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學文
摘 要:我國氯堿工業發展迅速,但在技術裝備方面與國外先進水平相比尚有較大的差距。目前氯堿工業生產中廢氯回收利用仍處于落后狀態,為了改善環境、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從氯堿工業技術進步出發,介紹了離子膜法制堿生產中廢氯氣的處理原理及工藝,指出了工藝操作的注意要點,為氯堿企業廢氯氣的治理尋求合理的途徑。
關鍵詞:離子膜;廢氯氣;燒堿;處理
1概述
離子膜法電解制燒堿技術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電解制燒堿技術,與隔膜法和水銀法相比,徹底解決了汞害和石棉的污染問題。但是在離子膜電解槽開停車時會產生一定量的低純度的廢氯氣必須要經過處理,否則不能達標排放。我公司1994年自行設計了一套年產2萬t國產化離子膜堿復極槽生產裝置,其中配有一套廢氣處理裝置。2000年我公司又從日本引進了一套年產2萬t離子膜堿單極槽生產裝置。原有的一套廢氣處理裝置已不能滿足擴產后的要求,為此重新設計了一套年產4萬t離子膜堿廢氣處理裝置,經過近2 a的生產運行,已完全達到設計要求。
2廢氯氣處理的原理
氯氣是劇毒物質。耐毒極限為3 mg/m3。車間空氣中含氯量最高容許濃度為l mg/m3。為了解決電解槽及其他工序在開停車、檢修和清理時排放的廢氯氣、正常生產中液氯液化尾氣及液氯包裝產生的廢氣,或者發生事故時緊急排放氯氣,在氯氣處理工序設置了廢氯氣處理及事故氯氣處理裝置。本公司采用的是吸收法。吸收法是控制大氣污染物的重要手段之一,不僅能有效地消除氣態污染物,而且能將污染物轉化成為有用的產品,具有一定的經濟效益。我公司4萬t/a離子膜燒堿廢氣處理裝置的主要作用是吸收整個離子膜堿生產系統所產的廢氯氣,廢氯氣或事故氯處理裝置的原理是用質量分數為15%左右的稀NaoH堿液吸收氯氣。化學反應式:2Na0H+c12一Na—C10+NaCl+H20+106Id
由于反應是放熱反應,必須及時移出熱量,控制反應溫度低于柏氣為宜,以免有效氯的分解。反應時還要注意通氯量。通氯過量時將發生過氯化反應,使全部次氯酸鈉瞬間分解,造成跑氯事故,為此,必須控制氫氧化鈉過量0.1%~1.0%。反應終止時及時分析其殘留堿量。
2.1廢氣處理裝置
為了充分利用我公司液氯生產工段現有的處理廢氯氣生產次氯酸鈉的設備,減少設備的投資,本裝置設在液氯生產工段。本裝置與液氯工段的抽真空裝置(用于液氯包裝抽瓶和氯氣設備及管道檢修時抽真空的裝置)的部分設備如循環堿液池、冷卻器、堿泵,燒堿及漂水貯槽共用,兩套裝置可同時投入生產。
處理的廢氯氣主要包括離子膜復極槽和單極槽開停車的低純度的廢氯氣、各生產槽放空廢氣和氯氣正負壓水封槽溢出的廢氣。考慮到離子膜電槽會突然發生緊急事故自動跳閘停車,我們在離子膜槽氯氣總管上安裝了自動連鎖裝置,一旦發生緊急停車,閥門就會自動從氯氣總網系統切換到該廢氣吸收系統。本裝置能連續處理l h,氯氣量500 m2(折100%含氯量)其它貯槽的廢氣能連續處理。裝置的運作可確保生產車問操作環境良好,滿足生產工藝的要求,經處理后的廢氣達到環保排放標準。
2.2廢氯氣的處理工藝
電解工序來的事故氯氣或氯氫處理工序的開、停車廢氯氣及正常生產中液氯來的包裝抽氣。液氯儲槽來的安全閥氯氣、氯氫處理工序超壓排放的氯氣和液氯來的液化尾氣等進入一級廢氯氣吸收塔下部。在填料層與塔頂循環噴淋下來的15%稀堿液逆流接觸,進行吸收反應。從塔頂出來的含氯尾氣再進入二級廢氯氣吸收塔底部。在填料層繼續與15%稀堿液反應。達到環保排放標準的尾氣經塔頂導出,通過引風機排人大氣。通過壓力自動控制調節風機人口對空的開度,保證系統操作壓力的穩定。
一級廢氯氣吸收塔和二級廢氯氣吸收塔中
的堿液吸收氯氣后溫度升高,從塔底流出分別進入一級堿液循環槽和二級堿液循環槽。一級堿液循環槽中的堿液由一級堿液吸收循環泵經一級堿液冷卻器冷卻后打上一級廢氯氣吸收塔與氯氣繼續反應。同理,二級堿液循環槽中的堿液由二級堿液吸收循環泵經二級堿液冷卻器冷卻后打上二級廢氯氣吸收塔與氯氣繼續反應。一級堿液冷卻器和二級堿液冷卻器通循環冷卻水或5℃冷凍水聞接冷卻循環堿液。
堿液循環槽中的循環堿液在循環吸收氯氣過程中濃度不斷降低,待反應液有效氯質量分數≥10%。過堿量約為1%時。即停下啟用備用槽。然后,把槽中次氯酸鈉溶液作為成品經次氯酸鈉成品泵輸送到成品罐,再從堿液配制槽經堿液配制泵打人預先配制好的15%稀堿液作為備用。
裝置中的堿液高位槽設置有自動開關閥。
并與一、二級堿液吸收循環泵連鎖。當一級堿液吸收循環泵或二級堿液吸收循環泵在停電或者發生故障停泵時自動打開。15%稀堿液從堿液高位槽進入一級廢氯氣吸收塔或二級廢氯氣吸收塔吸收廢氯氣。避免因停泵而發生跑氯事故。
3廢氯氣處理裝置的特點
雙塔處理廢氯氣工藝以一級吸收塔為廢氯氣處理主塔。二級吸收塔為保護塔,且以廢氯氣吸收塔、堿液循環槽、堿液吸收循環泵和堿液冷卻器作為2個循環吸收系統。每個循環系統可獨自循環吸收廢氯氣。與單塔流程相比,雙塔流程的優點是當一個循環吸收系統的設備發生故障時,另一個循環吸收系統仍可發揮作用,使廢氯氣處理裝置不至停止運行。流程中的堿液高位槽設置有自控閥。通過壓力控制與一、二級堿液吸收循環泵連鎖。當一級或二級堿液吸收循環泵在發生故障停泵時,自控閥打開。堿液高位槽中15%稀堿液進入一級廢氯氣吸收塔或二級廢氯氣吸收塔吸收廢氯氣,避免因停泵而發生跑氯事故。裝置中的堿液吸收循環泵與尾氣風機均設有應急電源。在全廠停電時立即啟動應急電源,使事故狀態下廢氯氣得到處理。
4廢氯氣處理操作中的注意事項
4.1嚴格控制操作溫度。由于該吸收反應是放熱反應,反應熱使循環堿液的溫度升高,一方面造成循環堿液對廢氯氣吸收能力下降,另一方面會造成次氯酸鈉分解,因此在反應過程中必須及時移走熱量,及時調節循環池蛇管冷卻器進出口閥門,嚴格控制吸收反應溫度在35℃以下。以提高吸收能力和漂水的產品質量。
4.2密切注意廢氯氣系統壓力的變化。如發現廢氯吸收塔的進、出口的真空度下降,要及時檢查風機是否出現故障,填料吸收塔的氣液分離器(絲網撲集器)以及其它設備是否被鹽或異物堵塞,一定要及時排除故障。確保廢氯氣系統壓力控制在負壓,嚴禁氯氣外泄。
4.3在離子膜堿正常開車后,本系統正常生產期間,要定時分析循環堿液的濃度,當堿液的質量分數低于10%時要加濃堿,經常保持循環池含堿在15%。17%(質量分數),以備離子膜緊急事故停車時,系統能吸收經自控連鎖切換到電解工序有關氯氣閥而進入的低純度的氯氣。
4.4在離子膜工序生產期間,連續運行的循環泵一旦發生故障,可轉換啟動堿泵代替。
5結論
廢氯氣處理采用燒堿吸收雙塔工藝流程,不僅解決了離子膜生產中的廢氣處理問題,而且將廢氯氣回收轉化為用途廣泛的次氯酸鈉產品,具有較好的經濟效益。氯堿生產中排放的廢氯氣或事故狀態下大量的氯氣得到了處理,不僅保護了環境和職工的健康,也提高了企業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韋其興.氯堿生產中廢氯氣的處理方法【J】.中國氯堿,2009(8).
[2]蘭振濤.廢氯氣處理雙塔工藝淺析[J]氯堿工業,2007(7).
[3]白莉.離子膜法制燒堿生產中廢氣的處理方法[J】.中國氯堿,20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