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鳳 韓翠霞 周林娜
摘 要:文創產品是非國有博物館在文化產業中立足的一個最基本、最常見的存在形式,它是非國有博物館文化的重要載體,也是體現館藏文化的縮影,是實現其社會文化服務功能的重要途徑之一。近年來,文創產品的開發在非國有博物館的運營中越來越受到關注和重視,文創產品已經成為各類博物館展陳參觀的最后一個展廳。因此,博物館可以利用文創產品的開發與創新設計等模式,拓展思路,不斷豐富文創產品,逐漸創新和完善文創展廳,使非國有博物館的服務和功能得到進一步拓展和延伸,從而順利運營。
關鍵詞:非國有;博物館;文創產品;開發;創新設計
非國有博物館作為博物館的重要補充,也是民間典藏和展示文物的場所,聯接著人類的過去、現在和未來,是透視人類文明發展的窗口。隨著現代社會的不斷發展與變革,非國有博物館的數量不斷增多,和國有博物館一樣承載著收藏、研究、展示、教育等功能,同時也滿足了社會大眾精神文化產品購買需求。當前,博物館文化產品開發及創新,日益成為非國有博物館發展的重要議題。文化創意產品的開發在博物館的運營中得到更好的發展,需要面對困難和進行創新。
1 目前我國非國有博物館文創產品的開發與創新面臨的問題
目前許多博物館都有意開發文創產品,但據調查顯示,除了北京和臺北等幾家知名博物館的文創產品成為網紅之外,大多數博物館的文創產品不盡如人意,館內柜臺曾有一段時間停止運營。一些社會經濟較為良好的省級博物館也是不溫不火,可想其他地市級場館整體情況更不理想。通過調查分析,發現地方博物館文創產品銷售不濟存在一系列原因。
首先,部分項目開發早期投入較高,但市場回報存在不確定性,各博物館因此在投入上較為謹慎。有些項目投入開發經費不少,但是銷售情況卻不明朗。其次,文創產品內容不豐富,產品相似性程度較高,博物館可以買到的產品往往旅游商店或其他銷售商店也可以買到。所以不能只顧開發,忽略創新。
非國有博物館文創產品主要以旅游紀念品為主,這種產品開發沒有和市場緊密結合,沒有以市場為本位,只注重“新穎”,不注重市場。開發的產品被專家認為有創新度,但市場的消費者卻不買賬。此外,產品開發還遇到利潤分配影響開發者積極性、產品銷售渠道單一等其他問題。針對以上情況,特別是銷售內容上,可以擴大合作產業的涵蓋范圍,沒有納入考慮范圍的行業可以重新思考可行性。
2 學習“杭州手信”的藝術授權形式,推動非國有博物館文創產品設計
“杭州手信”品牌創立四年來,經過精心的運作和發展,已經取得了一定效益,正在逐步成為杭州博物館繼展覽陳列等傳統特色外的又一大亮點。縱觀“杭州手信”四年來的發展擴大,充分的產品藝術授權與營銷手段是其快速發展的原因。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①利用館藏文物線描圖開發文創產品。博物館文創產品的藝術授權不僅牽涉到知識產權保護問題,如果是基于館藏文物的開發與利用,最重要的是如何保證文物這種不可再生資源的安全問題。無論何種形式的開發均有對文物造成損傷的危險,但如果僅憑器物照片進行仿制又難免存在比例失調、形象失真等問題。“杭州手信”文創產品在產品開發過程中充分利館內資源,組織專業人員對藏品進行考古線圖描繪,對照線圖進行產品開發。不僅有效降低了風險,由于考古線圖對器物描繪較為精準,解決了在開發過程中產生的誤差,更利于保證開發出的產品能夠盡可能保留其所蘊含的藝術性。
②舉辦手信文化節活動,充分利用社會資源,為非國有博物館文創產品創立自己的品牌,建立館企合作、館館合作。以“手信”為切入點,深入推進杭州博物館文化創意產品的研發。杭州博物館舉辦了各地博物館手信文化節,并將首批原創文化創意產品與館外文創產品銷售商的產品一同發售,以文創產品集市的形式“讓文物更親民”,搭建多元化平臺,讓游客在參觀博物館感受文化氣息過程中還可挑選購買眾多文化創意產品。這不僅讓“杭州手信”的品牌與設計理念深入人心,也為其他博物館及企業搭建了平臺,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③非國有博物館文創產品的開發創新除了依賴傳統手段外,還引入了新技術,3D打印技術的應用為博物館的文創產品注入了新的活力。利用3D打印可在原有利用考古線圖開發文創產品的基礎上更加省時省力,并進一步確保文物安全。只需幾張照片便可在完全不接觸文物的情況下開發出產品圖。將3D打印技術引入博物館文創產品的開發中,不但節省時間成本,也更加綠色環保。但此種技術的引進也有其局限性,便是一次性投資較大,因此需要根據博物館實際情況進行操作。
3 非國有博物館文創產品的開發和創新設計的有效措施
①建立專業的創意人才及創意團隊。以滿足廣大消費者的文化需求為中心,一切工作以消費者的利益為出發點;要有目的、有計劃地開發文創產品;組建一支富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創意團隊。博物館的創意團隊將藏品的特色與藝術融合來助推文創產品的開發。利用社會公眾需求研究人們的生活及人們日常生活的需要,做一些實用性強的東西。如設計有特色紋飾的小錢包、抱枕、鞋子等文創產品,給觀眾帶來耳目一新的感覺。同時,以產品研究成果為基礎,所有文物藏品都包涵歷史信息,都是過去時代工匠精神的體現,很多都是精品,可以通過這些藏品,挖掘出很多圖案。以文化創意研發為支撐,把創意融進我們的文創產品,而不僅僅是復制。
②提高文創產品自身檔次。緊密結合博物館文化活動,突出本館特色,舉辦展覽。舉辦前期研發一些跟展覽主題吻合的文創產品。以觀眾需求為出發點,采取合作、獨立研發等方式開發文化創意產品,創造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通過舉辦與博物館館藏相關的工藝品設計制作大賽,讓更多的人有參與感,為文創產品帶來生命與活力。文創產品生產多了,一定要特別關注質量,因為文化產品不是一般的商品,是要帶著博物館的形象去進入市場,所以要特別注重質量。
③創造大規模生產文創產品的條件,與企業合作,建立完整的產業鏈,遵循共贏共榮的原則。
④改善購物環境。目前大部分博物館的文創商店給顧客的體驗感太差,這也影響了經營效益。考慮到參觀體驗的整體性,除了部分特殊情況,文創商店是在參觀的末端。但是,到了這里,觀眾往往正受到出口傾斜效應的影響,身心俱疲地只想著盡快離開去休息。而很多博物館商店在設計、商品擺放等方面做得不夠好,觀眾甚至沒興趣多看一眼。所以改變文創商場的位置,有利于消費者產生消費欲望。據調查,有些商店還會有很多外包的商品,同本館關聯度低,而且看起來也缺乏“檔次”,給人一種“雜貨鋪”的感覺,觀眾提不起購物的興致。這些做法都應及時調整。
4 結語
博物館作為典藏和展示文物的場所,聯接著人類的過去、現在和未來,是透視人類文明發展的窗口。當前,博物館文化產品開發及相關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正在日益成為當代博物館最時尚的議題。文化創意品的開發在博物館的運營中越來越受到關注和重視。做好博物館文化創意產品的開發,是延伸教育功能、鞏固服務效果的重要載體。發現非國有博物館文創產品在開發和創新設計中的共性問題,將其避免或努力克服是新時代下的經營策略。將藏品內涵融入文創產品設計中,不只是體現在設計方案上,也體現在創新思維上。學習故宮博物院、臺北故宮博物院以及杭州博物館的成功之處,結合自己地域性和館藏的特色,開發出適合自己發展的文創產品,才是給非國有博物館經營與發展注入新鮮血液的關鍵。
參考文獻
[1]章義平.關于博物館文化衍生產品開發的認識與思考[J].東南文化,2011(5).
[2]孔奕.舟山海洋文化衍生產品發展初探[J].浙江海洋學院學報(人文科學版),2014(2).
[3]安來順.文創產業大有可為[N].中國文物報,2013-09-04(005).
[4]夏愛軍,張鵬斗.文化衍生產品開發與博物館文化的傳播——以明孝陵博物館為例的考察[J].博物館研究,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