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銳 王哲 劉凱
摘 要:當前加快農村信息化建設能夠統籌解決鄉村發展問題,積極為農村的經濟建設提供新的機遇。我國經過幾十年的廣電網絡建設,在廣電網絡建設中積累了各項優勢,本文以充分發揮廣電網絡優勢大力發展農村信息化為主題展開討論,以求為農村的信息化發展帶來一定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廣電網絡優勢 農村信息化 發展策略
中圖分類號:TN94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9082 (2019)11-000-01
當前隨著廣電網絡取得了巨大發展,廣大農村地區充分利用信息化技術,針對農村區域的信息交流、信息資源以及經濟增長的需求積極發展農村信息化技術,有力提升農村信息化發展水平,積極有效的促進農村地區經濟實現徹底的轉型。在當前的發展時代里,廣播電視網絡仍然是一種十分重要的大眾傳媒媒介。較為豐富的內容、較強的時效性以及傳播的迅速性等都是廣播電視的優勢,另外在廣大的農村地區,農民群眾對外界信息的了解、掌握先進技術和學習農業知識仍然依靠廣播電視渠道,對農民群眾來說農村地區的廣電網絡依然是最有效、最普遍的渠道。
一、當前加快我國農村地區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意義分析
第一,通過加快農村信息化建設有助于實現“三農”問題的更好解決,只有“三農”問題得到充分的解決才能積極促進我國全面小康社會的建成,另外只有加快農村信息化建設的步伐才能積極推動全國“小康社會”建設的發展進程;第二,加快農村地區信息化建設更有利于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當下的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已經獲得了很大的進步和提升,廣大農村地區人民群眾隨著逐漸提升的生活水平,也會生產和生活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尤其是當下很多農村地區的精神生活匱乏與不斷豐富的物質生活條件形成了強烈的反差,所以必須加快廣電網絡向農村地區的建設進程,通過信息化的高效手段積極打造寬帶農村,積極改善農村地區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和質量;第三,要想加快農村地區農業現代化建設就必須加快農村地區信息化建設進程,通過積極發展農業與信息化技術相結合的途徑與策略,不斷提高農業產業發展的組織化、產業化、集約化、智能化以及標準化等水平,實現對農業生產中各項重要生產要素的科學化管理、精準化運行、智能化控制以及數字化設計,最終有效促進農業生產的綜合競爭能力;第四,積極加快農村地區信息化建設也有助于幫助地方政府快速實現政府職能的有效轉變,利用高速發展的農村信息化建設能夠有效促進地方放政府的服務水平與管理職能,以建立農業生產和監測系統為例,只有準確的處理和匯集農村地區的經濟信息和產業運行動態,最終才能實現廣大農村地區實現宏觀上科學的發展。
二、當前廣大農村地區的廣電網絡優勢分析
1.關于農村地區廣電網絡的政治優勢分析
我國經過改革開放的幾十年發展,各地廣電網絡的組建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早在2005年全國廣電總局針對全國范圍內的各縣市區級廣播電視網落資源進行了體制改革,很多地區應國家廣電管理部門的要求和部署將所在地區的廣電網絡傳媒改制成國有企業,一時間各地區的廣電網路企業從地方的廣電管理局紛紛獨立出來,但是這部分廣電企業具有較強的公益性和政治性,依然是政府和黨的咽喉,積極承擔著通過電視節目的轉播來向農村地區群眾傳播黨和政府重要決策的使命與任務。國家要求各級廣電網絡都要發揮出政網黨煤的作用,積極為地方廣電網絡的建設營造良好的環境[1]。
2.關于農村地區廣電網絡的體制優勢
當下的發展形勢中,很多地方的廣電網絡公司都屬于地方政府的直屬企業,很多地區也涌現出了一批又一批的大型廣電網絡文化骨干企業,這些企業用較為雄厚的技術實力和資金實力。目前全國范圍內已經實現省市縣區鄉鎮以及鄉村五級貫通的廣電網絡的設置,廣電網絡集成語音信息、數據信息以及圖像信息等功能與一身,目前正由傳統的雙向信息網絡向5G網絡轉型,隨著國家相關部門為廣電系統頒發5G運營牌照后,廣電系統的5G網絡已經進入了建設倒計時。另外有很多地區在廣電網絡建設中實現了物力、財力以及人力的垂直管理,這樣不僅提高了建設效率,更有利于通過統一管理、建設以及規劃實現更大的項目建設。
3.關于農村地區廣電網絡的資源優勢
自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期,全國廣電網絡就已經開始了緊鑼密鼓的建設,通過衛星、無線以及有限的相結合建設,目前已經在全國范圍內積極覆蓋了所有的農村區域,利用統籌建設的城鄉光纖網絡和資源成功接入千家萬戶,目前廣電網絡已經覆蓋全國范圍內90℅的用戶,積累了豐富的用戶資源。另外在廣電網絡系統中已經積極儲備了大量的人才和技術資源,能夠為用戶提供海量的節目,這是其他運營商目前無法比擬的優勢。
三、依靠廣電網絡優勢積極發展農村信息化的有效策略
第一,加大財政資金的投入,繼續深化農村信息化建設,以社會公益項目的建設為切入點,給予更高的資源和技術投入,在今后的農村信息化建設中各級地方政府要積極給予更高的廣電網絡建設支持,積極規劃“村村通”等大型惠民工程建設,通過農村信息化的建設積極打造“智慧鄉村”;第二,加強廣電網絡自身發展資源以及基礎性投入的整合,將農村文化資源、扶貧建設以及新農村精神文明建設資源統一整合,確保以最少的投入獲得最大的產出;第三,各級地方政府要積極給予有效的資金和政策支持,尤其是在針對更大范圍內的公益性惠民工程,各級地方政府可以采用著物補償優惠、電費優惠減稅免稅以及政府貼息等方式,積極鼓勵各地用戶與廣電網絡達成合作協議,出資購買廣電網絡企業的公共服務;第四,繼續促進廣電網絡電視用戶率的入戶率和覆蓋率的提升,針對各農村地區積極引用廣電網絡采用農戶交一點、廣電優惠一點以及政府補貼一點的方式,降低農村讓群眾加入廣電網絡的門檻和難度,這樣才能最終有效提升給用戶覆蓋率[2]。
結語
總之,充分發揮廣電網絡優勢,大力發展農村信息化建設任重而道遠,需要各部門、各廣電網絡企業積極合作,最終才能構建出一條農村信息化和諧發展之路。
參考文獻
[1]華萬勝,周德正.農村廣播電視網絡優化策略研究[J].鄉村科技,2019(8):117-118.
[2]俞立勛.廣電雙向網絡在農村鄉鎮地區的應用[J].中國新通信,2018,20(6):13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