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欣
摘 要:物理作為一門相對抽象又復雜的學科,與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因此生活中遇到的很多現象都能夠利用物理知識進行解答。將生活素材與物理教學聯系在一起,既實現了將物理教學生活化,又是一種學生更能接受的教學模式,可以在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同時,使其在枯燥的物理學習中找到樂趣。所以本文主要對生活素材在物理教學中的應用及其意義展開論述,以期能夠推動初中物理教學事業未來的更好發展。
關鍵詞:生活素材 初中物理 課堂教學 應用
觀察是一種技巧,只有善于觀察,再結合相應的實驗才能從中得出好的結論。而初中生處于物理學科學習的基礎階段,物理知識對于他們而言相對陌生且抽象,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意運用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法,使學生開啟正確的學習思路,引導他們在學習的時候能夠結合生活中的各種現象來思考問題,培養其善于觀察生活的能力,并且用實踐來證明自己的想法。物理與生活現象緊密相連,教師結合生活中一些具體的事例開展課堂教學活動,有助于促進學生對于課堂教學的理解,同時也能夠保障物理教學任務的高效完成。
一、生活素材在物理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生活素材作為一種將抽象轉變為具體過程的教學方式,能夠對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起到很大的推進作用。首先,物理知識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連,因此教師在制定教學任務時,需要將生活素材作為開展教學活動的切入點,使學生能在熟悉的生活化情境中,快速進入學習狀態,使其在提高參與課堂學習積極性的同時,做到對各種生活經驗的總結,并能夠學以致用的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從而達到教師開展課堂教學活動的最終目的。其次,生活素材的應用,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對學習物理的接受程度,使學生能夠在熟悉的生活素材中,激發自身的探索與求知欲,并在鍛煉學生思維能力與抽象能力的過程中,幫助教師完成教學質量與效果的雙重提升。最后,由于物理知識的抽象性,使很多學生在面對復雜概念與公式時,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生活素材能夠幫助學生在現實生活中,尋找到各種抽象知識概念的原型,使學生面對具體物理知識時,在生活素材的幫助下能夠對所學知識產生親切感,從而更好進行對物理知識的學習。
二、生活素材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的意義
1.將枯燥的課堂趣味化
知識結構體系較為抽象與嚴謹的物理知識,對于思維意識正處于發育階段的初中生而言,很難對枯燥的課堂學習內容產生積極性。所以教師將生活中的一些素材應用到課堂當中,不僅可以擴展學生的知識視野,也能將枯燥的課堂變得趣味化。比如講到大氣壓的時候,就可以用燒瓶“吞”雞蛋的實驗來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將點燃的酒精棉放入到燒瓶中,再用煮熟的雞蛋剝殼放置瓶口,隨后讓學生來觀察其中的變化。學生很快就會發現,雞蛋被吸到了瓶中。看到這樣的景象學生必定感到十分驚奇,這時教師就可以趁熱打鐵的向學生講解,能夠發生這種現象的原因便是由于酒精棉的燃燒導致燒瓶內部的空氣逐漸減少,燒瓶外部和內部產生了氣壓差,雞蛋在大氣壓的作用下便掉到燒瓶里面。學生在教師運用生活素材的實驗操作下,不僅對課堂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同時也能夠更直觀的對所學知識進行深刻的理解與認知,從而在充滿趣味的學習氛圍中,有效提升學習效率。
2.生活素材是物理教學的重要輔助條件
物理知識隱含在生活當中,為了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抽象的物理知識,教師可以在現實生活中找到物理知識的原型,將物理理論與生活中的現象結合在一起,使物理知識在生活的映像中更加生動地展現出來。學生學習的內容與生活中的一些現象相貼近,學生的學習興趣會更加濃厚,其接受知識的程度也越高。物理中蘊含著豐富而奇妙的知識,教師若能恰當地運用物理知識來解釋生活中的一些現象,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例如在學習二力平衡的時候就可以用不倒翁的例子。教師先讓學生探索其中的原因,讓他們在實驗和探索當中尋找答案,使學生在激發探究欲望的同時,激發學習興趣。物理教學中引用生活素材,實現了物有所用、理論與現實相結合,所以作為物理教學重要的輔助手段,在物理教學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3.使用生活素材能豐富生活經驗
抽象的事物如果不應用具體的事物來舉例解釋,學生很有可能會在學習的過程中失去興趣。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為了將物理知識講得更豐富,拓寬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對物理知識的興趣,教師就可以利用生活中的日常用品開展物理教學。生活素材不僅能夠幫助教師把枯燥的物理知識變得豐富有趣,而且還能夠使學生在接受知識的過程中更容易產生學習的欲望,從而深入地去學習物理知識對解決生活難題的應用。例如在學習摩擦力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做一個實驗,讓其在一個容積為2.5升的雪碧瓶內裝滿水,然后擰緊瓶蓋,之后請一個力氣較小的女生來握它,女生放下瓶子后在瓶的外表上涂抹上一層洗潔精,再請一個男生重復上述的動作。實驗的全程引導學生觀察,比較瓶子在兩種狀態下由不同的人來做同樣的動作狀態的不同,在引起學生深入的探究與思索后,教師再開展課堂教學就能使教學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也能夠使學生在學習物理知識的同時,積累更多的生活經驗。
結語
綜上所述,生活素材應用在物理教學中不僅能夠幫助教師有效地完成教學任務,提高教學效率,而且能夠激發學生的物理學習積極性,強化其自主學習能力,讓其更加全神貫注地投入到物理學習中。教師結合教學的內容以及學生的特點,選擇適合學生理解的素材應用到課堂教學中,幫助學生將抽象的知識通過具體的事例進行深入理解。因此教師通過生活素材與課堂教學的融合,能夠增加學生與學科學習之間的情感維度,有助于促進學生物理知識的學習興趣培養,對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艾淑香. 初中物理教學中生活素材的應用與研究[A].《教師教育能力建設研究》科研成果匯編(第八卷)[C]: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教育科學研究所,2018:4.
[2]倪佳東.生活小實驗在物理教學中的作用芻探[J].成才之路,2018(18):65.
[3]李發庭.淺談如何利用生活素材開展物理教學——以“摩擦力”為例[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7,1(32):45-46.
[4]孫維剛.初中物理教學中靈活運用生活素材的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7(44):156-157.
[5]張良峰.淺析生活素材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科技資訊,2017,15(18):194+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