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舒婷
(中北大學藝術學院,山西 太原 030001)
鋼琴演奏是一項藝術性極強的活動,其一方面要求演奏者具有良好的鋼琴底蘊,另一方面還需要掌握必要的鋼琴技巧,同時還應該對樂曲有獨特的認知,這樣才可以實現鋼琴技巧與表演情感的良好結合,才能演奏出充滿活力的樂曲。
在鋼琴演奏過程中,演奏者的表演能力與其本身的鋼琴水平有直接的關聯,在實際中提高鋼琴演奏者的表演能力對于其本身有很大的作用,主要表現在:(1)提升演奏者的音樂表現力,通過表演能力的培養,可以讓鋼琴演奏者更好的掌握音樂節奏,幫助其更好的把自身情感融入到音樂中,并從中深入感知音樂的意境,帶給聽眾良好的聽覺刺激。同時鋼琴本身不僅僅是一門聽覺藝術,也是一門視覺藝術,聽眾可以在視聽感觸中對音樂的情感進行全面感知。(2)實現風格與結構的良好統一,由于不同的鋼琴演奏者對鋼琴曲目有不同的感知,加上演奏者有獨屬于自身的演奏風格,通過鋼琴演奏中表演能力的提升,可以幫助鋼琴演奏者更好的將自身的音樂風格與音樂結構統一起來,讓演奏者在保持原創風格的基礎上,形成獨屬于演奏者的理解,從而更好的將自身的情感融入到作品中,這樣聽眾就可以更好的記住鋼琴演奏者。
對于鋼琴演奏者,其本身需要記憶很多鋼琴曲目,這就要求鋼琴演奏者在記憶曲譜的過程中,不能依靠死記硬背,應該在記憶過程中尋找相應的音樂規律,結合音樂邏輯、音調模式、音樂結構、作品脈絡、音樂節奏等進行曲譜記憶。鋼琴演奏者在聽曲目的時候,可以發揮自身的想象,深入的感知曲目的情感,將曲譜想象成文字、畫面、電影,讓鋼琴演奏者可以在沒有琴的情況下,也能記住曲譜細節,并形成自然動作,這樣在具體演奏中就能很好的將曲目表現出來。
對于鋼琴演奏,其主要是通過旋律來實現的,因此,在提升鋼琴演奏中的表演能力時,首先要注重提升演奏者對作品的理解程度。大多數的鋼琴音樂作品創作都是在自然中得到靈感的,其是對現實聲音及自然聲音進行模擬實現創作的。在實踐中,鋼琴演奏者要對鋼琴作品的創作背景進行充分了解,并在相應的情景中進行曲目鑒賞,從而達到提高對作品的理解、感悟。對于以表情為主的鋼琴作品,大多是根據作者的心情創作的,其本身沒有具體的標題,很多作品都是按照序號表示的,對于這類作品,鋼琴演奏者需要對作者創作時的情緒、意境進行充分感知,從而深入挖掘作品中的情感,而這也對鋼琴演奏者本身的文化知識、藝術修養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指法是鋼琴演奏中,十分重要的基礎,指法會對鋼琴演奏表演能力帶來很大影響,所以在實際中,還需要鋼琴演奏者注重指法的提升。鋼琴演奏者要注意,手指長短并不是影響彈奏技巧高低的關鍵因素,只有掌握了規范的鋼琴彈奏指法,才可以具備嫻熟的鋼琴彈奏水平。在日常訓練中,鋼琴演奏者要注意,目光不能離開受,同時要注重穿指、跨指技巧的反復練習,這樣鋼琴演奏者才可以在實際練習中找到適宜自身的彈奏跨度。需要注意的時,指法訓練雖然具有一定規律,但是其訓練并沒有捷徑,是需要鋼琴演奏經過長期積累、訓練,這樣才能提升指法技巧,進而促進鋼琴表演能力的提高。
心理素質水平是鋼琴演奏過程中影響表演能力的關鍵因素,其不僅體現出了鋼琴演奏者本身的精神面貌,同時也是對曲目精神狀態的體現。在提升鋼琴演奏表演能力過程中,演奏者需要特別注重自身心理素質水平的提升,在日常訓練中鋼琴演奏者要注意觀察、剖析,及時掌握自身的不足之處,不斷練習,提升自身的演奏自信心。同時鋼琴演奏者還應該積極的適應舞臺環境,要找好自身在人前表演的狀態,這樣才能用更好的狀態來表演曲目,帶給聽眾更好的視聽感受。
眾所周知,缺乏音樂表現力的演奏是沒有生命的,是缺乏藝術感染的,在鋼琴演奏中,技巧雖然是基礎,但富有原創力量的音樂表現力則是優秀鋼琴演奏者展現音樂魅力的內涵,所以在實際中,鋼琴演奏者還需要特別注重提升自身的音樂表現力。首先,鋼琴演奏者要注意提升自身的技術性能力,如音準節奏、基本分句、奏法等;其次鋼琴演奏者要做好“案頭工作”,也就是要對作品的背景、作曲家的音樂風格等進行全面了解,然后要從中感悟作品的內涵、情感,并將自己對作品的體驗、情感融入到作品中,實現對作品的二次創作,以此提升自身的音樂綜合表現力。最后,鋼琴演奏者還需要具有良好的音樂想象力、藝術文化修養,用心感悟作品的力量、律動,學會傾聽和聲架構,從而將音樂作品很好的展現出來。
總而言之,鋼琴演奏是一項漫長、枯燥的過程,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為了更好提高鋼琴演奏水平,就需要加強各項練習,如準確記憶鋼琴曲譜、提升對作品的理解程度、掌握相應的指法、提高自身心理素質、提升音樂表現力等,努力提升鋼琴演奏表演能力,為聽眾演奏出動聽的樂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