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隨“從嚴治黨”方針的提出,黨校教育工作引起更廣泛的關注。如何提升黨校干部教育培訓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成為了我黨密切關心的問題。本文分別從教學課程、教學內容以及教學形式三方面展開針對性和有效性探討,深化黨校教育培訓力度,全面提升黨校干部教育培訓工作效果。
關鍵詞:黨務干部? ?黨校? ?教育培訓? ?有效性? ?針對性
黨校干部的教育培訓成效主要是由教育針對性和有效性決定的。在社會轉型的背景下,我黨的任務和目標在市場經濟沖擊下不斷加深和變化,工作任務呈現復雜化和多元化,很多黨務干部人員的思想政治水平以及綜合黨務能力已經不能適應時代黨務職能要求,需要全面提高和完善[1]。這就對黨校的教育培訓工作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高標準要求,對黨員干部的培訓標準從黨務基礎知識層面上升到綜合素質以及實際操作能力層面。因此,黨校的教育工作要在教學課程、教學內容以及教學形式等方面進行有效性和針對性探索。
一、針對性與有效性在黨務教育課程中的具體實踐
(一)分析黨務學員詳細情況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黨為社會和國家的建設和發展做出的顯著貢獻有目共睹,越來越多的具有思想覺悟的中國公民自愿加入到共產黨組織中來,使中國共產黨團隊的人員分布呈現廣泛地域性以及巨大年齡差異性[2]。黨校教育工作有效開展的前提是要詳細分析接受培訓的黨務人員詳細情況,在此基礎上制定針對性黨務教學課程,進而更好的推進黨校教育工作開展的有效性。因此,在設置教育課程之前,黨校教育工作者需要對即將接受教育培訓的黨務人員資料進行詳細統計和分析。首先,分析黨務學員的年齡范圍和黨齡學齡,制定針對性教育方案。其次,還要對黨務學員進行職能和崗位分析,在了解其黨務工作需求的基礎上,制定符合其職能發揮的培訓教育課程。
(二)針對性設置黨校教育課程
在保證課程分析的真實性和有效性的基礎上,立足于我黨工作的重點任務和中心任務,結合實際情況和問題,進行教育課程的優化選擇。在此基礎上,將具有豐富黨務工作實踐經驗或者完備理論知識體系的成熟黨務人員進行分類,通過理論聯系實際、講求實效等原則科學的設置黨務課程[3]。除此之外,在設置課程的過程中,還要注意體現放寬基礎知識范圍以及靈活版塊設置的特點,對于擁有不同職能的黨務人員進行不同版塊內容培訓,例如,處級黨務干部的課程設置內容應該主要包括調查研究、組織活動、信息交流、黨務事件處理以及交流溝通等方面,而廳級的黨務人員的課程設置內容應該主要包括科學思維、戰略思想、領導才能、智慧才能、創新技術以及組織能力等方面。
(三)客觀評價黨校教育課程
課程評價的對教學有效性的影響非常巨大,不僅為教育者提供了挑戰和發展的平臺,也為教育者施加了教學壓力,促使教育者針對教學問題及矛盾進行自我反思,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和教學效果[4]。黨校的課程評價方式多種多樣,可以采用學生匿名問卷、面試考核、座談交流等多種方式,得到有效而真實的教學效果反饋。具體的教學評價實踐可以按照如下方式進行。第一,以公開課的形式,課后搜集黨務學員以及聽課教師的評價報告,報告內容主要針對黨務授課者的思想政治觀念、黨務知識體系、黨性深度、教姿教態以及課件靈活美觀度等方面。第二,在黨校內部定期召開黨務人員以及黨務教育者座談會,針對教育課程專題以及授課教師的教課表現提出真實意見,確保掌握黨校內教育效果反饋的時效性和有效性,針對課程效果的評價結果以及反饋件結果進行改進和完善,有效提升黨務知識課堂教學質量。
二、針對性與有效性在黨務教育內容中的具體實踐
(一)強化思政政治理論課程內容
我黨的黨建工作的核心任務就是精神文明建設。黨務人員的精神文明水平和思想政治覺悟直接影響著我黨工作能否順利展開,因此,黨校的教育培訓工作的重中之重應該放在黨務人員的思想政治建設上[5]。工作的具體展開需要將黨務學員的理論學習基礎與當前黨的方針和政策結合起來,立足于黨務學員的政治職能和業務水平,設置馬克思主義以及中國社會主義相關課程,主要內容還應該包括反腐倡廉、從嚴治黨、打黑除惡、與時俱進的科學發展觀等,通過強化的思想整治理論課程內容,幫助黨務學員擺正思想政治傾向,提升精神文明水平,確立正確的政治觀、權力觀、利益觀以及地位觀,做好人民的好領導和好助手,切實做到合理運用政治權利,全身心的為社會和人民服務。
(二)強化能力素養課程內容
來黨校進行教育培訓的黨務學員一般都具備自己的工作職能和政治地位,在日常的工作中需要處理黨務問題以及政治問題,需要具備過硬的實際操作能力[6]。因此,黨校在教育培訓工作中強化能力素養課程內容是有效性和針對性的體現。能夠有效提升黨務人員工作能力以及綜合素質的課程有領導科學課程、專業技能課程、公共管理課程以及基礎素養課程。領導科學課程主要是培育黨務人員行使工作職能的能力,提升黨務人員管理以及領導方面的相關能力,促使黨務人員能夠在未來的工作領域更好的適應崗位職能,有效進行本職工作。
(三)強化依法行政課程內容
依法治國是我黨行政的基本要求,促進黨務人員依法行政能力的提升是黨校教育培訓工作的重要內容,立足以依法行政基本內涵,開設各種依法行政的相關課程,主要包括依法行政、職務犯罪和預防、《物權法》、《行為保全法》、《勞動合同法》等相關問題[7]。通過這些相關行程課程內容的學習,使黨務學員提升政治覺悟,自覺遵守法律法規,強化法律意識,形成科學行政、行政為民的黨務正確思想,在為我黨樹立良好黨務成員形象的同時,推進依法治國、依法行政的社會發展方向。
三、針對性與有效性在黨務教育形式中的具體實踐
(一)采用啟發式教學形式
啟發式教學形式主要指的是在培訓課堂上突出黨務學員的主體地位,黨務教育者只是起到引導作用,通過合理的問題設置,使黨務學員在思考的過程中實現探究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提升,并在此基礎上逐漸形成具有個體特征的黨務知識體系。首先,教育者要在黨校課堂中發揮自己的引導作用,對相關黨務專題進行合理問題設置,引導黨務人員自行思考,還要采用問答的形式與黨務學員進行頻繁互動,及時幫助學員進行思想引導和規范,形成靈活輕松的互動教學模式。其次,開設疑難問題研究專題。針對黨務學員在黨務理論學習中的疑點和難點進行整合探討,促進學員之間交流感想和意見,提升黨務相關知識交流程度。
(二)采用現代化教育方法
采用現代化教育方法主要是推行真實案例教學方法,在理論學習中通過案例分析達到深化理解的目的,擴寬黨務學員解決問題和處理問題的實踐能力。在此基礎上,還要強化選修課學習,滿足黨務學員的個別化職務需求,促進黨務學員的知識能力和實踐能力同步提升。
(三)利用信息技術平臺
將信息技術應用到黨校的教育培訓工作中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果和教育力度。黨校教師可以與黨務學員共同創建信息技術平臺,利用黨務學員的相關工作經驗,激勵其進行黨務知識論壇創建。在每期的論壇知識研究上,還要突出主題,不斷豐富黨務知識內容,鼓勵學員踴躍發言,黨務教育者進行適當點評,營造活躍積極的黨務學習氛圍,突出黨務論壇的宣傳作用。利用信息技術平臺創建黨務專題論壇可以更好的發揮現代科技作用,調動黨務學員學習熱情,提升黨務知識學習效果,形成黨務知識更好的交流和學習的局面。
四、結語
綜上所述,黨校是為國家和社會培育合格領導干部的重要陣地,為了適應社會發展需求,需要在新時期不斷提升教育培訓成效。根據新形勢下黨務人員的職能需求以及精神需求,需要在黨校的培訓教育工作中采用啟發式教學形式、現代化科學教育方法以及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平臺等方式促進培訓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提升,優化黨校培訓教育工作體系,為國家培育高素質黨員干部隊伍,推動國家朝著社會主義發展道路平穩快速前進。
參考文獻:
[1]張成喜.論新形勢下縣級黨校提高干部教育培訓實效性[J].智庫時代,2019,(19):21-22.
[2]張成喜.新時期做好黨校學員思想政治工作的探討[J].決策探索(下),2019,(04):38.
[3]孔偉英.探索基層黨校黨性教育與人文教育融會貫通的培訓模式[N].寧波日報,2019-01-24(008).
[4]羅海燕.新時期加強和改進縣級黨校干部教育培訓工作的思考[A].教育理論研究(第二輯)[C].重慶市鼎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18:2.
[5]左莉.如何抓好黨校教育培訓中的思想政治工作[N].湘潭日報,2018-09-07(006).
[6]楊菲菲.淺談新時期如何加強和改進縣級黨校干部教育培訓工作[J].發展,2018,(08):77-78.
(作者簡介:夏義,本科,單位:湖南省岳陽市華容縣委黨校,研究方向:思想政治,黨建,黨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