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淑彩
摘要:在新時期環境下,網絡新媒體的出現受到了人們的普遍喜愛,越來越多的人對網絡新媒體的使用也是十分依賴,特別是當代大學生,作為國家未來發展和科技創新的主要儲備人才,他們也是網絡新媒體使用和研究的主體。但是網絡新媒體環境具有著顯著特點,在提升大學生生活水平的同時,也對他們的思想教育產生了很大影響,下面,本文就針對網絡新媒體對大學生思想教育影響進行分析,并提出一定的對策來加強對大學生的思想教育。
關鍵詞:網絡新媒體? ?大學生? ?思想教育? ?教育影響? ?教育對策
思想教育是大學教育階段重要的內容,隨著國家對高素質人才的迫切需求,大學作為高素質人才培養的重要階段,就需要做好對大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從而來培養大學生正確的思想觀念,對其后期的成長和發展都具有重要的意義、而網絡新媒體的出現,對大學生是思想教育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因此高校就需要做好網絡新媒體對大學生思想教育影響的全面分析,并積極采取有效的對策加強對大學生思想的教育,這也是其教育工作中需要重視的內容。
一、網絡新媒體概述
對于網絡新媒體來說,其主要是指以互聯網絡為基礎呈現的數字化媒體,一般包括數字化報刊、廣播、網絡平臺、電視和手機等,其能夠實現信息實時化和個性化的傳輸,還能夠進行隨時隨地的數據交互和實時連接等。這種網絡新媒體有著開放性的特點,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國家和國家、地區和地區間也打破了距離的限制,人們通過網絡設備就能夠獲取相應的信息資源,還能夠進行信息的快速傳輸;同時其還有平等性的特點,網絡社區環境中,網民能夠自由的發表自己看法和言論,不同地區網民也能夠通過網絡社區進行意見和想法的交流,網民間是相互平等的;另外,其還有具有虛擬性的特點,網絡社區本來就是一虛擬性平臺,網民年齡、姓名和職業等都可能不是真實的,且網民往往也不愿將自己的真實信息進行透露[1]。
二、網絡新媒體對大學生思想教育影響的分析
(一)積極影響
網絡新媒體具有著顯著的優勢,其具有高速傳播的效率、豐富信息的容量、廣闊的交流途徑以及信息互動的渠道等,這都為大學生的思想教育提供了技術支持,網絡新媒體具有的即時性、互動性和海量性等,能夠有效的實現思想教育內容的豐富、更新和交融,并實現對教育時效性的提升,進而推動大學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開展。同時網絡新媒體也為大學生思想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平臺,網絡環境中具有巨大的信息資源作為教育材料,多媒體設備的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進而將其應用在大學生思想教育中豐富內容的同時,還能夠創新教育形式,實現對學生教育視野的拓展[2]。另外,網絡新媒體還能夠有效提升大學生思想教育自主性,大學教育階段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會逐漸的定型,在這一階段學生往往會更加堅信自己的想法,他們不愿意向教師進行真實想法的講述,往往對思想教育內容和方式也比較反感,這都會影響思想教育的實效性,而新媒體具有虛擬性與匿名性的特點,在思想教育中,學生能夠通過新媒體實現互動交流,對他們的心理戒備進行消除,從而實現更好的教育效果。
(二)負面影響
在網絡環境中,其信息是各種各樣的,往往會存在一些不良信息對大學生的思想觀念造成影響,如果大學生缺乏對不良信息的辨別能力,就會干擾他們的心理和思想健康,對他們成長造成不利。由于大學生處在生理的成熟期,若他們自制力比較弱,往往會受到一些色情或者暴力信息的干擾,同時網絡游戲也對他們的思想造成影響,逐漸他們會沉迷于虛擬環境,缺乏對現實生活的同情心。同時網絡環境的虛擬性,也容易導致大學生發生身份危機,造成凝聚難度的增加,新媒體對人際交往范圍進行了擴大,也更加強調個人自我的意識,對社會意識是削弱的,這就會造成個人在社會外游離,大學生通過新媒體就會具有現實和虛擬雙重的身份,這會給他們的性格與人格造成一定程度的分裂。另外,網絡環境中充斥著各種各樣的思想,如資本主義思想、享樂主義等,這些思想都會對大學生的思想觀念造成沖擊,如果學生受到不良思想侵害,逐漸就會導致其產生錯誤的人生價值觀,這對大學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開展也會造成很大的影響[3]。
三、網絡新媒體環境下對大學生思想教育的對策
(一)加強對網絡新媒體的管理
在大學生思想教育中,為了營造良好的網絡環境,就需要高校加強對網絡新媒體的管理。首先可以采取被動式的管理,通過對有害信息進行過濾、屏蔽和封殺等,來避免有害信息朝大學生進行傳播,保證大學生具有良好的網絡環境;同時還可以通過進行媒介監督的制度建立,來加強對網絡環境宏觀的管理,學校需要具有相應網絡監督的組織,來對大學生網絡環境進行監督,并對網絡環境中的不良信息技術及時的處理;另外,還需要國家重視對網絡環境的治理,要加強對網絡法治的監管,完善信息的網絡立法,這樣通過對網絡信息加強執法,就能夠有效的實現對網絡環境的清潔和維護,為大學生思想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礎[4]。
(二)通過網絡媒體進行思想教育和溝通
由于網絡新媒體具有諸多優勢,高校在進行學生的思想教育中,就需要充分發揮網絡新媒體的作用,實現其和傳統思想教育方式的有效結合,從而來更好的實現對學生的思想教育。高校可以通過網絡平臺進行網絡課程的開設,來定期組織學生進行學習,在進行思想教育課程中也可以借助網絡平臺進行授課,來拓展教學的內容;同時高校還可以借助網絡新媒體進行思想聊天室和咨詢室等建立,這樣就可以在聊天室內設置一些時事熱點和民生民情等案例,來讓學生進行分析和討論,從而增加學生對案例正確觀點的認識,促進他們正確思想觀念的培養,而通過咨詢室,則能夠為學生提供和教師溝通的途徑,由于網絡環境具有虛擬性,學生更愿意通過這種方式和教師進行溝通,當他們遇到思想上的難題時,就可以通過這種方式來進行咨詢,從而實現對他們思想難題的解決,促進對他們正確思想意識的引導。
(三)強化校園網絡文化的建設
在高校大學生思想教育中,可以借助網絡新媒體來進行校園網絡文化的建設,這樣學生在良好的校園網絡文化環境中,就能夠潛移默化實現對他們正確思想的引導和培養,因此高校需要強化校園網絡文化的建設。在校園網絡文化建設中,高校要加強其校園的新媒體建設,由于大學生都使用手機等媒體,則高校就可以和移動以及聯通等公司進行合作,進行校園的短信平臺建立,并逐步進行校園報刊、校園廣播電視等手機版平臺的構建,這樣就能夠更好的便于進行思想教育工作的開展,促進學校和學生間的交流。同時,高校借助網絡平臺進行校園文化建設中,還要注重對新媒體內容的創新,在進行新媒體內容制作時,可以將思想教育通過圖文并茂或者短視頻等方式進行呈現,且還要和校園以及實際生活具有密切的關聯系過,這樣才能夠有效的吸引學生,并促進學生的思考和討論,從而實現對學生思想的引導教育目的[5]。
(四)開展一些網絡素質教育活動
網絡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的思想觀念受到網絡環境的巨大沖擊,這對大學生思想教育工作就造成了很大的難度,想要實現良好的思想教育目的,高校就需要重視對大學生網絡認識綜合素質的提升,注重對他們網絡素質和網絡技能的培養,促進學生對其網絡新媒體具有正確客觀的理解和認識,從而引導他們朝著積極健康網絡運用方向發展。高校可以開展一些網絡素質教育活動,來和學生進行有效的溝通交流,比如,可以進行網絡知識培訓活動,強化學生對網絡知識的正確認識;可以開展相應網絡知識的競賽活動和科技知識的問答活動等,這樣就能夠有效的激發學生對網絡知識的學習,促進他們對網絡環境的正確認識,這對他們不良網絡信息的辨別和抵制具有積極的作用。
三、結語
綜上所述,網絡新媒體具有顯著的特點,其對大學生思想造成了很大的影響,進而也對大學生思想教育工作提出了考驗,為了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思想觀念和意識,高校一定要正視網絡新媒體對大學生思想教育的影響,并積極采取有效的對策來提高思想教育的效果,從而來實現對高素質人才的有效培養。
參考文獻:
[1]孫芳.網絡新媒體對大學生思想教育影響的分析及對策分析[J].亞太教育,2016,(05):40-40.
[2]蘇靜.網絡新媒體對大學生思想教育影響的分析及對策探究[J].參花,2017,(14):00034-00035.
[3]毛偉娜,歐文希.網絡新媒體對大學生思想教育影響的分析及對策研究[J].求知導刊,2015,(06):16-16.
[4]覃瑩.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創新研究[D].武漢工程大學,2015.
[5]唐東升.網絡輿情對大學生思想影響的實證分析及對策[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7,(17):00067-00067.
(吉林省教育廳“十三五”社會科學研究項目“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中醫藥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徑研究”項目編號:JJKH20181283SZ;作者單位:長春中醫藥大學。)