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紅歌”一個能喚起人們時代記憶的代名詞,不僅是中國革命斗爭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實踐的真實寫照,也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在民族文化發展的時代潮流中,“紅歌傳唱”正以一種膾炙人口的文化形式全新出現在了人們的文化視野里,也成為了新時期宣傳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個好載體。對于激發當代大學生的愛國情懷、培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提升其思想政治素養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紅歌傳唱? ?認知與探究? ?傳承與創新? ?現實意義
一、紅歌傳唱的認知與探究
紅歌傳唱體現出了一個民族的凝聚力,也詮釋出了一個民族的文化根基。加強紅歌思想的宣傳、注重紅歌文化的引導,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內在要求,也是時代發展的現實需要。與此同時,在眾多喜聞樂見的紅歌中都蘊含著人們對國家富強的期望和對幸福生活的殷殷向往。為了將紅歌中的正能量不斷發揚光大,新時期就要把紅歌傳唱納入到當代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去,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念在紅歌傳唱中大放光彩。
(一)思想內涵的引領性
紅歌在革命歷史的長河中一路唱響,它所蘊含的革命精神成為了時代的印記。無論是在特定的歷史時期還是在和諧社會的新時代,紅歌傳唱依舊發揮著激發斗志與鞭策進步的引領性。紅歌傳唱是一種時代精神,也是一筆歷史財富。它在傳承中不斷融入新的藝術元素,又承載了豐富的思想內涵。既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映射,也是加強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推手。
(二)傳唱影響的廣泛性
紅歌產生于特定的歷史條件下,之所以能在中華大地上廣為流傳、歷久彌新,是因為它的歌詞內容來源于平民百姓的真實生活,曲調創作植根于尋常人家的內心寫照,因此這種特殊性也決定了紅歌的高度傳唱與廣泛影響。而今,在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時代背景下,紅歌傳唱的熱浪再度掀起,年齡跨度也從中老年走向了新青年,進而走入了青蔥的大學校園。讓當代大學生在紅歌傳唱中發揚青年精神,推動了正能量的世代傳承。
(三)傳承推廣的時代性
紅歌精神是映入人們時代記憶的航標。即使在當今校園文化中也隱射出了非比尋常的時代意義。這種影響不光體現在青年大學生對革命先烈的緬懷致敬,也有對今天幸福生活的感知珍惜和對紅色精神的繼承發揚。同時紅歌文化作為當代大學生的意識先導者,在價值引領和文化導向方面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無論是紅歌精神還是紅歌文化,二者的并存都成為了新時代紅歌傳唱的價值所在!
二、紅歌傳唱的傳承與創新
紅歌誕生于特定的革命時期,取材于普通百姓的真實故事,歌曲內容多經曲作家編創后成為了時代的經典旋律,并在口口相傳中廣為傳承。與此同時,這也是贊揚無數仁人志士為革命前赴后繼,英雄不屈的時代凱歌,在時間傳承中成為了一首首耳熟能詳的經典之作!新時代背景下,基于紅歌傳唱的時代意義,加之新時代的傳承與傳唱,推陳出新的新創作與新編曲更加賦予了紅色歌曲新的力量,這對當代大學生來說:“紅歌傳唱”的現實意義更為新穎。
(一)紅歌傳唱能喚醒當代大學生的紅色記憶
紅歌從革命戰爭年代開始,經過一代又一代人的傳唱,并未因“老歌”的定義而受冷落,也并未被如今的新潮音樂所“沖垮”。這都源于它集獨特的藝術魅力,深厚的文化底蘊及廣泛的社會功能于一身。一首首經典的紅色旋律,總會讓一代代中華兒女難以忘懷,陷入沉思。究其根本,不僅是這些作品的藝術美蘊和思想內涵符合時代進步的需要,也能經得起社會發展的考驗,所以它成為人們現實生活的重要內容。而今,在引領當代大學生注重紅色文化學習的同時,紅歌傳唱的飽滿曲調與激昂旋律正可以喚醒人們對過去崢嶸歲月的深深記憶,從而讓當代大學生更加珍惜現今生活,更有力量與信念去追求未來的美好生活。
(二)紅歌傳唱能提升當代大學生的政治素養
紅歌雖不是政治口號,但卻是政治的有效載體之一,學生在聽紅歌、學紅歌的過程中,會潛移默化的受到政治思想與政治內容的熏陶,在潤物細無聲中,感知并被影響著自己的政治理念。如今,要想成為新時代的合格大學生,就一定要注重提升和培養自身的政治素養。并且要通過多種途徑和方式來同步,然而紅歌傳唱正是一種最直觀、最有效的形式,在經典旋律與歌詞內涵的雙重熏陶中,學生會感知這份紅色情懷所帶來的政治力量,并在深入人心的紅歌文化中不斷提高和完善自我的讓政治素養,在傳唱紅歌的同時也傳播了積極向上、健康嶄新的社會價值,從而提升了當代大學生的整體素養。
(三)紅歌傳唱能感染當代大學生的精神風貌
紅歌大都是對革命戰爭年代歷史事實的客觀反映,歌頌了中華兒女樸素的民族力量和時代精神,歌詞中往往傳遞著“真善美”的文化正能量。因此要讓紅歌真正走進大學校園,讓紅歌在大學這片沃土深深扎根,對影響和感染當代大學生的精神風貌有著不可小覷的力量。如今非主流文化對大學校園文化的沖擊與日俱增,大學生的精神風貌也會受到多種錯誤觀念的影響,在混雜的社會價值觀中,紅歌帶來的強大能量有助于凈化大學生的靈魂,鼓舞他們積極參與到新時代的建設中,在聽紅歌、唱紅歌的傳承中,讓當代大學生的精神風貌詮釋出煥然一新的光彩。
三、紅歌傳唱的現實意義
建設社會主義國家是我們一直奮斗的目標, 良好的社會環境為人們帶來安定生活的同時,人們也開始追求多元化的音樂元素,漸漸忘記了紅歌的激勵作用。在市場經濟蓬勃發展的今天,對于“紅歌”的學習可以讓我們銘記祖國和歷史,培養人們的愛國情懷,增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創建文化軟實力有重要作用。 在國家大力號召“文化自信”的今天,欣賞革命歌曲不僅是精神上的享受,也是行為上的引領。它將激勵著當代大學生為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投入更飽滿的愛國情懷!
(一)將紅歌傳唱納入思教管理中
常言道:青年興則國興,青年強則國強。只有當代大學生秉持正確的核心價值觀,我們的祖國才會展現出欣欣向榮的生機與活力,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也才會呈現出更加蓬勃向上的力量。因此我們要積極引領新時代大學生這個群體,開發并運用好“紅歌”的教育價值,同時要結合好唱“紅歌”這個載體,使大學生把青春向上的正能量展示出來,從而提高他們的思想政治素養。同時,要將“紅歌”中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的藝術特質進行編創,在傳唱中喚醒人們的文化記憶與民族意識, 以大量優秀的音樂作品去啟迪學生,從而達到凈化其心靈,陶冶其情操的目的,同時也會讓這些時代的聲音去激勵當代大學生更加完善自我,促使他們在美的享受中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培養出新時代的四有新人。
(二)將紅歌傳唱融入實踐教學中
當前,很多學生在學習音樂知識的同時,不能感受音樂的激勵和引導作用。 因此,在音樂教學中,把經典紅歌融入教學體系可以弘揚真善美,讓學生在步入社會之前接受愛國思想的熏陶,培育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把紅歌融入教育的多個領域,形成校園教學和成人學習,讓更多的人感受到紅歌的魅力,在聆聽、欣賞過程中傳唱經典紅歌。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曾指出,要讓人們追求文藝的永恒價值,感受藝術打動人心的地方,從而發現自然美、感受生活美。通過優秀的藝術文化形式傳達正能量的價值觀,讓人們具有較好的道德的修養,使中華民族的精神永遠健康向上。
(三)將紅歌傳唱匯入校園文化中
校園文化是學校的“第二課堂”,學生的言行舉止、道德風尚和品格素養都會在校園文化的熏陶中深受影響,要想將紅歌匯入校園文化,就一定要營造“紅歌”育人的濃厚氛圍。首先要在校園文化建設上下功夫。如建設“紅歌墻”、“紅歌走廊”,將紅歌文化蘊育于優美的校園環境中;其次要在校園文化實踐中下功夫。如舉辦紅歌合唱比賽、紅歌知識競賽等,適當增加獎勵,充分調動積極因素,讓廣大學生能參與、想參與、愿參與。再次要注重在校園文化趣味性上下功夫。目前曲調悠久的紅歌已不能完全符合多元化的時代特點,因此要結合多種形式與途徑,編創出適應校園主流文化的時代新歌。把紅歌精神與校園文化緊密結合,讓紅歌傳唱在校園文化中大放異彩,在當代大學生思想教育中發揮出不可或缺的現實意義。
時代在發展,紅歌在傳唱,面對當代大學生的成長環境與生活特點,我們應充分利用紅歌的優勢,靈活變通地引領學生、教育學生,讓紅色經典不斷感化和滋潤大學生的心田,進一步提升和完善他們的政治素養。讓“紅歌”的精神力量在不同年代展示出它所擁有的時代價值,在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宏偉目標中,為促進當代大學生的成長成才注入更加全新的力量。
參考文獻:
[1]楊娜.“紅歌”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價值[J].黨史文苑,2011,(09).
[2]張新剛.當代紅歌文化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1,(08).
[3]陶娟.紅歌傳唱: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載體[J].觀察與思考,2011,(09).
(作者簡介:高洋,職稱職務:廣東海洋大學輔導員 科員,單位:廣東海洋大學法政學院,學位: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