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洋洋 王昌園
摘 要:從當前的交通事故中的車輛痕跡鑒定的概念和含義入手,結合自身的工作經驗,從多角度論述了交通事故中車輛痕跡的鑒定應用方面,希望通過本文的初步分析能能結合實際來進行事故發生的還原,從而對下一步事故責任認定以及打擊佳通肇事逃逸提供有力的依據。
關鍵詞:交通事故;車輛痕跡;應用;鑒定方法
1 引言
隨著我國交通運輸的快速發展,交通事故日益頻繁,這樣自然就加大處理交通事故的數量以及難度。為了進一步有效處理交通事故,則應該全面準確地來勘察交通事故現場,并結合實際開展堅定事故交通痕跡,以便能有效實現交通事故案件的高效處理。
2 交通事故痕跡鑒定相關概念的含義
2.1 交通事故痕跡的含義
對于交通事故痕跡來說,主要涉及到交通事故中相關的痕跡內容,往往就是涉及到交通事故以及逃逸案件中,涉及到車輛以及接觸、觸碰相關其他物體、車輛的情況,能夠有效在其作用面上構成形象痕跡、整體分離痕跡和表面附著痕跡等內容。在進行鑒定交通事故痕跡的過程中,主要可以用來證明交通事故事實所涉及到相關的表面的印痕以及破損事物。對于其形成來看,主要就是涉及到造痕主體、承痕客體以及它們相互之間的作用力。具體來說,涉及到人、車輛等在機械作用力的情況下,改變了承痕客體的外部形狀以及運動狀態而造成的承痕客體表面的遺留痕跡。
2.2 交通事故痕跡鑒定的含義
對于交通事故痕跡鑒定來說,主要則是根據科學化的痕跡檢驗學的要求,結合實際情況來保障交通事故中的痕跡以及和相應責任人中的人和物關系,以及所涉及到司法鑒定相關的工作以及手段,其中往往都是采用同一認定理論。在交通事故中,通過對比受審造痕主體以及承痕客體上的痕跡的細節特征,經過相應的對比檢驗來說,以此判斷是否出自于同一造痕主體。在進行鑒定的過程中,主要涉及到的痕跡類型包括人體痕跡、路面痕跡、車體痕跡,還有包括相應的肇事者潛在的心理痕跡等方面內容。
3 交通事故中車輛痕跡的鑒定應用
2.1 基于車輛輪胎痕跡來進行推斷車輛類型
從印痕數量、寬度以及輪胎結構等參數,來進行提取相關的車輪數量、軸距、輪距、胎面寬度以及車輪直徑等方面的內容,在此基礎上能夠推斷出車輛類型情況。
2.1 基于車體痕跡檢驗來確定碰撞情況
結合單方的車輛事故情況進行分析,在進行事故原因分析過程中,重點則是判斷車輛是否存在著碰撞情況。結合事故車輛的痕跡的勘察以及檢驗,在綜合分析的基礎上,可以判斷出事故車輛是否存在著碰撞情況,這些都是進行事故調查,以及進行責任認定的重要依據所在。
2.3 基于車體痕跡檢驗來確定車輛的接觸部位
對于交通事故來說,大都是體現在車輛相互碰撞方面,在此過程中,如何科學準確地來進行雙方的接觸部位確定則是開展痕跡鑒定的重要方面。所以,結合痕跡鑒定的要求,可以有效地再現事故過程。一般來說,如果車輛中存在著碰撞問題,則會存在著車輛偏離原行車軌跡的情況,會造成調轉方向以及車輛翻滾等情況。如果涉及到穩定性比較差的摩托車情況,則特別容易出現二次碰撞的問題。所以,從現場痕跡的分析來看,通過綜合分析來判斷雙方的接觸部位[1]。通過首次碰撞造成的刮擦痕情況,能夠對于車輛在瞬間的路面位置情況以及運動狀態,這些都是進行事故原因判斷的依據;針對第二次的碰撞中刮擦痕跡來分析,這些都是碰撞后車輛的位移和運動狀態的重要依據。結合實際現場判斷情況進行分析,科學合理化分析痕跡,從而較為準確的來確定碰撞部分,并能開展相應的受力分析,實現事故發生的再現,這就充分體現出了交通事故中的車輛痕跡鑒定的價值。
2.4 利用車體痕跡分析確定車輛相對運動,推斷事故車輛行駛狀態
針對交通事故中的車體刮擦痕跡來說,其往往是輕微印痕的范疇,相應的形態結構則能對于接觸部位的凹凸結構和相對運動過程進行反映。結合檢驗車輛的刮擦痕跡來說,能夠通過其痕跡走向,推斷出相應的事故車輛、肇事車輛的相對運動狀態,從而判斷出其相應的行駛情況。比如,如果存在著刮擦痕跡的附著物翹起端的方向、堆積物是從低向高的方向,就可以推斷出車輛的相對運動情況;同樣,當存在著單一線條的運動走向也能說明兩者在接觸過程中的相互運動狀態。結合實踐情況來分析,結合車體刮擦痕跡的走向情況,重點對于現場中的人體痕跡、輪胎痕跡、散落物、地面溝槽痕跡、泥土等分布來說,通過相互對應的位置關系來明確相應的位置關系,從而判斷出相關的事故車輛、肇事車輛的情況,能較為準確再現交通事故情況。
2.5 基于車體整體分離痕跡檢驗認定肇事逃逸車輛
結合交通肇事逃逸的相關情況,重點從現場來分析存在的痕跡的發現、提取以及檢驗等內容,從而推斷并認定肇事逃逸車輛。從筆者的經驗來看,結合整體分離痕跡的情況,能成為認定逃逸車輛的重要判斷依據。在實際過程中,在外力碰撞的影響下,完整的物體往往會分離成為幾部分,這樣相互各自分離的部件斷面則會存在著缺損、斷離的情況,應結合相關的情況來進行分離物質地、加工方面的特征分析,可以采用重疊法、拼接法、對照法等方式來進行比較[2,3],從而判斷出是否成為同一認定條件,這些都是進行肇事逃逸車輛的認定依據。一般來說,現場都應該由肇事逃逸車輛的殘留物體,這就應該全方位進行觀察和分析,并保存好相關的部件痕跡,比如,逃逸車輛的車體碎片、燈罩碎片等部件,這些都是可視為同一認定的依據來確定肇事車輛。
3 結論
綜上所述,如何有效的科學鑒定交通事故車輛痕跡,這對于有效進行事故車輛責任認定以及相關的追捕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從車輛痕跡的鑒定過程來說,能夠實現重現事故過程,盡可能較為全面進行事故事實的還原,并能體現出車輛痕跡鑒定的重要性。結合自身的經驗來看,車輛痕跡鑒定涉及到其他方面的內容比較多,具有較強的復雜性,則就應該綜合利用好各項物證檢驗鑒定技術,能全方位檢驗分析事故車輛、肇事車輛以及現場散落物等情況,并能結合實際來進行事故發生的還原,從而對下一步事故責任認定以及打擊佳通肇事逃逸提供有力的依據。
參考文獻:
[1] 樂存旺. 交通事故車輛痕跡鑒定的實踐探索[J]. 法制與社會, 2019年2期.
[2] 張楠, 劉楠楠, 唐濤. 試析車輛輪胎痕跡檢驗鑒定技術[J]. 職工法律天地, 2018年22期.
[3] 黃文峰. 交通事故中的車輛痕跡的鑒定使用[J]. 內燃機與配件, 2018年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