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杙
[摘 要] 無論企業還是教育機構都要建立自己的管理體制,這種管理體制不僅起到了良好的建設作用,而且也能為該領域的發展提供良好的背景。不過有管理條例就要有相應的管理負責人,因為社會相當于一個共同發展的大集體,如果全部齊頭并進的化可能引發矛盾。校長管理策略是否得當會直接影響學校的學習風氣,也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成績。本文就提高校長管理質量的相關問題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 新課程改革;初中校長;管理策略;必要性
校長作為整個學校的負責人,對學生和教師的發展都承擔著一定的責任,而這種教育責任恰好也正是我們所要討論的關鍵內容。具體來說,校長不僅要監督教師的教學工作,還要將學校的投資建設控制在合理范圍內,為學生營造更加舒適的學習環境,以此來培育更多人才。這樣,怎樣提高管理水平就成為目前初中校長的主要工作內容之一。
一、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初中校長出現的管理問題
雖然我國體制在不斷更新發展,但很多學校的管理體制依然存在問題。一方面,校長定位管理不準確。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外界普遍認為校長具有絕對的統治權力,對學校大小事情都應統一進行管理。但恰恰是這種思想容易模糊人們對校長的定位,過多重視校長的管理權力,從而忽視了他們自身的專業素質,導致學校教育體制失衡。另一方面,校長對自身今后培訓的內容尚不明確,也就是說,相關教育人員制定的培訓方案并不適合校長的發展需要,反而對教師的發展有十分積極的推動作用,于是就出現了教師教學素養在不斷提高,而校長專業素養卻沒有提高的情況。因此,校長的管理自信也就大大降低,嚴重影響學校管理質量。
二、新課程改革中初中校長管理行為
1.及時轉變自身管理理念
教育工作者的管理理念與學校的發展有著直接聯系,具體來說,如果校長還采用傳統的教育模式,不能緊跟時代發展的腳步,就會阻礙學校的發展,影響學校的競爭力。因此,校長要在自我管理創新的基礎上及時轉變自己的管理理念。我們以引進課程種類為例來對相關問題進行具體的分析。傳統課程主要以三大主科為關鍵內容,這已經無法充分滿足現代學生的個性需要。因此,校長可以多引進一些實踐類和心理輔導類的課程,這主要是考慮初中生情緒波動較大,內心相對敏感的特點,使學生能以更加積極的心態對待現實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實現初中教育質量的提升。
2.建設更加高效的師資團隊
受年齡特點影響,學生一旦脫離教師的指導范圍,就很容易被外界因素干擾,也無法有效抵抗不明事物誘惑。因此,校長要立足學生未來發展,滿足他們個性需求,不斷強化教師的專業素養。例如,定期對教師進行專業培訓,然后要求教師進行自我總結反思,找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并制定相應的解決方案。在這一過程中,教師也能準確進行自我定位。另外,教師在營造良好教學氛圍的同時,學生對教師的態度也在發生變化,從前學生只是將教師當作傳授知識理論的主導者,難免會產生某些想法,而如今教師主動走近學生身邊,更容易讓學生產生親近感。所以,校長不僅要對師生關系負責,還要對整個學校的長久發展負責。
三、新課程改革中校長管理行為的意義
1.有利于學校高效協調發展
在實踐管理工作中,校長的任務就是組織分配好教師的教學工作和管理建設工作,建立完善的內部管理系統,讓每一位在職人員明確自身的責任義務,嚴禁出現混崗或不作為的情況。而在各種力量的協調下,整個學校的工作制度也日漸完善,學生的學習效率也得到了明顯提高,這樣才能真正增強本校的教育實力。
2.有利于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
當取得一定的管理成效時,有人會產生疑問:校長難道不需要接受培訓嗎?面對這樣的問題,我們需要明確,校長不僅僅是領導者、管理者,同時也是學生的服務者。最直接的表現就是很多初中學校校長主動參與到教學工作中,目的就是可以充分融入學生中間,了解他們的學習狀態。然后基于他們的特點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計劃。在這一過程中,校長也從學生身上學到了寶貴的管理經驗,因此,校長進行管理的過程,也是不斷學習進步的過程。
縱觀整個初中教育,學生的健康發展主要受到兩方面因素影響。一是教師的教學理念,另一個就是管理方法。而校長的管理制度還會直接影響教師的教學理念。因此,校長與學生之間是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關系,提高管理質量就是在提升教學效率,才能保證教學目標達成。
參考文獻:
[1]王荔.課程改革背景下校長角色沖突的思考[J].太原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4).
[2]韓景峰.農村初中校長管理能力之提高[J].現代教育科學(中學教師),2010(6).
[3]胡勝林.新課程改革中的校長管理行為探究[J].學習月刊,2010(3).
(責任編輯:朱福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