation (ICECTT),2019:361-4.
[5]西安市統計局.“十五分鐘交通圈”,圈出市民出行新生活——打造15分鐘便民服務圈系列調查報告之三[EB/OL].[2019-9-27].http://tjj.xa.gov.cn/tjsj/tjxx/5d7fc9e465cbd86dc0e4a2c5.html.
[6]徐雪藝,張國強,呂永波.城市交通低碳化發展策略研究[J].綜合運輸,2017,39(03):2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