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 威 廣州科技職業技術學院
當今社會快速發展,學校教育需要隨之進行改革,中職聲樂教學也是如此。但聲樂教學與其他學科不同,聲樂教學往往沒有明確的內容,具有較強的抽象性,這就導致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較困難。如何使學生真正領略聲樂的重點,在學習中加強對聲樂的了解?本文從情感表達和演唱技巧兩個方面進行了分析與研究。
我們在平常聽到一首歌時,評定這首歌動聽與否的首要標準是歌曲的旋律、歌詞內容、歌手的情感。普通人往往從這些方面憑直覺來評定一首歌,但作為一名聲樂專業的學生,不僅要考慮以上方面,還要觀察聲樂方面的演唱技巧。其中,情感表達與演唱技巧是聲樂教學的重點。情感是一首歌的靈魂,若一首歌缺少情感,便是失敗的,無法讓人產生共鳴。
在一些中職院校的聲樂教學過程中,由于學校的原因,教師的專業能力相對薄弱,在很多方面有待提高。很多中職學校忽視了聲樂學習,任課教師有很多不是專業的聲樂教師,這就導致教學的專業性較低。甚至還有些學校頻繁出現教師崗位變動,對于學生來說,任課教師頻繁調換,會降低學生對聲樂學習的重視程度,自然導致學生聲樂學習的效果較差。
在傳統學習中,聲樂往往容易被忽視,這種情況持續了很長時間。如今,教師應積極突破這一困境,抓住強化聲樂教學的機會,激發學生對聲樂學習的興趣。中職教學的目的不是讓學生成為專業的音樂家,而是讓學生養成興趣愛好,培養一技之長。這也要求教師不能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避免過多地講解枯燥的理論知識,以免消磨學生對聲樂的興趣。
音樂可以使人們產生共鳴,在平常生活中,人們經常會聽到某一首觸人心弦的歌曲,感動到流淚,或聽到歌曲便使自己平靜下來,在開心時聽歌,使好心情延續下去。一些人平常去KTV唱歌時,開心的時候點歡快的歌曲,傷心的時候點比較憂傷的歌曲,這從側面說明,歌曲能夠表達人們的心情與情感。我們在學習聲樂時一定要融入感情,將感情帶入其中,使人們能更喜歡我們演唱的歌曲,并由此喜歡演唱者。在每一次發聲中融入對歌詞的感想和對歌曲的情感,其表現效果會更加出色,演唱者在表演時一定要把控好歌詞,清楚地表達歌詞內容,使聽眾能夠清晰地聽到每一句歌詞,否則演唱將是失敗的。在音樂的發展中,最開始時,人類還沒有形成語言時,就已經知道用聲音的高低來表達自己的意思和情感了。這是人類本體最初的生命運動,隨著人類的起源而起源,隨著人類的發展而發展,是用來表達人類情感的一種方式。在語言出現后,人們開始發展音樂,因此,在學習聲樂時一定要重視情感的表達,這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內容之一。
學習聲樂時,并不是如日常唱歌一樣隨心所欲,而要注重一定的技巧。在呼吸時就應重視多方面問題,如演唱者的氣息不足,那在演唱時就會出現演唱中斷的情況,這是萬萬不可的。所以在演唱時,演唱者應格外注意呼吸,當演唱者能夠較好地把握氣息時,便能較好地把握多首歌曲的演唱;若演唱者不能控制自己的呼吸,很有可能會傷害聲帶,而聲帶是演唱者最重要的發聲部位,在平時的練習中,一定要注意保護。此外,在口型方面,不同的口型會產生不同的聲音,正確把握口型會使演唱更加順暢。
綜上所述,在中職聲樂教學中,教師一定要重視對學生演唱情感和技巧的教學,不可隨意開展教學。學校應對聲樂教學引起重視,聘請聲樂專業的教師任教,以免誤人子弟。同時,在教學時,教師要重視對情感的把控和演唱技巧的應用,要引導學生加強訓練,及時吸收所學知識,做到學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