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宇敏
摘要:近年來,我國社會經濟迅速發展,市場經濟也愈發繁榮,但同時也存在著激烈的競爭。而今,發電企業在蓬勃活躍的市場經濟大環境中,既是機遇與挑戰并存的局面。我國上市發電企業若想在競爭激烈且環境復雜的市場經濟中占據一席之地,企業自身的改革與創新是尤為關鍵的。在內部控制方面采取更為先進的創新管理,為企業能夠取得快人一步的發展是勢在必行的大趨勢。
關鍵詞:上市;內部控制;創新管理
電力企業作為國家宏觀調控的能源供給企業,其發展的步伐是在國家政策及市場環境中不斷前進的。電力企業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雖然自身也是為求適應市場變化而在內控管理方面不斷深化改革,但在一定程度上,其管理模式仍受限于傳統管理思想的根深蒂固,仍舊未能充分發揮與跟進更為先進的內控管理模式。另一方面,對于上市企業證監會亦有明確的要求,需建立完善科學的內控管理體系。因此,上市發電企業對于內部控制管理進一步的發展是亟待改善并應尋求更為創新的管理方法。筆者以此作論,首先討論目前上市發電企業在設計及運行方面存在的缺陷及問題,然后淺析如何改善現存問題并相對應的提出一些更為創新的管理方法及措施。
一、上市電力企業在內部控制管理中現存的問題
對于上市企業來說,內部控制體系涵蓋的實施范圍更為廣泛,一般來說其是由董事會,監事會,管理層以及企業各部門基層員工共同參與實施。而從企業的管理及日常運營的角度來說,其對于企業的各項業務及事項,從始至終內控都有一定的涉及管理。內部控制實施目標是為了企業對于經營管理過程中能夠合法合規運行且能有效保障企業的財產安全,能夠對于財務等信息報告的真實性有效監督,能夠從企業內部進一步的提高經營效率,進而促進企業的長足發展。
但是內控體系在企業建設與實施的過程中,其仍舊存在一些難以避免的缺陷,進而引發一些影響內控有效實施的問題。一般來說,存在以下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內控體系不完整
企業在建立內控體系之初,其明文制定的規章制度必然是有欠缺,這些問題一般都是在內控實施的過程中日漸體現出來的,這種內部控制制度的缺失是因問題的產生而逐漸發現的。但是很多企業在內控制度一旦確立之后,面對日后因制度不完整而導致的問題,并沒有能夠自我反思,沒有對內控制度做出有效的補充。這就導致其因制度缺陷而誘發的內控問題就很難得到有效改善了。
(二)上市電力企業內控機構設置不明確
內部控制體系在企業實施的過程中需要設置相關的管理機構,其擁有并發揮著內控管理的職能。但是一些企業對于機構的設置是極為不合理的,其往往存在機構的設置過于繁冗復雜,管理機構設置層級過多,而且權利設置并不清晰,出現重疊交織的現象;另一方面,各機構之間在內控信息的溝通與交流之間并不順暢,這就導致內控信息無法及時共享,導致內控缺陷的出現。
另外,已上市企業在內控實施過程中,其針對于董事會下所應設的專門管理委員會對于內控體系的有效實施也有著極為關鍵的作用。但是一些企業對此的忽視是內控體系的一大缺陷。一般來說,戰略管理委員會、風險評估委員會等專門管理委員會對于上市企業內控實施是不可或缺的。這些機構的設立一旦缺失,必然會對內控體系造成影響。
(三)內控體系的實施僅以財務部門為核心
內控體系在企業若想獲得科學完善的實施效用,其應是全面且系統的在企業中開展進行。但是在一些企業中,內控僅以財務部門為核心,過于重視財務層面的控制。但是,內部控制體系為保持其有效性及科學性,僅注重財務部門注定是難收其效。企業各部門所進行的各項經營活動都應囊括在內部控制管理體系中,對于非財務部門及經營管理流程的忽視,使得內部控制管理難以在企業中有效實施。
(四)未及時跟進與更新內控管理方法及方式
如今,在信息技術迅猛發展的境況下,其所衍生的相關技術及管理工具等,對于企業各方面的經營管理均能提供更為高效的服務。如“大數據”、“電子商務”等。但是,一些企業并未能與時俱進的引進與學習相關技術,未能更新更為優秀的內部控制管理方法及方式,這就無形中造成了內控管理的詬病。企業如今在競爭如此激烈的市場環境下,優勝劣汰本就已經是固定法則,在這些更為先進的技術方法被同行業企業采用的同時,這就使得自身企業的內部控制管理落于人后。
(五)內部控制管理監督體系不健全
內部控制體系在部分上市企業實施的過程中,其監事會未能建立明確且有效的監督體系,造成其監督作用極為匱乏。其對于監督體系未能設置明確的規章制度,內審機構設置也存在不合理、不健全的現象。這些監督體系中存在的漏洞,對于企業在日常經營中及一些專項活動執行過程中,監督體系的缺失會使得企業的內控實施難以取得預計效果,甚至由于監督失責而使得內控體系名存實亡。
二、對于上市發電企業內控管理的創新及完善
以當下上市發電企業存在或常發生的一些內控缺陷問題,針對性的對其研究思考,博采眾長且根據自身問題有效的優化改革內控體系,采用更為先進且創新的內控管理方法,是企業進一步完善內控體系的重要措施。內控體系趨于完善本就是一個在實踐中發現且解決問題的過程,要及時的正視內控體系的缺陷,采用更為科學且創新的方法去彌補現存問題。
(一)補充完善內控體系制度
企業進一步建立完善的內控體系最立竿見影的方法,就是對現有問題針對性的作出內控相關規定的修改與補充。其能夠快速且準確的改善現有內控缺陷。另一方面,在明確了相關規章制度之后,應嚴格要求其執行力度,避免紙上談兵的錯誤做法。
(二)改善企業治理結構并設立專門管理委員會
企業在實施內部控制管理體系過程中,合理、明確、職權分明的機構設置是能夠維持高效內控體系的關鍵因素。企業根據自身各部門所屬職責范圍,設立有效而不混亂的內控機構,使得其在企業的日常經營及各專項活動中,都有相應的機構在對其管理與負責,且權限清晰,避免徇私舞弊等現象。
另外對于上市發電企業,在治理結構的設置中,對于決策層、執行層、監督層的三權分立局面要合理把控。其有針對性的專門管理委員會也應因需明確設立。
企業內部,科學有效的治理結構對于內控體系的執行力是重要的保障。
(三)強化企業風險防范
現如今,企業在經營過程中,面對競爭力如此之大的市場環境,對于風險意識的提高,是督促企業員工嚴格執行內控的重要管理手段。企業管理層要加強對于內控知識的培訓,強化風險意識,明確統一科學的內控體系對于企業風險防范的重要性。
另外管理層針對企業經營中可能面對的各類風險問題要有明確的內控管理方法。分析其原因,相應的加強其內控管理,通過內控管理而進一步強化企業對于風險的防范能力,從源頭處杜絕風險的發生。而一旦風險發生時,在內控體系中,要有明確的評估機制,并對其控制及約束的內控制度也應在內控體系中制定出處理措施。
(四)提升全員內控意識
上文提到很多企業對于內控的實施僅以財務部門作為其核心,但這無疑是錯誤的做法。內部控制體系的實施,應是從企業領導層至基層員工都應積極參與其中,從上至下都以維護內控體系為己任。在企業內部中,積極營造內控體系氛圍,使其成為企業的核心管理方法,成為重要的企業文化。要著重的提升員工內控意識,當每一個企業人員都具備較高的內控素質,其無論是執行力或自我約束力都能夠有效提升,這也進而保障內控體系在企業中有效展開。
(五)完善內控監督體系
企業各部門在執行內控制度時,沒有完善的內部控制監督體系,其執行力度必然會存在懈怠現象。有目的的加強企業內部控制監督體系,并建立合理的評估機制,對于已發生或存在的內控缺陷及隱患要及時控制處理;對于員工在內控體系中的失職行為,要有明確的懲罰措施;對于企業內部財務方面,也要設置內部審計機構使其能夠嚴格的監督審查企業財務狀況。完善的內控監督體系能有效發現并控制內控執行過程中存在的各個薄弱環節,其對于有效維護內控體系的重要不言而喻。
三、結束語
內控體系在企業的實施過程中,應是充滿活力且行之有效的。要避免其僅是存在于企業內部中的空殼子,要充分發揮其內涵作用。在如今的市場環境下,內部控制體系的完善及有效實施是維持企業健康發展并保持創造力的重要管理手段。現代企業對于內控已是愈發的重視,發現問題并采取更為創新的管理方法會使得內部控制管理能夠更好的服務于企業發展。
參考文獻:
[1]閆瑋.發電企業的內部控制問題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8.
[2]趙媛.關于加強發電企業內部控制的思考[J].納稅,2019,13 (22):238-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