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可鳴
近年來,我國在互聯網空間生態建設方面取得了長足進展。在十九大的報告中,習近平同志指出:互聯網是廣大中國人民共同的精神生活空間?;ヂ摼W空間若保持良好的生態,天朗氣清,則符合人民利益,反之則不符合人民利益。我們應秉持對社會與人民負責的態度,依據法律強化對互聯網空間治理與網上內容建設,在互聯網上培養積極向上的,包含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人類優秀文明成果的網絡文化,尤其要為青少年網民打造一個風清氣正的網絡空間。
一、當前網絡空間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
2013年11月,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并強調,中國目前互聯網的發展所面對的挑戰之一,即是我國網民的網絡信息安全。社會的穩定發展,需要保護廣大網民的信息安全。習近平總書記對網絡領導和管理的機制表示了進行改進的要求。在第十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后,國際國內互聯網信息安全形式發生了新的變化,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對于互聯網的治理和使用是一場“新的綜合性挑戰”,是一個“著眼國家安全和長遠發展、統籌協調涉及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軍事等各個領域的重大問題”。他還特別提出,中國共產黨要充分認識當前面臨的形勢和任務,充分理解互聯網信息社會安全關鍵性和緊張性,同時把握網絡社會的局勢,順勢而為。
2014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召開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時指出,在這個網絡技術不斷發展,不斷進步,對國際不僅限于政治與經濟,還對社會、文化及軍事等領域的發展產生了巨大影響的時代,網絡已經成為人民生活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都有著不俗的影響力?;ヂ摼W的發展亦與全球化經濟相輔相成。如今,我國的互聯網信息化發展已經取得顯著成就,互聯網正步入廣大人民群眾生活的每個角落。我國的網民數量世界第一,標志著我國已經成為一個網絡大國。
習近平總書記對于發展互聯網的戰略工作作出的重要思想指示主要包含了針對國內環境與國際環境兩個方面的重要思想。對于國內網絡環境,2017年10月,他指出,要將我國建設成為一個數字化,智慧化的網絡強國。這一思想也是十九大重要精神戰略之一。而在有關網絡治理的國際化層面上,他提出了“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四項原則”“五點主張”等理念。兩個方面互相對應,相輔相成,構成了我國目前對于網絡環境治理和的主要思路和習近平網絡強國戰略重要思想。
隨著互聯網的高速發展,人們生活越來越離不開網絡,網絡空間較復雜,各種網絡問題也隨之產生?!耙曰ヂ摼W為代表的新媒體,徹底打破了信息傳播的“單向性”和“可控性”,使得各種“雜音”在網絡上肆意橫行?!币幌盗械牟涣季W絡現象,以及不利于社會和諧發展的網絡謠言影響著廣大網民的思想行為,尤其嚴重危害當代青年。污濁的網絡現象有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利于形成清朗的網絡空間。
如今網絡安全問題已經不是單靠硬件條件便能解決的,要建設良好的互聯網環境,需要同時針對硬件和網民環境展開工作?;ヂ摼W犯罪嚴重危害青少年尤其是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當前我國網絡治理的首要問題是加強網絡文明建設、尤其是對于網民正確的社會主義價值觀的引導。建設健康的網絡環境特別需要優秀的中華文化。
二、青年大學生對于建設清朗的互聯網空間的優勢
習近平指出,要將我國建設成為互聯網強國,要把人才資源匯聚起來,建設一支政治強、業務精、作風好的強大隊伍。“千軍易得,一將難求”,要培養造就世界水平的科學家、網絡科技領軍人才、卓越工程師、高水平創新團隊。
完成網絡強國的關鍵一環便是維護互聯網安全,構建清朗的互聯網環境不僅是社會的責任,也是每個青年大學生應盡的義務。青年大學生作為網絡的主力軍,既是網絡空間生態惡化的受害者主體,也是具備構建網絡清朗空間基本能力的人群。網絡安全關系到每個青年大學生的切身利益,正如習總書記所說“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每一個青年大學生應該積極擔當起構建清朗的網絡空間的責任,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徹到網絡生活中,營造一個健康的,積極向上的網絡空間。
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與2016年所發布的第37次全國互聯網發展統計報告顯示:到2015年12月為止,我國的網民中,年輕網民是我國網絡生活的主體,20-29歲的網民占有網民總數近三成。學生是網民的重要組成,在網民比例中占四分之一,在學生網民中,擁有高校本科及以上的學歷的人群占到總數的11.2%。由該報告中可見,我國互聯網生活的重要主體是青年大學生,他們也是互聯網社會中最為活躍的人群,因此,青年大學生是建設良好網絡生活的主體,也是開展網絡建設工作的主要對象。
高校青年是我國互聯網生活的主體,他們不僅具有高素質,還具有高學歷、高水平,比普通網民掌握著更多網絡安全以及各種技術相關的知識,對網絡環境更加熟悉,知道如何在網絡上正確發聲,以及如何應對錯綜復雜的網絡情景,清楚網絡風險在哪里、網絡風險是什么、網絡風險如何發生,明白如何提升自身網絡安全意識和技能,并且具有號召作用,群體性。能夠互相影響,以身作則,帶領更多的網民參與構建清朗的網絡空間。
三、青年大學生參與構建清朗網絡空間的方法
(一)創新形式,強化宣傳效果
黨的十八大報告和十八屆三中全會決議指出,積極健康的互聯網生活,需要我們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習近平同志也在多個重要場合反復強調:“要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質,培育知榮辱、講正氣、作奉獻、促和諧的良好風尚……堅持鞏固壯大主流思想輿論,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激發全社會團結奮進的強大力量?!边@一指導思想需要將傳統與新興媒體在多個方面進行融合,創新網絡安全宣傳手段,通過青年大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傳播網絡安全知識,傳遞正能量。如組織青年大學生通過拍攝微電影,制作網絡安全海報畫冊,設計小程序,網絡安全知識游戲問答,寓教于樂普及網絡安全,注重線上線下相結合,走進校園、年級、支部、寢室、社團,走出校園,讓網絡志愿者也走進社區,向外普及網絡安全知識,服務社會。
(二)構建網絡文明志愿隊伍,成立技術平臺
我國互聯網環境的良好開展,需要一批青年網絡文明志愿者的引領。發揮青年大學生主觀能動性,提高青年大學生社會責任感。以校園為主體,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華優秀傳統美德滋養心靈,打造互聯網+公益3.0時代。需要在高校中構建一支主要由青年大學生組成的網絡志愿者隊伍,根據服務內容,該隊伍需要一批理想信仰堅定,品德高尚,團隊精神佳,服務意識強且網絡技術過硬的學生骨干。該隊伍的工作目標既是運用線上線下平臺,走進學生開展普及互聯網安全知識活動,在互聯網社會中樹立科學網絡安全觀,傳播正能量的同時抵制負能量,并在網絡社會中文明發聲,成立技術平臺,搭建“安全技術社區”,建立一個志愿者和技術專家交流平臺和行業論道的家園,有效幫助青少年接觸貼近網絡安全,辨識網絡信息,汲取有益信息,摒棄不良信息,貼近實戰技術解決方案。幫助相關公益組織在網絡黑客之前找到可導致數據泄露、資損、業務被篡改等危機的漏洞,可對漏洞進行應急響應、及時修復,避免業務資損、公關風險及監管風險。
(三)引導社會各主體關注并解決網絡安全問題
青年大學生除了作為個人或者以團體組織形式參與構建清朗的網絡空間,更應該做的是在構建清朗網絡空間的同時傳播網絡安全理念,通過自己所長,幫助其他社會群體發現并線上實時舉報網上各類違法違規信息、網絡灰黑產業鏈等,同時教會大家如何線下實時解密各類電信網絡詐騙最新騙術,做到全民配合執法部門打擊網絡犯罪,協助調研網絡黑灰產業鏈。讓更多的人參與各類網絡黑灰產技術軟件分析、網銀資金安全、網絡詐騙舉報、打擊黃牛、偽基站等違法犯罪行動,讓各個主體都參與進來,構筑網絡安全的堅固防線。
參考文獻:
[1]于世梁.論習近平建設網絡強國的思想[J].江西行政學院學報,2015,(02).
[2]張明會,張儒奎,蘭青.建好“網軍”,在構建清朗網絡空間中發揮作用[J].現代化教育,2016,(07).
[3]共同為改革想招一起為改革發力群策群力把各項改革工作抓到位[N].甘肅日報,2014-08-19.
[4]《第37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2016年1月22日
[5]《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2014年重點工作》,2014年2月
[6]《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2013年11月
(作者單位:華中師范大學信息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