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 雯
(晉中學院音樂學院,山西 晉中 030619)
隨著“互聯網+教育”時代的帶來,以微課為代表的現代教育藝術在音樂教育領域也開始大顯身手。由于微課可以集圖片、音頻、視頻、文字等多種媒體信息資料于一體,而且教學內容比較精煉,所以在音樂教育領域中的應用具有比較大的靈活性和適應性。微課在小提琴教學中的應用,一方面可以使小提琴的課堂教學內容和演奏技巧進行更加形象化的展現,豐富教師的教學手段,活躍課堂教學氛圍,另一方面可以通過微課資源的開發建設,為學生對小提琴的自主訓練提供學習指導,讓學生的小提琴學習和訓練更有針對性。對此,小提琴的授課教師在平時要重視微課教學的應用研究,實現微課教學在小提琴教育領域的有效應用,提高小提琴課程的教學效率。
基于微課短小精悍、應用方便等方面的特點,教師在小提琴教學中要充分發掘其應用優勢,將其教學輔助功能最大化。首先,教師可以借助微課明確小提琴課堂教學的主題,提前讓學生對課堂所學內容以及需要實現的課堂目標有一個全面的了解,這樣學生在學習上會更有針對性,有助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更好的掌控學習節奏,提高學習效率。其次,教師可以借助微課教學手段來活躍課堂教學氛圍,促進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從而避免了小提琴教學中的單向灌輸,如通過一段小提琴演奏的視頻或比賽畫面的導入,讓學生總結和討論其中的成功之處或不足,可以有效增強小提琴教學的互動性、趣味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再次,微課教學資源可以成為學生小提琴自主學習的重要素材,也可以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主體意識,激發出學生的小提琴學習潛能,如音樂教師可以專門設計與小提琴演奏技巧、訓練方案等相關的微課教學資源,并上傳學校的網絡教學平臺,學生在自主登錄后可以檢索自己需要借鑒的教學資料,從而實現有效的自主學習和訓練。
微課教學在小提琴教學實踐中的應用,具有顯著的教學促進功能,但也并不代表微課的應用越多越好,教師也不能在教學應用上過于隨意化。由于微課教學并不是萬能的,其教學應用效果還會受到教師信息化教學素質等因素的影響,所以教師在小提琴教學中應用微課時一定要科學合理、因地制宜、因時制宜。一方面,音樂教師應當科學選擇微課教學內容,即對于適合微課教學的小提琴教學內容,可以開發相應的微課教學資源,不適合的切忌生搬硬套;另一方面,微課教學應用應當突出教學重點和難點,即對于在小提琴教學中遇到的重點和難點問題,應當優先開發和導入微課教學資源,而且微課的知識容量不宜過大,時間不宜過長,在強調以視頻資源為主的同時,可以實現與三維圖像、動畫、音頻等教學資源的組合型運用,從而對小提琴知識內容以及演奏技巧等進行立體化的展現,降低學生在學習與訓練過程中的思維障礙。
微課在小提琴教學中的應用,課堂教學環節的應用是音樂教師應當首先需要考慮的。基于微課的特點,教師可以將微課重點應用在課新課導入階段和課末總結階段,在課中則是根據教學實際情況進行靈活安排。一方面,在新課導入階段,音樂教師可以根據教學主題設計出新穎性的問題,并制作出富有趣味性和吸引力的微視頻,讓學生通過微視頻明確本節課將要實現的教學目標,面臨的教學內容等,既讓學生做到了心中有數,又可以對學生的課堂學習注意力進行有效的集中,確保了小提琴教學過程的針對性和高效性。另一方面,在課末的總結環節,音樂教師可以通過微課對本節課的授課內容進行快速回顧,對教學內容進行適當延伸,并安排適當的課外作業和訓練要求,從而讓小提琴教學更有廣度和深度。
微課對小提琴教學的輔助功能和促進作用,不僅僅體現在對教師教學的幫助上,還可以對學生的課外自主學習和訓練提供有效的指導性素材。在微課教學模式下,小提琴教學的傳統模式完全被顛覆,教師的小提琴教學能夠打破時空的限制,通過微課教學網絡平臺的建設,讓學生的小提琴學習可以隨時、隨地,通過電腦、智能手機等終端進行在線學習或分享,建立起教師課堂教學與課外學生自學的有機聯系,讓學生的小提琴學習和訓練可以有更加廣闊的自主空間。不僅如此,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學習實際,檢索真正適合自己學習情況的微課資源,通過在線檢索、在線點播、在線學習、在線反饋等形式,實現個人小提琴專業素質的有效發展。
總之,將微課應用于小提琴教學的具體實踐,可以豐富小提琴教師的教學手段,更好的指導學生的小提琴自主學習和訓練,這對于改變小提琴教學的傳統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對此,教師在小提琴教學的實踐中,要善于發掘微課的教學功能和價值,實現微課與小提琴教學的有機融合,開發更多與小提琴教學相關的微課教學資源,提高自身的微課教學應用能力,進而開創小提琴信息化教學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