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項目:本文是2019年度全國職業教育科研規劃課題《京津冀一體化背景下河北省職業院校校企協同育人機制研究》的研究成果。課題編號:2019QZJ060。
摘 要:通過對京津冀協同發展背景下河北省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的存在問題分析, 為職業院校校企合作育人提供了可行性思路。
關鍵詞:職業院校;校企合作;合作模式
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不斷深化,經濟一體化進程加快,為滿足區域經濟發展需求,校企合作在學校與企業之間搭建了一個合作共贏的平臺,應用型本科院校采用校企合作的模式,通過各種途徑,主動與京津冀各企業對接,針對性地為行業企業培養技術技能型人才,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
校企合作是學校與企業雙方共同參與人才培養的全過程。校企合作真正實現了“三個零距離”對接,即用工需求與專業設置零距離,職業崗位與課程設置零距離,崗位能力與教學內容零距離,達到培養與就業的統一。河北省職業院校要想實現校企合作目標,實現學校、企業、學生互利雙贏,具體如下:
一、學校形成良好的校企合作機制,推進辦學機制創新
依托京津冀協同發展及雄安新區的建設及河北省十三五建設規劃,按照“強化服務、突出創新、實現雙贏”的校企合作方針,以“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平等互利、共同發展”的校企合作原則,河北省職業院校應該在人才培養、教學研究、教育培訓等方面開展全方位合作。
(一)學校、企業、行業企共同進行專業建設
學校、行業、企業聯合成立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由校企雙方代表、行業企業專家組成,共同協商制定章程,對專業建設進行統籌規劃,確定校企合作的模式與內容,校企建立日常性溝通聯絡制度,形成長效合作機制。在人才培養模式、課程體系建設、課程標準制定、教學方式方法、教材選用開發、課程評價模式、崗位標準制定、課程案例庫建設、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學校與行業、企業共同調研、協商、聯合完成。
(二)校企多方式互惠互利合作
在學校內建立企業教育培訓中心、在企業內建立學生實習實訓中心;企業選派骨干員工擔任校外指導教師,學校選派優秀教師到企業掛職實踐、頂崗鍛煉;有條件的學校也可引企入校,由企業在學校投入設備、設施,既滿足生產經營需要,又可供學生實習實訓使用。通過多種合作方式,實現學校與企業互惠互利、合作共贏。
(三)校企按訂單協議培養人才
企業向學校采取訂單培養模式,學校學生就是企業的預備員工,學校與企業一同參與管理,共同確定人才培養方案,企業的業務骨干與學校專任教師一同完成教學任務,系統性地培養適合企業專業崗位需求的人員。企業根據人力資源規劃與學校簽訂“訂單”式人才培養協議,加強人才培養的實用性與有效性。企業和學校協商確定年度教學計劃、課程設置、實訓實習標準,實現教育教學與生產經營同步,實習實訓與就業工作同步。
二、企業增強責任感與積極性,優化實踐課程體系
企業經營的目標是為了經濟利益,但也需要承擔一定的社會利益。企業主動參加人才培養的全過程,與院校共同遴聘學生,共同確立人才培養目標,并根據企業職位要求接納學生實習就業。
學生在企業實習實訓中,企業按照職業能力、職業素質、創業能力等來設置實踐教學體系。實踐教學體系不是簡單培養實踐技能,應以培養學生的職業素質為根本目標,著重學生的團隊精神、奉獻精神、合作精神、職業道德和創新意識等方面的培養。積極推行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將企業經營管理內容納入課堂的課程教學,設置工作情景、實踐案例、現場討論講解等方式,不斷提高教育教學的質量水平。
企業要介入專業課程建設。企業應參加學校的專業建設與課程教學,并滿足實習實訓教學條件,為學生實習實訓提供場地、設施。鼓勵企業與教師根據課程特色與授課對象特點,組織編寫實戰性強的校本教材、實訓手冊、實踐技能指導書等教學資源,使實踐內容針對性、執行性、互動性強。如將企業真實的案例引入課堂中,引導學生完成項目,實現課程內容與企業實際需求無縫對接。
企業與學校共同進行師資培養建設。企業主動接收高等院校教師到企業掛職鍛煉,并由經驗豐富的骨干員工擔任校外兼職教師,承擔實踐課程教學、實習實訓指導等教學任務。
校企協商舉辦競賽活動??捎善髽I提供競賽活動內容與方式,高等職業院校組織各種形式的競賽活動,既為企業獲得創新的工作思路與方法,又使學生得到實踐鍛煉。例如與企業共同組織了校園演講比賽、市場營銷策劃大賽、社會調查、商務談判等活動。
三、堅持校企共建師資,構建一支雙師型的教學團隊
堅持校企共建師資。教師隊伍中,一方面是來自高校有豐富教學經驗的專任教師,另一方面是來自校企合作單位有豐富實踐經驗的教師,專業基礎課和相關理論課由來自高校的專任教師完成,實踐性較強的課由來自企業一線的教師完成。同時,積極為雙方師資搭建溝通和交流的平臺,鼓勵校內教師積極向企業教師學習實踐經驗,以提升教師本身的專業技能。例如:我院與三家房地產開發企業共同合作完成房地產營銷課程的建設,課程全部由企業的總經理、總監、項目經理進行任教;教師業余時間或寒暑假可以去企業實習,或擔任企業中的職務,或直接把企業的項目跟企業人員一起開發,或帶入課堂中跟學生開發真實案例,從而提高教師自己的實踐動手能力。
四、政府進行宏觀調控,提供政策支持保障
為了提高企業參與校企合作的積極性,政府應根據區域經濟特點制定校企合作法律法規,確定企業與院校開展校企合作的權利與義務、內容和形式;確定校企合作的運行機制與管理機構;政府確立校企共建實習實訓基地的制度法規,并提供場地、人員、資金的支持與保障;政府制定獎勵實施辦法支持企業招收學生實習實訓,對接收實習生的企業給予財政補貼、稅收優惠;政府可以配置校企合作專項資金專款專用,也可以吸納社會資本,通過捐贈、資助、獎勵等方式降低合作雙方的成本。為了實現校企合作目標,河北省職業院校通過政府、學校、企業、學生多方面的努力,群策群力,共同實現互惠互利互贏。
作者簡介:郝書俊,高級統計師,河北工程技術學院。研究方向:經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