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隨慶
鄭州市第八十五中學自2006年建校以來,高度重視學生美育工作,著力提高學生審美能力與人文素養,在美育課程建設、美育活動開展、美育資源挖掘等方面取得突出成果,2018年被評為“鄭州市美育示范校”。
一、美育之美,美在文化
文化是學校的靈魂,也是學校美育工作的精神內核。學校以共生教育為辦學主題,以“人皆英才 人人出彩”為校訓,努力“創造適合學生的教育”,形成了一套完整系統的學校精神文化體系。學校精心建構環境文化、物質文化,傾力打造校園“人文八景”(升旗肅正、晨讀朗悅、候課井然、兩操整齊、自習靜默、活動熱烈、就餐有序、寢宿靜宜),切實搞好校園綠化、美化、凈化工作,以環境文化、物質文化彰顯學校精神文化、課程文化,做到教育全時空、育人無聲處。
二、美育之美,美在課堂
課堂是美育工作的主陣地。我們致力于建構共生課堂,認真研究人與物、教與學、師與生的共生關系,促進彼此之間的和合融洽、相得益彰,努力追尋課堂中極致的共生之美、和諧之美。語文學科的語言之美、想象之美,數學學科的邏輯之美、圖形之美,理化學科的科學之美、結構之美等,每一節課都蘊含有無限多的美育因子,每一門學科都閃耀著美育的光輝。
三、美育之美,美在課程
“用課程改造學校”是八十五中對課程價值的認識和定位。學校共生課程的構建本著國家課程校本化、校本課程多元化的思路,努力形成系統、立體的校本課程體系。一是開設了音樂、美術、舞蹈、書法、閱讀、電影鑒賞等多門美育必修課,全面提升學生藝術素養;二是開發了拓展、修身、藝體、實踐、活動5大類共30多門校本課程,為學生個性發展提供了可能;三是組建了30多個學生社團,不斷強化學生藝術實踐,為孩子提供發現美、創造美、展示美的平臺。
四、美育之美,美在活動
豐富的美育實踐活動是增強學校美育工作有效性的必由之路。學校堅持按照學校活動屆次化、年級活動系列化、班級活動經常化的工作思路開展美育工作:經常組織學生走進科技館、博物館,感受科技之美、人文之美;走進社區開展志愿者服務活動,感受社會之美、生活之美;走進富士康、中鐵盾構等現代企業,感受時代之美、發展之美……此外,學校的四大校園傳統節日(藝術節、體育節、社團節、讀書節)、各類展演競賽等美育活動的常態化實施,讓學生耳濡目染,受到美的熏陶。
五、美育之美,美在評價
學校重視評價的育人功能,努力建構共生評價體系,堅持從核心素養的六大方面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評價,其中將學生參加美育課程學習、藝術活動實踐等的美育素質測評結果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手冊,準確掌握學生藝術發展水平。對藝術學科教學質量進行抽測,強化美育工作成效。每期評選星級少年、最美學生、最美教師、最美班集體,助推學校美育工作順利開展。
總之,學校在辦學實踐中以“共生教育”理念為指引,初步形成了校園文化蘊含美、學科教學體現美、課外活動感受美、親身實踐創造美、多元評價檢驗美的運行機制。我們鼓勵師生成就自己的美,欣賞別人的美,各美其美,美美與共!
(作者系鄭州市第八十五中學校長)
(責 編 曉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