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漸崧
摘要:隨著新醫改的深入推進,社會效益及經濟效益的擔負使得多數公立醫院意識到傳統的成本管理模式已無法適應新環境的要求,公立醫院在為社會公眾提供醫療服務時,不僅要注重各環節的成本管理,還需加強成本精細化管理,最大化減低成本支出,并優化服務流程,以緩解人民群眾看病貴,看病難的問題。本文探析了成本精細化管理內容及醫院成本管理現狀,并提出了在新醫改背景下醫院實施成本精細化管理的路徑。
關鍵詞:新醫改下;公立醫院;成本管理;精細化管理
一、成本精細化管理的相關概述
成本精細化管理是公立醫院在長期成本管理工作中,依據管理問題細化管理體系,并在精細化、細微化、定量化等理念指導下細分成本支出項目,之后借助信息化平臺打造成本精細化管理體系,通過降低醫院運營中各方面的成本支出,實現降本增效目標。為緩解人民群眾看病難問題,國家不斷加強公立醫院內部管理,優化其服務流程,并規范診療行為,醫院的收入來源也以政府補助及服務收費為主,這使得了公立醫院的市場競爭日益白熱化,成本精細化管理成為醫院維持良性發展的主要手段之一。
二、公立醫院成本管理現狀
(一)業財融合水平低下
新醫改背景下,公立醫院成本管理水平低下的主要原因是醫院業財融合水平低下,多數財務人員對醫療服務部門的業務數據及工作流程等缺乏了解,其成本核算水平偏低,而醫院也忽視成本管理人才的引進,成本管理中也多依據財務數據進行成本核算,致使成本核算數據缺乏參考性。這主要是因為當前我國財會專業教學多以企業為參照,醫院財會教育相對較少,業財融合水平也相對偏低。
(二)成本核算制度滯后
公立醫院在運營管理中雖制定了相應的成本核算制度,但其核算內容缺乏完善性,核算項目未進行細化,致使醫院成本核算結果的參考性較低。同時當前財務部門僅注重成本數據歸集,忽視事前預測與事中控制工作的開展,成本分析也僅停留在數據表面,并簡單整理、反映各科室消耗,未就成本支出項目進行深入探究與分析。
(三)成本核算軟件落后
隨著會計電算化的不斷發展,多數公立醫院在運營管理中引進自動化的成本核算系統。但當前多數公立醫院成本核算中忽視軟件系統的更新與對接,加大了后期人工數據核算的工作量及難度,且醫院尚未建立與財務核算軟件配套的成本核算軟件,造成醫院成本核算工作效率及質量整體偏低,其成本核算內容也相對粗略。例如,某醫院在管理中引進多個軟件系統開展業務活動,如利用靈狐財務軟件實施財務管理活動,并利用HIS系統進行醫療收費,這其中有部分軟件無法提供數據端口,而醫院也未重視系統模塊的對接,致使系統軟件無法實現無縫對接,降低了醫院成本核算質量。另外,部分醫院雖引進各類軟件系統,但其未組建技術團隊,并忽視對相關信息管理平臺的系統升級與二次更新,致使醫院的管理平臺功能單一。
(四)成本考評機制缺乏
成本管理中,由于醫院領導層及管理人員成本管理意識淡薄,致使醫院成本管理考核激勵機制存在缺陷,如成本預算指標未有效落實到各科室及相關負責人。同時信息管理平臺建設不完善,也影響了公立醫院績效考評機制的有效性。如醫院的信息管理平臺未及時更新升級,各科室的成本數據傳輸具有延遲性,一定程度上延長了成本核算時間,影響了績效考核體系的有效落實。此外,部分醫院雖將成本核算結果納入績效考評指標中,但其占比較低,考核中也未公布科室成本信息,致使員工對成本管理的重視度較低,成本核算也流于形式[1]。
三、新醫改背景下公立醫院成本精細化管理創新方法
新醫改方案要求公立醫院要探索建立比較規范的公立醫院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同時此次醫療改革中,醫院成本管理最突出的改變在于,由原來的粗線條核算方式,轉變為診次、病種的細分支核算方式。
(一)加大管理執行力度
針對上述提及的成本管理現狀,新形勢下,公立醫院管理層要正確認識成本管理對醫院健康發展的推動作用,熟悉成本精細化管理內涵、制度要求等,樹立成本精細化管理理念,在醫院內部開展成本精細化管理宣傳及培訓活動,提升員工的成本精細化管理意識,并依據醫療改革方案要求細分成本核算項目,構建成本精細化核算體系。同時,醫院還需加強業財融合,積極聘請專業人員構建成本管理團隊,加強在職人員的財務知識及業務信息培訓,落實崗位責任制度,明確規定各部門成本管理預算指標與權責,并將其細分至各崗位,實現責任到人。此外,規范成本管控標準,依據部門發展需求制定各部門的成本預算指標,使各部門了解自身的成本控制目標,在預算目標指導下實施成本管控工作,以提高成本精細化基礎管理工作的執行力度。
(二)精細成本核算制度
新醫改中,公立醫院還要進一步優化成本核算制度,構建完備的成本精細化管理體系。這一環節,醫院可采用分類管理方式依據各科室的人、財、物構建資產明細表,并組織相關人員定期清查財產,以及時發現問題并上報分析內容。同時醫院需依據崗位需求完善職能部門,如設置預算管理部門、成本控制部門、績效考核部門等,并制定資產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等制度,明確規定固定資產采購、入庫、保管、使用及報廢等流程的管理標準,加強資產折舊成本管控,降低成本費用的支出[2],進一步規范庫存物資內控流程及管理標準,為成本精細化管理營造良好的制度環境。同時醫院要進一步創新成本核算制度,將醫院成本分為總成本、科室成本、醫療服務成本及病種成本四種,并據此構建四級核算管理體系。醫療服務成本工作中,工作人員要及時記錄并計算已發生的醫療服務費用,并結合病種成本精準核算各科室醫療工作中所有費用的消耗,通過降低科室成本減少醫院總成本費用。
(三)創新成本核算系統
成本精細化管理需要先進的成本管理信息化平臺,在新醫改中,公立醫院要在信息化建設基礎上實現精細化建設。實際工作中,醫院要全面分析當前成本核算軟件及信息管理平臺存在的漏洞,并通過系統升級建立適合醫院成本核算的軟件系統,如將財務軟件與HIS系統有效結合,構建綜合運營管理平臺(HIP),并加強銀行主機直接連口、財務一體化業務系統、醫院內控一體化管理系統等軟件的無縫對接,并組建技術團隊,由其定期更新并升級HIP平臺中的預算管理模塊、電子單據報銷一體化管理模塊等。
(四)實現藥品、設備成本精細化管理
藥品、設備在公立醫院成本支出中的比重較高,新醫改中醫院要加強藥品及設備的成本精細化管理。藥品成本包括藥品采購及存儲成本,對此,醫院要健全采購系統,科學設定采購編制、審批、付款、入庫、領用發出和處置等環節的控制要求,規范申購手續、采購合同等票據的核查工作,并通過市場調研建立標準價格體系,各項藥品要進行集中采購與陽光采購,降低藥品成本[3]。藥品存儲環節,醫院需建立貴重藥品及材料存儲條例,委派專人管理貴重器材的存儲程序,及時編制高值耗材輔助賬表。并構建核查制度,定期盤查并記錄藥品存儲量,推行條形碼管理。設備設施成本管理中,醫院需全面分析當前醫療狀況,組織專人定期維護設備。
(五)強化績效考評機制
在績效考核管理中,公立醫院要將各部門的成本核算結果納入績效考評標準中,并提高績效考評占比,構建完善的考核制度。通過成本管控與績效考評的結合,提升各部門員工成本管理意識,并通過成本管理與各項活動的融合,實現成本精細化控制。同時,在績效考評體系中,公立醫院還需完善激勵政策,將成本精細化管理與其年終考評掛鉤,對實現成本預算目標的部門及個人,提高其薪酬待遇,以此激發員工控制成本的積極性,從而達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目的。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新醫改背景下,我國公立醫院的成本管理出現一系列問題,為實現醫院的健康發展,醫院需加大管理執行力度,優化成本核算體系,創新成本核算平臺,強化績效考評機制,以實現公立醫院的成本精細化管理。
參考文獻:
[1]王瑩.新醫改背景下省級公立醫院精細化管理研究——以J公立醫院為例[D].南昌大學,2018.
[2]儲知秋.新醫改背景下公立醫院成本精細化管理策略研究[J].中國總會計師,2018 (3):74-75.
[3]馬蒙.新醫改背景下我國公立醫院成本的精細化管理對策[J].財經界(學術版),2014 (18):106-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