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梅
摘 要: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黨建工作迎來了新形勢和新變化,高校教師黨建工作在新媒體時代背景下的發展也面臨著諸多新挑戰。在新媒體和新時代的大背景下,明確創新高校教師手機黨建工作的重要意義及存在的諸多問題,探索創新高校教師手機黨建工作的途徑,對我國高校黨建工作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新時代;高校教師;手機;黨建工作;創新
一、引言
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是辦好教育的根本保證”。在新時代,我國高校教育擔任著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光榮使命和重大責任,必須要保持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逐步加強和創新高校黨建的各項工作。高校教師是高等教育的辦學主體,做好高校教師的黨建工作是高校黨的基層組織建設中極為重要的內容[1]。因此,在新時代,創新高校教師手機黨建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和重要價值。
二、新時代創新高校教師手機黨建工作的意義
(一)新時代新形勢發展的要求
2017年,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已經進入新時代”。隨著新時代的到來,黨面臨的形勢發生了新變化,復雜多變的國際國內局勢對我國黨建工作提出諸多新要求。高校黨基層組織作為黨在高等教育領域的基本組織,其是否能夠順應時代發展的新形勢進行創新發展,這將關系到我國黨建的活力和根基。因而,在新時代,高校教師黨基層組織必須要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順勢而為、順勢有為,不斷創新黨建工作的發展路徑。
(二)黨建工作創新發展的要求
強國必先強黨,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關鍵在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是引領偉大斗爭、偉大事業,最終實現偉大夢想的根本保證[2]。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黨建工作面臨的大環境已發生了深刻的變革,微信、微博、QQ、抖音、快手等新型的媒體形式為黨建工作的開展提供了嶄新的途徑。作為高校黨建主體的教師,是各種新型媒體的主要倡導者和推行者,因而創新高校教師黨建工作發展的路徑,勢必會推動我國黨建工作的更好開展,進而更加有效地發揮黨建工作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中的重要作用。
(三)高校教師隊伍建設的要求
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人才培養,關鍵在教師,教師隊伍素質直接決定著大學辦學能力和水平”。[3]在新時代,加強高校教師隊伍建設,不斷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最重要的就是要保證黨牢牢掌握教師隊伍建設的領導權,保證其堅定地政治方向。隨著新時代和新媒體時代的到來,高校教師隊伍建設面臨的形勢也日益復雜和多樣,其黨建工作的發展也面臨諸多挑戰。在這一情形下,順勢而為、不斷創新高校黨建工作的路徑也為其隊伍建設提供了新途徑和新保障。
三、新時代高校教師手機黨建工作存在的問題
(一)高校教師手機黨建重視度待提高
自黨的十八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黨的建設,特別是在新媒體時代到來的大環境下,多次強調指出要加強新媒體與黨建工作的融合發展。就目前來看,我國黨建工作借助新媒體形式的探索已取得諸多階段性的成果,如中宣部主管的“學習強國”、中共山東省委組織部的“燈塔—黨建在線”等。這些手機黨建模式雖然已在各高校教師中普及應用,但是在某些高校中,由于認識不夠,重視不足,自上而下存在著某些流于形式、應付了事等現象,所以就失去了手機黨建工作創立和推廣的意義與價值。
(二)高校教師手機黨建參與度應加強
隨著黨的建設與多媒體手段的深度融合發展,各高校也在教師群體中不斷推行和普及手機黨建。在諸多高校自上而下推行手機黨建改革的同時,在高校黨員教師層面卻存在部分參與度不高的現象,如部分年齡較大的黨員教師由于無法適應新的智能設備而放棄參與、部分黨員教師由于認識不夠或認識錯誤而拒絕參與、部分黨員教師由于課時較多或科研任務較重而懶于參與等。高校教師手機黨建工作的發展是自上而下共同推行和倡導的結果,如果僅僅依靠上級的強制命令或推行,并不能夠取得理想的黨建效果,也無法更好的加強黨的建設。
(三)高校教師手機黨建普及度需拓展
從當前高校教師手機黨建工作開展的范圍和參與全體來看,多數高校多限制于黨員教師。的確,黨員教師是高校教師黨建工作的主體和主要參與者,高校手機黨建工作能否更好的落實多依賴于這一部分教師。但是,我們的黨從建立之初就始終秉承著“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信念,黨的發展必須要緊密結合人民群眾,任何脫離群眾的工作都將無法順利開展,高校手機黨建工作也理應如此。各高校在開展手機黨建工作時應該不斷普及參與主體的力度,在要求黨員教師參與的同時,力求吸引更多的群眾教師或其他黨派教師的參與和學習,自覺接受他們的意見、建議和監督,爭取將手機黨建工作惠及每位教師。
(四)高校教師手機黨建多樣化需創新
目前,就某些高校教師黨建工作開展的情況來看,活動形式及運行載體相對比較單一,部分高校教師黨支部的活動形式甚至僅限于開會或宣讀文件等保守老化的方式,而對于倡導和推行的各種新媒體手段卻鮮少嘗試。有些高校雖然按照要求或已嘗試建立了各種黨建手機網站,但在內容、速度的更新等方面卻疏于管理,導致教師參與黨建學習和活動的興趣與熱情較低。高校教師多為新媒體手段的主要嘗試者和受眾者,只有不斷創新多樣化的手機黨建活動形式,才能真正的吸引高校教師黨建工作的積極性,從而更好地加強高校教師基層黨建。
四、新時代高校教師手機黨建工作的創新路徑
(一)加強思想引領,提高創新意識
理念創新是實現微時代背景下高校基層黨建工作創新的基本前提,是高校基層黨建工作發展的內在動力[4]。理念創新最重要的就是要不斷加強對高校黨建工作各參與主體的思想引領,在思想源頭上逐步改變現存的某些陳舊觀念和固化的思維方式,使每位教師參與主體都能夠在思想上主動地適應新媒體時代發展的大趨勢,因勢而為,順勢而為,自覺使用新媒體工具參與手機黨建活動,主動探索手機黨建活動的各項創新方式,從而提高全體教師手機黨建創新的意識,全面做好高校基層黨建工作。
(二)豐富黨建內容,拓展參與主體
高校教師基層黨組織在黨建內容方面要力求更加豐富多彩,除根據上層黨組織要求的各項要求宣傳和貫徹黨的大政方針和政策文件等內容外,還要充分利用各種手機黨建平臺在高校教師基層黨組織中增加有高校特色的創先爭優活動內容、重要特殊節日的宣傳教育內容、教師群體廉政教育內容、先進教師道德模范內容等。這些黨建內容既要充分吸引黨員教師的興趣,也要能夠吸引更多的群眾教師和其他黨派教師參與黨建的興趣和熱情。通過豐富黨建內容,逐步拓展高校教師黨建的參與主體,使黨建工作成為全體教師參與的偉大事業。
(三)創新活動形式,調動參與熱情
高校教師基層黨組織在利用手機開展黨建工作時應改變傳統單一的活動方式,不斷利用快速發展的新媒體技術及教師群體喜聞樂見和樂于接受的新手段來創新活動的形式。例如,在全面主動貫徹和推行上級推行的各種手機黨建APP(如學習強國、燈塔—黨建在線等)的前提下,可利用微信公眾號、微信小程序、抖音、快手等新媒介,逐步搭建高校黨建新平臺,并在這些平臺上逐步探索知識競賽、拍攝愛國愛黨和優秀模范等系列微視頻、正能量事件或話題學習討論等活動。從參與主體的角度探索黨建活動的各種新形式,能夠不斷提高高校教師參與高校黨建的熱情,從而增強高校黨支部的創造力、凝聚力及向心力。
(四)打造特色品牌,增強高校引力
作為黨建工作發展中重要而特殊的一部分,高校教師黨建在黨建工作中的作用不言而喻。但由于當前諸多高校缺乏創新性的探索,因此在黨建工作方面缺少自身特色。高校教師黨建工作應充分利用手機媒介開展有本校特色的黨建品牌,努力形成有歷史內涵、有地域特色、有文化底蘊等的特色高校黨建品牌,逐步探索將本校校風、教風、教學活動、科研活動與手機黨建形式深度融合的特色內容與形式,從而在黨建工作的層面逐步提高高校的吸引力,進一步提高高校的社會地位。
五、結語
高校教師是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時代新人的關鍵所在,高校教師黨建工作發展狀況關系著整體黨建工作的順利開展。自教育部黨組下發《關于加強新形勢下高校教師黨支部建設的意見》以來,中央高度重視高校教師黨建工作。在新媒體時代到來的大背景下,手機已成為高校教師日常生活、工作、學習、交流等的重要工具,是否能夠充分利用手機媒體做好新時代高校教師黨建工作,是新時代高校黨建工作的一次新發展。因此,高校教師黨建工作要抓住這一機遇,不斷創新,勇立潮頭,爭做全黨黨建工作的領頭羊和引領者。
參考文獻:
[1]羅建暉.筑牢高校教師黨建工作基礎的思考[J].北京教育(德育),2017(10).
[2]中新網.如何做好新時代黨建工作 習近平“妙喻”點睛[EB/OL].(2019-07-13)[2019-09-19].http://www.chinanews.com/m/gn/2019/07-13/8893441.shtml.
[3]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尊師重教,習近平總書記這樣說[EB/OL].(2018-09-10)[2019-09-19].http://www.ccdi.gov.cn/toutu/201809/t20180910_179463.html.
[4]涂雪峰,李萍鳳.“微時代”背景下高校基層黨建工作機制的創新研究[J].理論觀察,20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