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華
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指出:“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要求我們把下一代教育好、培養好,從學校抓起、從娃娃抓起。”新時代對落實立德樹人,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高度重視。偉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先認為,對學生的教育應以“德育為本”,學校應把“德育”放在首要地位。他說:“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陶行知先生關于“德育”的許多精辟論述,對于立德樹人融入幼兒園教育具有十分重大的現實指導意義。
陶行知德育思想主要包括:1.“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2.“行教與言教合一”;3.塑造學生健全人格;4.十分重視“集體生活”的教育作用。在將立德樹人融入幼兒教育的實踐探索中,我們努力實踐陶行知教育思想,突出了四個工作重點,將立德樹人真正落實到幼兒園教育教學各個環節,落細、落小、落實。
一、日常生活中融入浸潤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論認為教育也是生活,生活決定教育,過什么樣的生活便是受什么樣的教育,他主張要把學校教育與生活教育統一起來,在生活中教育學生。立足學生日常生活,就能破解德育的知識化與簡單化。日常生活是立德樹人的肥沃土壤,學生需要在真實生活中感知、體驗與踐行美德,把認知要素、情感體驗與行為統一起來。幼兒園的孩子認知能力還比較弱,只有倡導日常生活中常規的融入浸潤,積極利用生活活動、游戲活動、談話活動、故事表演活動、教學活動等一日生活常規活動對學生進行德育的滲透。融入與浸潤是立德樹人的主要路徑,幼兒園生活中的一切都是德育的素材與資源,幼兒園教育中的每一個領域活動、每一種教學方法、每一個生活場景、每一個偶發事件都孕育著立德樹人的可能。例如:洗手時的節約用水,吃飯時的光盤行動,同伴相處時的友愛、合作等等,關注日常生活小事,教育孩子從自己身邊的小事做起,一點一滴積累,養成好習慣、好思想、好品德。
二、實踐活動中踐行體驗
陶行知主張學生積極參加社會生活和實踐,在實踐中掌握知識受到教育,使學生們能夠將他們在學校里學到的道理在日常生活中實踐下去,從學生心理、年齡特點出發,將教育化為生動活潑的實踐活動。實踐體驗是立德樹人的行動方式,我們通過幼兒園“每月一事”德育實踐活動,讓孩子們在每月一主題的實踐活動中去感知,去體驗,去認可,去把認知要素、情感體驗與個體行為統一起來,達到知行合一。如九月:開學季——我會交往;十月:國慶節——我會關愛;十一月:科藝節——我會創造;十二月:感恩節——我會感恩;一月:新年季——我會分享。每月創造性地開展一項校園文化活動,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培育孩子優良的品德素養。這種以活動為鏈條,在生活實踐中內化美德,實實在在地讓孩子做一做,產生切身體驗,解決了德育“說做雙層皮”的問題。
三、家校社立體協同育人
教育學生永遠都不是老師一個人的事,沒有家長的配合,“德”是很難立起來的。同時,行教與言教合一,家長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要和教師一起做到以身作則。陶行知認為,行教重于言教,他認為凡是要求學生做到的,老師必須做到,如果沒有做到,這樣的教育必敗無疑。社會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大熔爐,孩子在學校接受高尚價值觀教育,而當他們接觸社會時,他們更容易感知的是社會上的一些丑惡現象,影響德育工作的效果。因此,只有家——校——社齊抓共管,立體協同育人,立德樹人才能有保證。幼兒園要發揮主導地位,建立全方位協作育人機制,爭取家庭和社會對學校育人的支持和配合,建立溝通順暢的“家——校——社”共育平臺,發揮多方主體的教育影響。幼兒園通過新父母學校建設為家長提供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引導家長時時處處為孩子做榜樣,用正確行動、正確思想、正確方法教育引導孩子;注重家風建設,為孩子健康成長營造良好家庭環境;溝通幼兒園周邊社區的教育資源場館,為孩子提供參觀、學習服務。
四、優秀文化中涵養熏陶
陶行知先生十分重視“集體生活”的教有作用,而且認定“集體生活”是全盤教育的基礎。他說:“集體生活在其總的意義上說來,一方面是政治教育,另一方面又是文化教育。集體生活愈豐富,則文化教育愈充實;文化教育愈充實,則集體生活之文化水平愈提高。”幼兒園開展豐富的校園文化生活,在優秀文化中涵養熏陶立德樹人。通過豐富多彩的學校文化活動,讓孩子們在潛移默化中接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涵養熏陶,提升文明素養。優秀的傳統文化和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是立德樹人的精神土壤。一方面,通過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引導孩子通過學習弘揚優秀民族文化,繼承傳統美德,以增強文化自信和核心價值觀的自信。另一方面,通過加強幼兒園文化建設,實現以文育人、以文化人。根據文化傳統和幼兒的年齡特點,尊重幼兒的主體地位,營造自由、平等、民主、友善、和諧的幼兒園文化氛圍。
在陶行知先生的德育思想指引下,幼兒園通過構建在日常生活中融入浸潤,在實踐活動中踐行體驗,在家校社平臺協同育人,在優秀文化中涵養熏陶這些教育機制,讓立德樹人融入幼兒園教育。讓“立德”像在孩子的心田上種樹,要把坑挖得深一點、土埋得實一點、水澆得透一點。這樣,新種下的樹苗才能抵抗住風吹雨打,慢慢扎下根須,漸漸長大,成為根正苗紅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