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前,博物館相關管理工作者的職責不斷深化,必須高效開展文物保護管理工作,杜絕博物館中文物的損壞,以便較好地起到傳承、展示的作用,便于人們更好地了解文化和歷史。基于此,本文將分析現代博物館文物保護中存在的問題,并對文物保護管理趨勢進行研究。
關鍵詞:現代博物館 文物 保護 管理 趨勢
文物凝聚著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在歷史研究方面,文物具有極高的價值,有待于相關人員的研究。人們對文物進行保護,即為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歷史文化服務。因此,對現代博物館而言,必須加強對文物的保護與管理。當然,在此過程中仍舊存在較多問題,相關人員必須以現代博物館為對象,更加深入地探究文物保護管理,明確其發展趨勢,從而為文物提供更好的保護。
一、現代博物館文物保護及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在科學技術的使用中忽略人的力量
在現代博物館中,針對其安全保障體系而言,一般需要做好三方面的建設工作,一是人防,二是技防,三是物防。第一項在體系中發揮著主導作用,即使當前科技非常先進,仍舊需要人控,唯有有機結合三者,才可以實現安全防控的目的。但是,根據實際工作狀況來看,在應用諸多先進科學技術的同時并未重視人這一因素,無法取得良好的防控效果。
(二)注重整體保護工作,忽略局部安全
當在博物館中開展文物保護工作時,既需要從整體上加強對三方面的管理,一是防火,二是防盜,三是防破壞,也應該加大局部保護管理強度。而就文物來說,其具有不可再生的特征,因此,博物館必須提高對安全工作的重視程度,積極開展安全責任教育。
(三)未重視人員缺崗的問題
人這一因素在博物館保護工作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主導作用,一般而言,博物館在應用先進防預技術后,并未重視人的功能,而且沒有加強管理,由此對相關工作人員造成嚴重影響。在開展工作時會出現人員缺崗等問題,如果信息防預系統發生故障,勢必會導致文物失去保護,造成無法估量的損失。
二、現代博物館文物保護及管理策略
(一)加大文物保護資金投入
針對存放于博物館中的每一件文物而言,其不僅價值巨大,而且具有不可再生性,難以進行復制,所以,在資金方面應得到大力支持。政府方面要通過政策為博物館提供有力支持。從地方經濟效益的角度來看,通過文物保護并不能取得直接的經濟成效,對文物所具有的文化性與歷史性等相關部門并未形成正確、清晰的認知,由此增大了投資難度。但是,就社會實際情況來看,通過發揮文化保護作用,能夠為其作出巨大貢獻,不僅可以促進精神文明建設,還可以促進本地區旅游業發展,讓地方經濟更上一層樓,所以,當前必須增加文物保護投資力度。
(二)加強文物保護制度建設
在現代博物館中,開展文物保護工作時,應該建立與完善相對應的保護管理制度,尤其是提取和交接制度。在提取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需要以管理制度為依據進行操作,寫好正式文物出庫依據,清晰、準確地記錄文物名稱與年代等,與此同時,相關領導要簽字審批,在提取時將此文件作為依據。在交接過程中,雙方需要面對面清點,在認真、詳細地檢查之后進行一定的保護管理。
(三)文物保護管理向智能化、全民化方向發展
應不斷加大文物保護管理強度,使文物自身價值得到有效發揮,依靠先進科技使文物保護的人性化、智能化等趨勢越來越明顯。其一,在保護管理文物時,必須嚴格遵循以人為本的原則,不僅要充分應用科學技術,還需要技術人員的支持。所以,在文物保護管理過程中,必須足夠重視技術員的作用,這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其二,文物保護具有公益性,因此,對于博物館而言,必須以廣大民眾為對象,不斷強化其文物保護意識,營造全民參與的氛圍,在最大程度上發揮社會力量,促使文物保護管理朝著全民化方向發展。除此之外,通過應用先進科學技術,促使文物保護管理朝著智能化方向發展。現代博物館以實際需求為依據,利用計算機平臺創建網絡管理體系,從各個方面監督與控制保護和管理工作,確保文物保護管理質量。
三、結語
綜上所述,從現代博物館實際情況來看,在保護和管理文物過程中仍舊有許多問題亟須解決,對此,相關部門要促使該工作朝著全民化與智能化的方向發展,并且定期培訓其工作人員,充分調動他們的工作積極性,從而進一步完善文物保護和管理工作。
參考文獻:
[1]荊海濤.現代博物館文物保護及管理趨勢分析[J].文物鑒定與鑒賞,2019(03).
[2]王帥.現代博物館文物保護及管理趨勢[J].北方文學旬刊,2016(03).
[3]孫璐.淺析現代博物館文物保護及管理趨勢[J].黑龍江史志,2014(21).
(作者簡介:唐澤華,男,本科,山西府衙博物館,館員,研究方向:博物館展陳管理)(責任編輯 葛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