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欣予
【摘要】舞蹈作為一種廣受人們喜愛的藝術形式,給人們帶來了完美的視聽體驗。在一場舞蹈表演中必須要有舞蹈音樂的配合,舞蹈音樂結構和所蘊含的情感都對舞蹈表演有著重要的影響,提升舞蹈表演的美感;與此同時,舞蹈表演也能夠升華舞蹈音樂,二者之間相輔相成。本文對舞蹈音樂結構與舞蹈表演的關系進行了研究,希望能夠為二者的融合提供一些參考,更好地滿足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
【關鍵詞】舞蹈音樂結構;舞蹈表演;關系
【中圖分類號】J60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舞蹈音樂結構包括旋律結構、段落結構和情感結構,音樂結構與舞蹈表演之間是相互影響的,因此,對于舞者來說,不僅僅要練習舞蹈技能,還要能夠正確地處理舞蹈音樂與舞蹈的關系,這樣才能激發出舞者的創作靈感,從而更加深入地刻畫舞蹈形象,提升舞者的舞蹈表演水平,也有助于提升舞蹈音樂結構和舞蹈表演的藝術魅力。
一、舞蹈音樂結構的內涵
舞蹈的音樂結構包括了旋律、段落和情感三個方面,舞蹈表演的段落編排、風格和情節布置各個方面都會受到舞蹈音樂結構的影響,音樂結構為舞蹈動作的創作奠定了基礎,一場完美的表演必然要與音樂結構完美地貼合。
(一)舞蹈音樂的旋律結構
在舞蹈音樂中,旋律的作用非常重要,舞蹈的音樂旋律分為對抗式、對話式、變化式、無視式和演繹式等,舞蹈音樂旋律是支持音樂的框架,通過旋律結構能夠表達出音樂的效果,通過旋律才能夠向大眾傳遞藝術性和審美性。對抗式的旋律結構通過創造對抗性的象征化舞蹈語言體現出音樂和舞蹈鮮明的對比效果;在對話式的旋律結構中,音樂作為一種背景出現,重要的是要突出舞蹈表演;變化式的旋律結構是在同一種音樂中,利用舞蹈語言和音樂的變化體現表演的內容和題材,不同的舞蹈表演能夠呈現出多樣化的舞臺效果;無視式旋律結構不特別突出舞蹈的獨立性,而是將舞蹈與音樂自然地結合起來,體現了舞蹈表演中舞蹈和音樂的平等地位;演繹式旋律結構重視舞者與音樂之間的配合,流暢地體現音樂。
(二)舞蹈音樂的段落結構
舞蹈音樂有很多段落形式,主要有一段式、二段式、三段式和交響式,它們適用于不同的場合,所傳遞的音樂感覺也不相同,在舞蹈中,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選擇不同的段落結構形式。一段式結構的音樂結構規模比較小,而且比較簡單,主題單一,經常用在民間舞蹈中來表現一種單一的形象,在傳達情感方面比較直接,有利于舞蹈的記憶和傳承,觀眾在一種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感受舞蹈;二段式結構主要由兩個樂段構成,其音樂思想相對成熟,能夠將舞蹈的內容更加完整地表達出來,因此常見于敘事性較強的音樂段落中,幫助舞蹈形成一定的敘事層次,向觀眾傳遞了比較清晰的表演內涵;三段式舞蹈音樂結構是目前舞蹈表演中應用最廣泛的一種,包含了三個獨立的樂段,深化了舞蹈的主題,在表達思想情感上更加完整;交響式音樂結構的完整性和邏輯性較強,繼承了交響樂的風格特點,一般應用在一些大型的情景舞蹈表演中,借助交響樂賦予舞蹈表演音樂的動感美,同時幫助舞蹈表演達到更深層次的情感,適合較大的敘事場面,給觀眾直接的心靈沖擊。[1]
(三)舞蹈音樂的情感結構
音樂的情感是音樂的靈魂所在,也直接影響了舞蹈的表現形式,例如一些較為簡單的音樂并沒有太多的變化形式,因此舞蹈動作一般比較容易,也沒有太多情感的融入,帶給觀眾的感觸也不深;而一些比較復雜的音樂會加入更多的內容和作者的感悟,因此在舞蹈過程中舞者要仔細地拿捏情感,挖掘出舞者內心的情感體驗,并表現在舞蹈表演中,使觀眾能夠體會出每一個舞臺形象所代表的故事,從而引起觀眾的情感共鳴,不同的音樂情感與不同的舞蹈表演相結合會產生完全不同的舞蹈效果。[2]
二、舞蹈音樂結構與舞蹈表演的關系
(一)舞蹈音樂旋律結構與舞蹈表演的關系
舞蹈表演離不開舞蹈音樂,不同的音樂有著不同的旋律,各自的特點也都不相同,這種音樂旋律之間的差異在舞蹈表演中能夠創造出不同的舞臺效果,為舞蹈表演增添活力,使舞蹈表演充滿生命的同時影響觀眾的思緒[3]。舞蹈表演要通過音樂表達舞蹈表演者的情緒和內心世界,展示出舞蹈作品的內涵,營造舞蹈表演的氣氛,從而帶動觀眾的情緒。在舞蹈表演中,當出現慷慨激昂的音樂旋律時,舞蹈表演者要配合較為歡快、流暢的舞蹈動作,當出現嚴肅沉悶的音樂旋律時,舞蹈表演者要配合舒展、緩慢的舞蹈動作,從而增加舞蹈表演的層次,給予觀眾鮮明的對比,提升整個舞蹈表演的效果。例如,著名的芭蕾舞劇《天鵝湖》,之所以能夠長久地影響幾代人,除了與舞蹈技藝的精湛有關之外,更重要的是與音樂旋律的完美結合,體現了舞蹈表演的重心。
(二)舞蹈音樂段落結構與舞蹈表演的關系
舞蹈音樂的短短結構與舞蹈表演的關系也非常密切,不同的段落結構能夠幫助舞蹈表演者表達出不同的舞蹈內涵。例如,舞蹈表演者在進行舞蹈創作過程中,采用一段式結構進行編排,結合簡單的舞蹈動作,能夠更好地表演出某一部分的情感,表達簡單的舞蹈含義;采取兩段式、甚至三段式結構進行編排能夠更加清晰地表達出舞蹈音樂的深層次主題,從而使整個舞臺效果更加生動。[4]除此之外,舞蹈表演者在將舞蹈與舞蹈音樂段落結構結合的過程中,不但能夠清晰地表達出不同音樂段落的層次,還能夠豐富舞蹈表演效果,例如,大型紀實舞蹈詩《震撼》,就是由11個段落組成,將悲愴的音樂與舞蹈動作結合,再現了地震發生到救援再到感恩的一幕幕催人淚下的場景,充分表現了災難的沉重、人性的光輝,國家、軍隊、教師、父母的偉大,以及四川人民不屈不撓的偉大精神,感染了無數觀眾。
(三)舞蹈音樂情感結構與舞蹈表演的關系
在舞蹈表演過程中,不僅僅要讓觀眾欣賞舞蹈動作,更重要的是向觀眾傳遞舞蹈中所蘊含的精神。舞蹈音樂的配合就能夠幫助舞蹈表演達到這一目標,因此,在選取舞蹈音樂的過程中,就要考慮舞蹈音樂中的情感是否符合舞蹈表演所要傳達的內涵,如果舞蹈音樂和舞蹈表演所要傳遞的情感是一致的,那么舞蹈表演會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能夠激發出舞蹈表演者的創作靈感,不會使舞蹈表演顯得形式化,更加容易與觀眾產生情感共鳴。例如,很多藏族音樂體現的都是一種激昂豪邁的情感,因此,在選擇舞蹈音樂之后,為了能夠體現出藏族人民的果敢,在舞蹈表演中要編排一些迅速轉身和挺身屹立的動作;在古代祭祀過程中演繹的舞蹈動作一般都是簡單重復的,目的是表現出一種對祖先的敬畏之情,所以在選擇音樂時要選擇簡單的、具有強烈節奏的。[5]
(四)舞蹈表演對舞蹈音樂的影響
一場完美、精致的舞蹈表演必須要具備音樂的情感美和舞蹈的形體美,二者缺一不可。舞蹈演員伴隨著不同的舞蹈音樂跳舞,觀眾在欣賞過程中也是一邊觀賞一邊傾聽,因此舞者在掌握嫻熟的舞蹈技能之后,通過舞蹈動作的演繹體現出了對音樂節奏的把控和音樂情感的理解,將其融合在舞蹈表演中,賦予了舞蹈音樂故事和內涵,也是對舞蹈音樂美感的一種升華,觀眾不僅在視覺上感受了舞蹈的魅力,也在聽覺上得到了更加震撼的感受。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舞蹈音樂結構與舞蹈表演之間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舞蹈是一種多藝術形式的結合體,通過音樂的配合,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增添舞蹈表演的氛圍,而且通過跌宕起伏的音樂也能夠幫助觀眾理解舞蹈表演,帶動觀眾進入舞蹈表演的情境中。所以說,研究音樂旋律結構、段落結構和情感結構有助于提升舞臺作品的質量,同步的音樂和舞蹈動作更加能夠感染觀眾,從而取得更加良好的表演效果,二者的有效結合能夠為舞蹈表演增添內涵,是相互促進的關系。
參考文獻
[1]林敬涵.論舞蹈音樂結構與舞蹈表演的關系[J].北方音樂,2016,36(19):158.
[2]田原.舞蹈音樂結構與舞蹈表演的關系[J].黃河之聲,2016,(22):98.
[3]陳朝霞.舞蹈音樂結構與舞蹈表演的關系經驗談[J].北方音樂,2017,37(4):242-243.
[4]羅曉艷.探討舞蹈音樂結構與舞蹈表演的關系[J].科教導刊-電子版(下旬),2018(9):222.
[5]回冬穎.關于舞蹈音樂結構與舞蹈表演的關系[J].北方音樂,2018,38(16):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