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煜
摘要:在我國經濟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各行各業也在加強內部管理改革,公立醫院也是如此。尤其是在新醫改的政策環境中優化資源配置,加強財務管理水平成為其穩定資金收支情況、維護醫院運營穩定的重要手段。但就目前來看公立醫院在資產的管理上還存在不少問題,固定資產管理不完善,給醫院資產的安全帶來不穩定因素。基于此,本文首先闡述固定資產管理的必要性,并分析當前公立醫院在固定資產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最后針對性的提出改善策略,以期為公立醫院加強資產管理提供參考。
關鍵詞:公立醫院;固定資產管理;問題;優化對策
一、加強固定資產管理的必要性
在公立醫院的經營發展中,固定資產是醫院保證醫院開展日常醫療業務、科研活動等的基礎物資,是醫院的重點投資對象。而隨著科技技術的進步,醫療設備等固定資產可以較大幅度提高治療量和治愈率,先進的醫療設備自然也增加了醫院的核心競爭力,因而公立醫院在固定資產上的投資不斷增加,固定資產在醫院總資產中的占比也不斷增加,無形中增加了醫院管理的難度。若管理不善,則使管理層無法準確掌握醫院實有固定資產情況,導致盲目采購、資源浪費等問題出現,不但影響醫院資金的使用效率,同時也影響醫院運營的穩健性。因此,加強對固定資產的管理是醫院提高資源利用率以及資產管理水平的必然要求,是公立醫院應對市場變動、經濟改革的必然選擇。
二、公立醫院固定資產管理現狀
雖然固定資產在公立醫院總資產中的占比不斷上升,但受新醫改政策以及市場經濟等的影響,公立醫院在經營過程中的公益性更強,更加重視醫療水平的提升,相對忽視內部管理,使其在固定資產管理上存在不少的管理漏洞。
(一)醫院在固定資產的采購上缺乏合理的計劃,預算不科學
一方面,公立醫院的發展受國家資助,每年也有定期財政撥款,但醫院在項目預算的編制上常采用增量預算的模式,每年下撥的款項多超出實際所需,醫院為了不留存太多預算常大肆采購固定資產,致使固定資產價值得不到良好的發揮就被廢棄。另一方面,隨著科技進步,多數疑難雜癥被治愈的概率越來越高,而針對偏門、稀少病癥的醫療設備也不斷被研發出來。但此類設備往往價格較為昂貴,而部分醫院在設備采購時并未從自身經營實況出發。再加上市場競爭加劇的影響,導致醫院購置的設備花費較高但使用頻率較低,日常盈利難以抵付日常管理支出,增加醫院資金周轉壓力。
(二)缺少合理的固定資產運行管理制度
醫院的固定資產主要以醫療設備為主,通常都屬于緊密型機器,運行過程中定期維護和保修可以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雖然部分醫院也會通過設備租賃獲得額外的收入,但整體而言,醫院在機密儀器的維護上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同時設備維修也影響設備在這期間的價值創造。所以,通常情況下醫院主要針對重點固定資產進行定期維護,而在其他資產上的維護時間、維護程度等都缺乏嚴格的要求。甚至部分設備只會在一年或半年的資產排查中得到檢修,其余時間都是在出現問題時才會進行檢修養護。而醫院大部分固定資產的使用期限都較長(基本在一年以上),不及時維護導致設備使用壽命小于預定年限、設備使用中小毛病不斷,反而增加了設備運行中的支出[1]。另外,醫院中設備的使用人員主要為醫護人員,雖然他們對機器能夠駕輕就熟,但在目前繁忙的日常中醫護人員在設備使用過程中也較為隨意。再加上一臺設備使用經手人員眾多,相關責任難以落實到具體,由操作不當引起的設備安全風險增加。
(三)資產處理流程不完善,會計人員參與度低
在相關政策法規的要求下,公立醫院自然也建立一套固定資產處理流程,但從實際來看這套管理流程并不完善,常存在“能用不用、能賣不賣”的問題,將還可繼續使用的資產到期直接報廢,對還可回收專賣的零件等也直接當做廢品處理,嚴重浪費醫院資源。而這一問題的出現還和醫院財務部門有一定的關系,雖然隨著會計準則的不斷更新,醫院的會計工作也逐漸開始完善。但部分會計工作部分依舊以傳統管理模式為主,而且會計人員也并未參與到固定資產管理過程中,會計人員對固定資產的實際使用并不了解,自然也難以發現資產處理中存在的資源浪費問題。
三、公立醫院在固定資產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通過對上述表述的進一步分析可以發現,公立醫院在固定資產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可以總結為以下幾點:
第一,醫院管理層還未充分認識到固定資產管理的重要性,醫院在固定資產管理中也缺乏頂層設計,人員在工作開展中沒有明確的指導方針。
第二,制度完善進程較慢,固定資產管理制度不完善,同時也缺乏監管機制,難以對固定資產采購、使用到處理整個環節實施有效性監管,導致管理層難以及時發現問題所在。
第三,會計人員轉型進程較慢,在固定資產管理中的參與度較低,也因此難以保障所獲得數據中存在的問題。
四、改善公立醫院固定資產管理的途徑
(一)加強公立醫院全體人員對固定資產管理的思想建設
公立醫院在加強固定資產管理時首先要從思想建設出發,在醫院內部樹立正確的指導思想。其中由于管理層主要負責醫院各活動的統籌管理工作,因而醫院首先要讓管理層認識到固定資產管理的重要性,使其從戰略的角度看待固定資產管理,加強頂層設計。其次,定期開展研討會、專題知識培訓等,對全體人員宣傳固定資產管理理念,使設備使用人員在日常使用中嚴格按照操作指示進行、管理人員依據管理制度實施日常管理等。同時,將人員思想認識的提升加入考核指標中,加快人員管理思想意識的培養。
(二)完善資產管理制度,實施全過程監管
在制度的完善上,醫院必須嚴格從固定資產采購、使用以及處理全過程出發。
首先,在資產采購過程中醫院要強化固定資產入口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幾點內容:第一,將醫院所有固定資產購置行為都納入預算管理中,嚴格按照預算指標進行,同時加強對預算指標的審批。第二,增加固定資產投資可行性分析。在采購固定資產前,先由財務人員從財務的角度對該項投資進行投資回報期、回報率等的分析,并結合醫院當前的資金流動情況從經濟、技術等多個角度編制出投資可行性報告,為采購活動做出指導[2]。第三,嚴格記錄固定資產的入賬信息,確保可以及時追蹤到后續資產的使用、處理等過程。
其次,在固定資產使用過程中醫院要完善固定資產的調用、使用制度,對各類固定資產的維修、保養時間等制定出纖細的規則,并按需配備相應的管理人員,嚴格按照規章制度進行資產保養。另外,對重要資產的使用必須嚴格做到每次使用登記,確??梢詫⒇熑温鋵嵉骄唧w個人、部門。
最后,針對固定資產的處理環節醫院應建立或強化固定資產退出制度,將已達到使用期限的固定資產進行價值識別,若無法繼續使用便執行報廢、拍賣程序,最大限度收回資產殘余價值;若固定資產性能較好還可以繼續使用,比如閑置的固定資產醫院應優先在內部進行利舊,并合理進行折舊,促使設備剩余價值可以得到發揮。
(三)加快管理人員綜合能力的培養,促使會計人員積極參與管理活動
專業能力較強的人員在管理意識以及專業能力上都較為出色,可以更好地滿足現代化固定資產管理的要求,因而醫院首先應加強對固定資產采購、使用、維護以及報廢等環節管理人員綜合能力的培養,促使其為財務部門提供準確、真實的數據,提高財務報表的有效性,做到賬實相符[3]。其次,加強對財務人員能力的培養。一方面積極引入管理型財務人才,另一方面加強會計人員在財務知識、管理知識等方面的培訓,提高其知識儲備,實現從量變到質變的轉變,使其可以更好地加快業財融合進程,積極參與到業務活動中。
五、結束語
從上述分析來看,在財務管理轉型的大背景下,公立醫院所面臨的內外部環境都發生了變化,傳統的固定資產管理模式給醫院經營帶來的負擔越來越重,已難以滿足醫院經營的需求。醫院必須尋求新的突破,從思想、制度以及人才多個維度加快固定資產管理改革,如此才能促進醫院實現穩健經營。
參考文獻:
[1]陸素青.試論公立醫院固定資產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現代經濟信息,2018 (06):306.
[2]郝伶俐.淺析公立醫院固定資產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8 (11):32-33.
[3]崔衛娜.公立醫院固定資產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8 (24):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