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課程理念下,要讓初中語文課堂成為高效的素養(yǎng)教育課堂,就必須要保證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能夠從“知識本位”向著“素質本位”繼續(xù)前進,從“教師講授”向著“個性理解”的模式繼續(xù)前進,從“局部理解和碎片教學”向著“大語文觀念”前進,從“單純閱讀”向著“整體語文”教學方面深入,把學生置于教學的出發(fā)點和核心地位。本文明確了新課程改革深入階段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其根本的目的是促進教育的發(fā)展,符合社會發(fā)展的需要。為了更深一步地進行新課程改革,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要適應素養(yǎng)教育的本質,堅持課程改革的方向。
【關鍵詞】初中語文;新課程改革;深入;探索
【中圖分類號】G63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新課程改革下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應該立足社會發(fā)展的需求,不斷迎合新的教育教學理念。為了更深一步地進行新課程改革,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要適應素養(yǎng)教育的本質,堅持課程改革的方向,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新課程改革深入階段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關鍵點,提出了新課程改革深入階段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對策。
一、新課程改革深入階段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關鍵點分析
新一輪的教程改革不僅是教育發(fā)展的需要,也是時代發(fā)展的需求,新課程改革已經進行了將近十年,其改革內容已經進入了深入階段,這個階段的改革根本就是要立足學生的素養(yǎng)教育,實現(xiàn)“立德樹人”的核心素養(yǎng)教育,其根本的目的是促進教育的發(fā)展,符合社會發(fā)展的需要。具體的教學關鍵點包括:第一,堅持素養(yǎng)教育,以“立德樹人”的思想為主,推行閱讀教學活動。第二,鼓勵個性閱讀,堅持個人發(fā)展為主,讓學生有機會嘗試并掌握接受、探究、質疑、模仿、討論、體驗等不同的學習方式。教師還應該鼓勵學生積極地提出自己在進行閱讀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困惑,大膽地抒發(fā)自身對于文章內容的見解和感受。第三,堅持大語文觀念,讓學生通過語文知識的學習明確歷史人物和事件表達的精神內涵,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二、新課程改革深入階段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對策
(一)堅持閱讀素養(yǎng)教育
課程改革深入階段,教師必須保證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能夠從“知識本位”向著“素質本位”繼續(xù)前進。正所謂,堅持就是勝利。所以,閱讀教學活動必須堅持向著素質教育方向前進,轉變過于強調知識教授的弊端。首先,教師要堅持閱讀活動過程中能夠少教多學,要求教師充分發(fā)揮學生自主性,同時要求教師做好教學準備,做好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引導工作,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的“多學”空間。例如在教學《誡子書》的過程中,文本的含義完全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備注等得到解決,這些就是學生自己學習的內容了。其次,教師應該在閱讀教學過程中重視傳授文學的文化意義,特別是傳統(tǒng)文化是中華民族發(fā)展的根,是我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傳統(tǒng)文化在中學語文教學中具有重要的教育功能,因此我們在中學語文教學中應當將傳統(tǒng)文化巧妙地融入教學當中。例如在教學《誡子書》的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整理諸葛亮的名言,諸如“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一朝被讒言,二桃殺三士”“怒不犯無罪之人,喜不從可戮之士”“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喜不應喜無事之事,怒不應怒無怒之物”等。這樣在搜索和整理的過程中,學生明確了這些句子的含義,對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優(yōu)秀品質有了深刻的認識。總之,堅持閱讀素養(yǎng)教育在初中語文教學活動之中顯得尤為重要,能夠幫助學生確立自身的人品和提升個人的行為能力,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二)堅持個性閱讀模式
課程改革深入階段,教師必須從“教師講授”向著“個性理解”的模式繼續(xù)前進,保證鼓勵初中生敢于發(fā)表自己的看法,最終形成創(chuàng)新性人才。例如在教學《我三十萬大軍勝利南渡長江》的過程中,重點是讓學生理解當時的歷史,并且了解“新聞”體裁的表現(xiàn)方式。這些教學目的,很容易達到,所以教師應該將重點放到學生的個性閱讀理解方面。首先,教師要讓學生自己閱讀新聞,然后根據(jù)自己的理解來朗讀新聞,要引導速讀感知,給學生一個自由談論的空間。其次,教師請同學們小組討論這則新聞對于中國人的影響,這則新聞之后發(fā)生了哪些歷史事件,這些事件對我們的影響等,組織精讀賞析,給學生一個積極思維的平臺。這樣的教學活動就是個性閱讀的有效引導。一直以來,人們對創(chuàng)新型人才的需求越來越高,而創(chuàng)新型人才要通過創(chuàng)造教育來培養(yǎng)。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是非常必要的。初中語文個性閱讀教學有多種操作模式,教師需要做好統(tǒng)籌規(guī)劃,篩選個性閱讀發(fā)動角度。
(三)堅持大語文觀念
課程改革深入階段,教師必須從“局部理解和碎片教學”向著“大語文觀念”前進。所謂大語文觀念是從語文學習的整體格局出發(fā),重視教學之中對學生文學素養(yǎng)的整體培養(yǎng)。初中語文新課程改革的深入階段,教師已經能夠熟練地組織自主學習活動,實現(xiàn)課堂有效互動,保證學生在語文閱讀行為之中引發(fā)新的閱讀思考。但是,對于課堂教學的整體語文觀念的引入還是有所欠缺,為了更好地落實“大語文”觀念,教師應該重視從閱讀文本出發(fā),進行多角度的語文知識涉獵。例如在教學《陋室銘》的過程中,教師就在完成教學課程任務的同時,從“銘文”的特點出發(fā),引導學生多角度地了解我國“銘文”的特點,找到一些有代表的著作,引導初中生愛上古文學習,并且掌握從點到圓的學習方式。總之,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學改革也進入了攻堅階段。語文教師除了思考怎樣將語文課上得精彩,還需要思考怎樣更好地傳遞語文素養(yǎng)。
(四)堅持讀寫結合教學
讀寫結合教學一直是我國初中語文教學的主要措施,很多教師也認可這種教學模式,但是在未來的發(fā)展過程中還需要不斷深入讀寫結合教學活動,從“單純閱讀”向著“整體語文”教學方面深入。首先,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對閱讀文本進行再創(chuàng)造,這樣能夠訓練寫作能力。首先,要從古詩詞之中進行改編教學訓練。初中語文教材之中有很多古詩詞的內容,教師完全可以利用這些詩詞的學習,引導學生根據(jù)詩詞的意境進行現(xiàn)代文的改編,例如《夜雨寄北》(李商隱)、《泊秦淮》(杜牧)等,詩詞蘊含了當時的社會背景和人物情感,可以從國家利益、友情等方面進行改寫。其次,組織學生利用網(wǎng)絡進行資料收集訓練,提升寫作素材的收集能力與整理表達能力。例如教學了《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云》(李白)之后,很多學生對于李白的長詩特別感興趣,課后可以進行閱讀和自學分析。然后,教師組織同學們將自己喜歡的李白詩句進行積累,為寫作提供素材。另外,教師要借助文本閱讀教學進行續(xù)寫訓練。例如《木蘭詩》的內容故事性強,學生很喜歡,這時候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進行續(xù)寫,完成整個故事,同時也對閱讀文本有了更為深刻的理解。
綜上所述,新課程理念下,要讓初中語文課堂成為高效的素養(yǎng)教育課堂,就必須要保證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能夠從“知識本位”向著“素質本位”繼續(xù)前進,從“教師講授”向著“個性理解”的模式繼續(xù)前進,從“局部理解和碎片教學”向著“大語文觀念”前進,從“單純閱讀”向著“整體語文”教學方面深入,把學生置于教學的出發(fā)點和核心地位。
參考文獻
[1]蘇立影.淺談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J].課程教育研究,2014(4).
[2]夏杏華.淺談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審美教育[J].課程教育研究,2014(12).
[3]郭英霞,王修岳.淺談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多媒體應用——以《童趣》一課為例[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4(8).
[4]陳瀅竹.現(xiàn)代信息技術應用于初中語文教學的實踐探索[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4(16).
作者簡介:田雨,1977年生,山東滕州人,本科,中學二級,研究方向為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