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媛 吳娜
【摘要】檔案安全是檔案工作的底線,是檔案事業的根基。檔案安全隱患排查和整改工作是保證檔案安全完整的有效手段。本文從實踐工作出發探討了檔案安全隱患排查的范圍和整改落實的方法,提出了具體有效的操作策略,希望對廣大檔案工作者有所幫助。
【關鍵詞】檔案;安全隱患;排查;整改
檔案是人類社會實踐活動的真實記錄,承載著記憶歷史、傳承文明和服務現實的重要任務,檔案是不可復得的珍貴寶藏。安全是檔案工作的生命線,確保檔案安全是檔案工作的根本任務和基本底線。近期多個國家和地區頻發檔案安全事故,2018年9月巴西國家博物館毀于大火,近2000萬件藏品被燒毀;最近法國巴黎圣母院也發生嚴重火災,損失慘重;今年1月深圳市檔案中心配電機房發生火災,因搶救及時雖未造成人員傷亡和檔案燒毀事故,但也為各級各類檔案機構敲響了檔案安全的“警鐘”,如何確保檔案安全?如何在日常工作中對檔案安全隱患進行排查并整改已成為檔案工作的當務之急和重中之重。
一、檔案安全隱患排查的范圍
(一)消防設施、監控報警系統排查。要檢查檔案庫房、主機房、微縮用房、聲像技術用房、空調機房等房間是否有設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并能夠正常運行,檔案館區外是否設有消防給水系統;要檢查檔案庫房、業務用房和技術用房是否設有氣體滅火系統或細水霧滅火系統并能正常使用;要檢查檔案庫房內是否有明火設施,采取什么措施防范,滅火器是否符合規范并能有效使用;要檢查檔案館內的消防設施、器材、裝具和消防安全標志是否有效,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消防車通道是否保持通暢。
(二)電氣線路、水暖管道、機電設備排查。要根據不同檔案館的級別檢查檔案庫、變配電室、水泵房、消防用房等用電負荷等級是否達標,檔案庫區的電源開關是否設有防漏電、防過載安全保護裝置并能正常發揮作用;檔案庫、主機房、微縮技術用房內的配電線是否有保護管且絕緣層是否有老化、龜裂、碳化現象;要檢查空調器、電熱裝置單獨的配電線路是否有安全保護管并能發揮作用;要檢查檔案庫區是否有消防以外的給水點,如果有,是否有積水現象,并且有防漏、防淹措施;要檢查檔案庫房、主機房等是否配備漏水探測儀器并且能正常發揮作用;要對防雷設施進行檢測,確保其能正常發揮作用。
(三)安防設施設備排查。要根據不同級別的檔案館檢查建筑外門及首層外窗的安全防范設施是否有漏洞,檔案館入侵報警、出入口控制、電子巡查等安防系統是否正常;要檢查通往庫區和主機房等通道出入口的門禁系統和呼叫聯絡系統是否正常;要檢查檔案庫、展廳、主機房、閱覽室、修裱室、微縮室、數字化辦公室和中心控制機房等重點地區視頻監控系統是否能正常發揮作用并且影像資料的保存時間要達到3-6個月。
(四)檔案用房、裝具設施設備排查。要檢查檔案庫房、對外服務用房、檔案業務和技術用房、辦公用房和附屬用房是否分開使用,有無轉借、出租情況;要檢查固定檔案柜、檔案密集架每層隔板的承重情況及使用過程中是否有塌陷和不穩現象;要檢查電動密集架的電線路是否有穿管保護且是否有可靠的短路保護裝置;檢查磁性載體檔案裝具是否能滿足防磁要求;檢查空調、加濕、防潮設備是否能正常發揮作用,能否滿足室內溫濕度要求;要檢查陽光直射庫房窗簾防光、防熱、防曬情況。
(五)檔案實體安全排查。要檢查檔案報表、臺賬、各級目錄是否完整、準確并且與上架檔案能夠對應索引、調用;要檢查特藏檔案的保管情況;要檢查專人專責庫房管理措施是否到位;要檢查檔案接收、查借閱、利用審批手續是否完備,借出檔案收回情況及運輸設施和裝具是否符合規定;要檢查是否有檔案定期清查盤點記錄及防蟲、防霉、防鼠等“八防”工作記錄;要檢查受損檔案搶救情況及檔案保護措施和裝具是否落實到位。
(六)檔案信息安全排查。要檢查主機房是否達到《數據中心設計規范》等相關要求;要檢查局域網、政務網和因特網是否實現三網隔離;要檢查防火墻、漏洞掃描、入侵檢測、安全審計等網絡安全設施是否能正常發揮作用;要檢查檔案基礎軟件是否使用正版并通過相關有資質的機構測試和驗收;要檢查系統備份的可靠性及外包軟件安全協議的落實情況;要檢查系統管理員、安全保密管理員、安全審計員權限劃分情況及主機房管理、設備管理、系統運行情況及安全管理制度及措施是否落實到位;要檢查數據在收、管、存、用等不同業務環境中的安全及控制情況;要檢查檔案信息存儲介質載體情況及備份、異地存放是否達到相關要求;要檢查檔案數據開放利用和流轉環節是否安全并符合法律法規和相關制度要求。
(七)檔案安全保障機制排查。要檢查檔案安全保障隊伍是否健全,有無領導機構及專業隊伍;要檢查檔案安全工作制度是否健全、職責是否到位;要檢查是否定期開展安全隱患排查、處置工作;要檢查是否建立安全應急預案并定期開展應急演練;要檢查是否進行安全業務宣傳培訓及內部安保工作情況。
二、檔案安全隱患整改方法及落實
檔案安全隱患排查是手段,只有將檢查出來的風險隱患逐一進行整改落實,才能達到確保檔案安全的根本目的。
(一)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國家機構、企事業單位和社會組織應當將分管檔案工作的負責人確定為檔案安全第一責任人,做到親自抓、親自管,親自領導整改工作。具體檔案工作者為檔案安全直接責任人,對檢查出來的檔案安全隱患要逐條分工負責,要制定整改方案、落實整改措施、追蹤整改進度、檢查整改效果,做到責任明確,層層到位,件件落實。
(二)提高效率,確保完成。發現隱患就意味著安全事故隨時都有發生的可能,所以排除隱患是刻不容緩、當務之急的,應當及時整改。要設定整改時限,保證整改經費,按時完成整改任務。一線檔案工作人員既是整改措施的具體落實者,也是整改過程的監督者,要本著為自己負責、為單位負責、為社會負責、為歷史負責的態度確保整改落實到位。
(三)組織驗收,落實效果。檔案安全隱患整改任務完成以后,要組織檢查驗收,檢查驗收合格后相關責任人和單位的主要負責人要簽字確認,檢查驗收不合格的應當重新整改,直到合格為止。對于專業性比較強的整改項目,還應當請消防、建筑、網管、安全等第三方機構協助檢查驗收并出具意見,以確保整改效果。
(四)完善制度,強化培訓。國家機構、企事業單位和社會組織應當建立健全檔案安全制度機制,定期定時排查隱患,做到及時發現、及時整改、及時排除。要根據《檔案工作突發事件應急處置管理辦法》等相關規定和要求,制定火災、爆炸、信息安全等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預案。要加強檔案安全知識和技能培訓,使其覆蓋全體工作人員,要定期進行檔案安全突發事件應急演練,確保相關工作人員熟悉消防器材使用、應急處置流程和報警、救火、逃生等基本技能。
三、結語
綜上所述,檔案安全隱患排查和整改工作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程,各級各類檔案管理部門、檔案管理者及具體責任人應針對不同機構檔案的特點及安全風險管理要求,切實做好隱患排查、整改工作,履行好各自的相關職責,將排查工作制度化、規范化、常態化,全力確保檔案史料的安全和完整。
【參考文獻】
[1]李露.檔案實體安全風險防控與治理[J].機電兵船檔案,2018(2):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